APP下载

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思考

2021-01-02尹莉莉

科学咨询 2021年46期
关键词:思政素养高职

尹莉莉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220)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都希望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与信赖,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而现实社会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生并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较高职业素养、具备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教育思想观念当中,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忽略了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人文情怀等综合素养。不断减少综合素质课程,认为语文教育可有可无,从而导致语文教学观念和模式都十分滞后,课程教育作用和效果也不太显著。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时,为了全面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不单单需要对教学观念和模式进行革新,更为重要的是渗透思政教育内容,结合现实情况因材施教。

一、课程思政教育渗透进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要求

思政教育要在课堂教育中渗透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方面的内容,并在专业学科教育中贯彻思政教育内容,发挥出思政教育的实际作用,促使专科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融合,发挥出相互促进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然而到以往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大部分老师都直接忽视了课程思政教学,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也没有将全新的教育观念融入课堂当中,对教学效果和质量形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从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质性意义去分析,这种教育理念作为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代表,也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可以为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对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广泛运用引起高度重视,还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当前自身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提出具备可行性发展建议与策略,确保学生始终对课堂学习保持着足够的兴趣[1]。高职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在课堂中渗透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在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发挥出思政教育课程在语文课堂上的真正价值和功能,为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目的与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

当前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核心力量,其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再加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革新,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视野当中。因此,高职院校也应该与时俱进,对语文教学内容、形式、手段进行革新,将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进而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让自身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2]。其次,老师要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主要功能与作用,通过教材中的名人名言、经典文章去感染和熏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道德素养也会有所提升,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时,也能在未来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语文学科显著的育人价值。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思政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思政理论性较强,在以往思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对课程思政知识提不起任何学习兴趣和热情。尤其是高职院校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在实际教学中,通常都是以理论讲解的形式,给学生强制性灌输知识内容,讲解形式也十分枯燥乏味,基本上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其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也与学生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关系,这种单一化、机械化的思政教育模式直接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反感和抵触心理,从而收获到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明显[3]。因此,基于以上现状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可以在高职语文教学中,除了对理论课程和文学鉴赏引起重视,还应该将语文教学和课程思政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在教学中融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样不单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还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提升语文素养。除此之外,在具体教学课堂中,语文老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与把握,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去感动学生的内心,促使师生能够在情感上形成共鸣,并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接受并认可思政教育知识内容,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4]。

(三)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观,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高职语文课程在最初选材时,都会将许许多多的经典文学作品放在其中,基本上都是出自某个历史人物或优秀的文学作品片段,还有很多都是著名文学人物智慧的结晶。因此,在高职语文课堂中,老师应该善于挖掘和应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样也能加深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最为关键的是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历史观,让他们感知到传统文化精髓时,也油然而生出民族自豪感。其次,高职语文教材中不仅涉及了大量的名人名言,还有大篇幅的励志性文章。对语文老师而言,除了对这方面内容进行挖掘和应用外,还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加入语文教学活动中[5]。另外,老师还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将众多伟大人物作为学生奋斗与发展的榜样力量,引导学生以他们为参照物,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要树立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发挥出思政教学的实际价值。

三、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与原则

(一)以能力素养提升为主开展课程设计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除了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外,还要以能力素养为主,重视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从以往单一的知识传授形式转化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为主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开展具备可行性的活动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具备多方面能力和素养的人才,从而为高职院校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提供十分有力的保障[6]。语文课程的重新编排与设计,应该以作品鉴赏、任务与能力素养培养为主去调整篇章结构,从文化视野方面去探索能力素养和全面发展的有效融合点。

(二)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开展思政课程

任务型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重点强调了学生协作性和实践性能力培养,整个学习过程讲究的是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相关学习情境设计与创建,进一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教学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另外,将语文课堂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重点凸显出学生的主人翁作用,老师仅仅作为思政教育的引领人物,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提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也直接凸显出了课程思政在整个任务教学中的主要功能与价值。

(三)“以生为本”去实施活动任务的合理化设计

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对他们进行潜能的全方位挖掘,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任务活动去充分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和作用。因此,任务设计要重点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机会,在自主选择和认同过程中,探寻到能力训练和职业素养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在学生自主交流和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而教师发挥的则是指导作用。促使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任务中获取到快乐感与成就感,真正彰显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

四、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与优化,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出语文学科的思政价值与作用,首先老师应该对以往的教学的目标、理念、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明确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语文教案中融入思政元素。与此同时,要尽量保证语文课程思政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切记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这样才能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目标。其次,在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评,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老师可以将职业道德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统统融入其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理念传递给学生,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7]。

(二)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元素的渗透

高职语文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高职学生在不久后将直接步入社会,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因此,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对部分优秀榜样例子进行宣传,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写作素材,促使他们主动加入写作教学课堂中,对写作产生一定的好感,也能让他们在写作时感觉到十分流畅和轻松。如电视新闻经常会提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可以此作为写作前的讨论话题,将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课堂上让每个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受,这种德育渗透模式,在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后,再让他们进行写作,无论是写作背景、还是语言逻辑性,都能体现出学生写作时的思想感情。可见,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在释放学生思想的基础上,找到思政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效契合点,作文也成为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最好途径,也能有效地达到语文教学要求和目标。

(三)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

高职与高中教学生活还是存在很大本质上的区别,在大学生活当中,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因此,老师在语文思政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空闲时间很好地利用起来,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与融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思政教学的积极性。老师要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辩论会、演讲大赛等具有趣味性特征的语文活动,从当下社会现象入手,去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观念。如在教学课堂中,老师可将“最美司机吴斌”为教育主题,给学生播放吴斌司机的日常工作影像,让学生感受到伟大人物的平时生活和工作习惯,吴斌在生命最后一刻将车紧急停稳,并将车上的乘客全部安全疏散到位,在进行报警处理后,最终抢救无效而死亡。在影像观看过程中学生也体会到吴斌崇高的精神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在日常工作中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与约束,才能慢慢形成,学生通过资料观看学习后,在心中也油然而生起敬佩之情。这时候,老师可以围绕“在生命危急时刻,以自己生命为主,还是以保护他人生命为主”开展辩论赛,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更多的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完善辩论方法,增强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老师要多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在《胡同文化》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胡同文化的印象,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老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城市周边的胡同中,这样在促使学生对胡同居民日常生活有所了解和体会的基础上,也能对胡同文化的内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加强约束,立志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8]。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高职语文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限制与影响,无法发挥出思政元素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思政教育环境下,语文老师应该在课堂中直接将思政元素、内容渗透到其中,不断挖掘教材素材和内容,在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和理想的基础上,也能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最终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都希望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与信赖,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而现实社会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生并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企业最需要的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较高职业素养、具备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教育思想观念当中,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忽略了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人文情怀等综合素养。不断减少综合素质课程,认为语文教育可有可无,从而导致语文教学观念和模式都十分滞后,课程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也不太显著。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时,为了全面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不单单需要对教学观念和模式进行革新,更为重要的是渗透思政教育内容,结合现实情况因材施教。

猜你喜欢

思政素养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