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隐认知研究的历史赓续与展望

2021-01-02

科学咨询 2021年46期
关键词:范式语法规则

戴 惠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一、内隐认知概述

国际上,第一篇研究内隐认知领域的论文,是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于1967年发表的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在这篇文章中,内隐的概念被首次提出[1]。他在研究中要求规则发现组被试寻找字母串的内在结构,而记忆组被试则记忆所呈现的字母串。结果发现,被试在评价新字母串是否符合语法时,规则发现组反而不如记忆组的表现好。Reber据此认为记忆组对复杂材料进行了内隐认知,这种无意识获得复杂信息的加工过程至少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优于外显加工。正是在Reber这个著名的实验中,内隐认知这种不知不觉、自动产生的认知正式成为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对象。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的内隐记忆研究热潮,无意识认知的影响迅速辐射到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内隐认知也在这个时候尾随着内隐记忆的热潮于90年代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又一个研究热点。

和传统外显认知的产物相比,内隐认知所习得的知识通常表现为缄默知识的形式。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Polanyi于1958年首次提出“缄默知识”这一概念。在《人的研究》一书中将人类通过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区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2]。外显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用运用言语、文字或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用来指那些无法言传或表达不清楚的一类知识。Polanyi在此书中提出他最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是我们所能告诉的”。和内隐认知的实证研究相比,缄默知识的探讨多集中于理论思辨阶段。

在国内,很多学者也对内隐认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杨治良和叶阁蔚采用一种测量内隐和外显认知的新方法——双谁度归类学习法来研究社会认知分类任务中的内隐成分[3]。实验要求被试学会把相片按其组合特征分类。结果发现在高强度练习和准确反馈条件下,完成同时具有显著和非显著特征的社会认知分类任务时,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一样有效,可证明内隐认知和内隐知识的存在,这是内隐认知独立存在的又一重大发现,他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了内隐认知效应,并进一步发现了内隐认知具有高选择性、高效性和密度存储三大特性。

在证明内隐学习的存在后,继而很多学者开始对内隐认知进行定义。徐琴美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四条标准[4]:①内隐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是意识不到的,至少被试对所学到的东西不能提供言语的说明;②被试学习的信息较单个简单的联想或频率计算更复杂;③内隐认知不涉及有意识的假设检验过程,而是作用于刺激的认知加工的伴随结果;④作为一种参考标准,内隐认知必须依赖于不是海马回记忆系统的神经机制。也有比较宏观的描述性定义[5]:内隐认知是一种“自动的、不易觉察的、对复杂规律敏感的认知。到目前为止,内隐认知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是以上各种定义的共同点是指出了内隐认知的本质:对规则知识的无意识加工。个体对于内在规则的存在是无意识的,他并没有意识到刺激中的潜在规则;个体认知内在规则知识的过程是无意识的,他没有运用外显认知策略进行学习,且难以运用言语表述内隐知识。

二、内隐认知的研究现状

(一)内隐认知的研究方法

目前通常采用的内隐认知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

1.人工语法

人工语法学习范式由Reber于1967年提出。在典型的人工语法实验中,主试在学习阶段向实验组被试呈现符合语法的字符串,通过指导语要求被试记忆字符串,引导他们单纯识记,而不探究字符串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则;在后续的测验中,实验组被试被告知,刚才的学习材料是有规律的,并被要求判断测验阶段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律。而对照组被试在学习阶段就被告知学习材料有规律,被试要求努力探寻这些规律。如果实验组被试的判断高于对照组,而又难以用言语陈述自己判断的依据,就表明发生了内隐学习。我国学者杨治良曾经在Reber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隐含关键字母“SCI”的记忆材料,发现了明显的内隐学习。人工语法是内隐学习研究中最早产生也最常用的范式。然而,这种范式一直存在争论因为人工语任务强调的是用指导语来控制学习的内隐性,但是这很难确保被试不自发采用学习策略。再者,由于个体的言语报告能力有限,有时无法报告知识未必说明个体没有意识到所学的知识。

2.复杂系统控制任务

Broadbent于1977年提出了以复杂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系统控制任务。该范式采用模拟的生产和社会情境进行研究,如糖生产任务和城市交通系统,发现被试可以学会令人满意的控制行为,却回答不出他们已经学会的有关如何控制系统的问题。系统控制任务中潜藏的规律不明显且复杂,这使得知识无法通达到意识层面。该研究范式有一点显著区别于其他内隐学习任务,即被试在学习阶段是有意识地主动寻找规律。Broadbent等人将这种有目的、充分注意但自己觉察不到的学习称为非选择性学习。

3.序列反应时任务

Nissen和Bullemer于1987年提出序列反应时任务的范式。在这种研究范式下,被试只被告知将要进行的是反应时测试,他们的任务是对依次出现在不同空间位置的视觉刺激,按相应键尽快反应。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刺激是按某个固定但不明显的模式依次呈现的。在多次重复该固定位置序列的情况下,被试的反应时会逐渐下降,这时插入一个随机的位置序列,被试的反应时就会突然增加。假如被试对随机位置序列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固定位置序列的反应时,就说明发生了序列学习。结束反应时任务后,被试还要接受测量外显知识的任务,通常是生成任务(generate task),要求被试根据屏幕上出现的刺激位置,预测下一个刺激出现的位置。如果反应时指标与生成任务的准确度相关很低,说明发生的是内隐认知。

在序列反应时任务中,被试都始终不知道刺激呈现具有规律性,因此认知和提取过程都是“内隐”的,这就避免了人工语法任务的一大缺陷。但是,研究者们对序列学习同样存在疑问。例如用生成任务来测量外显的序列知识似乎也有问题,而后有人提出用再认和自由回忆任务来检测外显的序列知识。

(二)内隐认知的特征

通过各种方法对内隐认知进行研究后,研究者们开始转向认知和总结内隐认知的特征和机制。经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动性

内隐认知的自动性是一个最令人感兴趣的方面。自动性,内隐知识自动地产生,无须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中的外显规则。并且,正是内隐认知的自动性,揭示了它不同于外显认知的独特本质,并确立了它的应有的地位。

2.抽象性

内隐认知的抽象性是内隐认知的另一个本质特征。这一特点体现在内隐认知可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获得的知识不依赖于刺激的表面物理形式。内隐认知的迁移现象很好地证明了其抽象性特征。Reber的实验结果发现语法规则的改变明显降低了被试的成绩,而字母串物理形式的改变对成绩未产生影响。[6]相继也有很多研究证实这一结论。[7]

3.理解性

内隐认知的理解性同样也是把握内隐认知的一个本质特征,内隐知识在部分程度上可以被意识到。Dulany等的实验中通过随后对被试划线反应所体现的规则掌握程度的分析发现,两种认知条件下被试实际判断规则的准确度都很高,认为被试在内隐认知中所掌握的规则能够被意识到。国内研究者采用这种间接测量方式对内隐认知理解性的操作定义进行了探讨,发现随着认知的推进,内隐组与外显组被试的成绩都是逐渐上升的。由此证明了内隐认知具有理解性。

4.抗干扰性

内隐认知的抗干扰性是其区别于外显认知的一大特征。在内隐认知生物进化论中有详尽的阐述,具体表现为:强健性、年龄和IQ独立性、平均性、过程的普遍性。有研究者研究了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内隐序列认知,结果显示,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内隐序列认知没有差异。还有学者采用类似人工语法的范式研究了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的认知情况,结果内隐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总的来说,大部分实证研究数据显示内隐认知具有抗干扰的特征。

(三)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的关系

1.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的区别

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的区别总体有如下两个方面:

·在现象学上的区分。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在特征上的不同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8]:内隐认知是自动的,外显认知是需意志努力的。内隐认知是稳定的,外显认知是易变的。内隐认知从认知过程到认知结果都是稳定的,不易受其他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外显认知会受年龄、智力、情绪、个性、动机、氛围……种种变量的影响。内隐认知是深层的,外显认知是表层的。

·在神经生理学上的区分。大量研究表明内隐和外显认知的神经生理学基础是不同的。对神经受损病人的研究发现,某些神经受损伤或脑功能缺失的病人,虽然外显认知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但是内隐认知系统却仍保持正常。有关神经影像学的研究也发现内隐和外显认知激活不同的脑部区域。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有着各自相互独立的生理机制,外显认知更多地激活右半球区域,而内隐认知更多地激活与抽象过程联系的左半球区域。

2.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联系

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Reber最初揭示出内隐认知现象的存在后,各个研究者为了印证其存在,纷纷从二者分离的角度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内隐认知这一现象被众多研究者接受后,大家意识到如何使二者相互作用促进记忆认知过程才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于是转向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是一对相依相存的概念[9]。Mathews等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命名为协同效应。其后,杨治良等用钢筋水泥模型形象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四种情况,即从作用上可以分为协同或冲突;从贡献上可以分为谁大或谁小[10]。

还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例如,张开铭、周爱保研究了认知过程中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的作用及关系,结果表明:①单纯的内隐认知方式或单纯的外显认知方式都不利于对句法规则的掌握;②两种认知方式的协同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外显认知后内隐认知的认知方式有助于句法规则的掌握。有学者利用内隐认知中的生成效应,与外显认知的汉字拟音策略、构词解析策略、意义加工策略相结合,以提高英文词汇的记忆效率。有学者通过比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受到认知疲劳影响的差异,探究内隐认知的自动化加工的机制。研究发现,内隐认知比外显认知更容易受到认知疲劳的影响。内隐认知是无意识的认知加工过程,但具有与其他自动化加工的不同特征[11]。

(四)内隐认知的应用

认知问题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它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内隐认知得到证实后,就开始研究内隐认知的应用,目前我国学者对内隐认知原理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领域。

有学者探讨了内隐认知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指出,语感正是通过内隐认知获得的,母语认知中应注重内隐认知;内隐认知是语文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并且,审美情感和人文精神也是内隐地获得的,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这条规律。孔维民探讨了内隐认知理论与学校德育的关系,在概括了心理学中关于品德内隐形成的各种理论,并且论证了灌输式德育的消极面之后,提出一条以新的潜移默化、逐步养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途径。或从内隐认知理论出发,简要地阐述了内隐认知的理论及其特征,分析了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的关系,探讨了内隐认知理论在大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营造轻松的无意识的认知环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认知等,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更新[12]。

总之,目前对内隐认知的应用在很多方面都有研究,除上面提到的研究之外,当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体育教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有社会行为中的内隐认知,众多国外学者都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社会认知中内隐加工现象的存在。

三、内隐认知的研究展望

如前所述,众多研究论证了内隐认知的独立存在,目前很多学者深入探讨了内隐认知的研究方法、特点、与外显认知的关系及其应用,而这些本质属性的发现又反过来支持了内隐认知作为独立学习机制的存在。内隐认知的发展历程不长,所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一步进行研究。

关注更广阔领域的内隐认知。以往的研究局限于简单的实验室任务,这固然可以相对简便地论证被试在这些任务中所发生的认知确实是无意识的,但这种简单的任务设计也同样使得我们对内隐认知的探索长期以来只能被限制在诸如此类的、在简单机械重复任务中体现出来的内隐认知上。而实际上,内隐认知从其无意识获得知识的特征上来讲,绝不会仅仅发生于简单机械的任务之上,它也同样可能伴随许多更为复杂的加工过程而产生,例如问题解决、逻辑推理等。如何在这些更复杂、更高级的任务中考察内隐认知?这就是内隐认知实验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

内隐认知走向应用。内隐认知的巨大潜力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兴趣,未来的研究可能主要在以下两个领域:

教育领域。内隐认知是自动的、自然的、更贴近知识的实际运用以及某种意义上更有效的。目前,内隐认知至少已经为教育领域带来一些思考和变革:外语教学也许可以不从语法灌输开始,而是让学生去接触并习惯外语的语音、语句;相比于以往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或许让学生主要通过样例练习加以体验会更有帮助。总之,内隐认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专家系统的建立。内隐认知揭示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并非仅仅依靠外显的、可以言表的知识,许多判断、反应都是此前内隐认知所获得缄默知识驱动下的结果。以往人们建立专家系统(例如电脑辅助医疗诊断系统)时,往往只是着眼于提取专家自己可以说出来的那部分知识,而忽略了内隐认知的成效,因而专家系统的工作效能基本上不尽如人意。可以期望,随着内隐认知研究的深入,人们可望最终能发现缄默知识的表征方法,从而极大地提高生活的便利程度。

总之,内隐认知的研究仍然是一个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不论是从研究范围、对象、方法还是从研究人员、设备来看,都不完善。我们在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内隐认知的理论建构,只有这样,才能将众多的实证研究所得到的资料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当,然后在未来的生活和科研中更好地加以利用。

猜你喜欢

范式语法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跟踪导练(二)4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让规则不规则
参考答案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