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教育理念应用于班级管理的探究
2021-01-02杨毅
杨 毅
(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小学 甘肃舟曲 746300)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最基本的单位,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班级管理制度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促使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与生活。而为了管理好班级,班主任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管理方法。政治学科的很多知识对于管理班级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善于用政治学科知识教育学生,在管理中要求学生借助学科知识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也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班主任管理方式死板
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对班级负责,是班主任能力的体现。但很多时候,班主任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也没有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改进班级管理方式。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心骨,是学生的引导者,应该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得到发展。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制度落后,且管理方式死板,往往造成学生不接受管理,不服从管理。
(二)班级管理过于表面化
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大都缺少明确的目标,面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都是靠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以往的管理教学经验来解决。部分教师以学校发展为目标来规划班级管理工作,扩大了班级管理的范围,没有做出实际的行动,或制定的班级管理计划和发展计划不切实际。这都让班级管理过于表面化,只能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和学校的检查,根本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
(三)班级人际交往的疏漏
在班级中,学生是主体。但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发生矛盾,导致学生有的被孤立,有的却被团团围住。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些都是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差,没有良好的价值观,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没有学会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教师应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到全面发展[1]。
二、政治教育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政治学科本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设立的学科,蕴含了很多关于道德素养的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让学生懂得遵守班级的秩序,维护好班级的纪律。因此,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受到教师对政治学科知识的认识的影响。如果班主任了解政治学科的知识,那么,他们就能认清对错,明辨是非,也就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但有些班主任对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学科知识并不太清楚,自然就无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引,也不利于班级的管理。政治学科的知识对班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塑造学生的性格,让学生明白事理。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班主任一定要了解更多政治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管理工作变得更轻松[2]。
三、小学政治教育理念应用于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提供良好的管理方式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恶,对学生的发展也极其不利。因此,班主任要掌握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让班级管理更有效。将小学政治知识融入班级管理,无疑是给班主任提供了管理的方法,能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更顺畅。例如,学生刚来学校时,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守规则的意识,如上课铃响时,要抓紧回教室,在与新同学相处时,要先自我介绍,要友好、和谐地与新朋友相处等。
(二)落实班级的管理制度
班主任要严格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并通过政治教育,落实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应体现在方方面面,不能只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班主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班级管理措施,可以让学生承担管理的义务,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树立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时俱进,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三)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
小学政治教育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容易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做出错误举动,在无形中伤害到其他同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落实政治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减少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能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和平相处。在班级管理中,这是很重要的内容。
四、小学政治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满足学生需求
很多教师和家长觉得孩子的成长与学校的教育有密切的联系。学校需要把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但其实,学生有他们自己的认知能力。教师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才能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在管理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发展。当前,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负担较重。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利用政治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懂得为人处事的方法,使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从政治学科知识入手,制定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在制定后需要学生去遵守,才能发挥制度的作用,避免制度的形式化。为了让学生自觉遵守班级制度,教师可以利用政治学科中的一些经济和政治手段。政治经济学中强调要让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利益的调控下自觉从事某件事情。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借用这样的方式。首先,班主任要宣传热爱班集体的理念,可以从班干部入手,发挥榜样的力量,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让学生树立班强我强、班荣我荣的理念。这样,学生才会自觉遵守班级的秩序,积极为班级做贡献,提高整个班级的战斗力。另外,当班级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时,班主任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干预。其实,这也是一种政治学中的法律和行政手段,能通过有效的管理,确保学生遵守相关秩序。但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干预中要避免和学生发生正面冲突[3]。
(三)开展班级活动,丰富班级管理内容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适当开展班级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学生都过早地接触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不少学生受到外面世界的“污染”,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班主任要利用政治学科知识将学生从淤泥中拉出,以免他们受到外来不好风气的严重影响。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公益活动,让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充满爱心和奉献精神。比如,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解闷,让学生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意识到人都会有老的一天,包括最爱自己的父母也是,因此,要懂得感恩父母,及时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可以让学生去给执勤的警察送水,明白自己能过上安宁的生活,不是因为世界已经和平,而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利用班级活动来丰富班级管理,能让学生得到正确的培养和发展。
(四)延伸进行家庭美德教育
想要更好地管理班级,班主任需要全面地了解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并对他们给予良好的教育、指导。但是,除了学校、教师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班主任在落实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小学政治学科会涉及一些和家庭成员相处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如如何与父母沟通、相处,如何尊重家长等;同时,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大家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在小学课堂活动中,教师是重要的指导者,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教师的工作既有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也有教学中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同时,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重视学生在情感上的变化,使学生主动与教师交谈。而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影响、感化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使班级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总而言之,班级的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多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学习政治学科知识,巧妙地将政治学科知识和班级管理的内容整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掌握为人处世的一些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进而促进班级整体的进步,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和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