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21-01-02冉常秀
冉常秀
(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初级中学校 重庆 401320)
一、合作学习模式对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事物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主讲的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及能力提升的需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使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明显优化,由于充分落实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并相互启发,不断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由教学的主讲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由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学生围绕教学任务展开交流、合作、探究式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解决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对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面对中考压力更多采用传统教育模式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着中考压力,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采用传统教师主讲的模式,无论是教学还是课后练习,都围绕提升学生数学成绩而展开教学。基于此,课堂教学没有更多机会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处于长期的课业压力下,仍采用机械识记和强化练习的方式学习,其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难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从现有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来看,教师虽然在教学中给学生预留了较为充足的学习时间,但由于合作学习方法不当,没有给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给予有效的指导,导致小学合作学习中出现偏差,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和实施不够准确,导致合作学习更多地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学习。基于此,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小组合作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对小组成员合理分配,确保合作探究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保证学习效果,需要教师遵循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性格特质、语言表达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分组,以使每位组员均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为了发挥每位组员的作用,使其能够相互启发,扬长避短,互相配合,教师可设计具体的教学任务,指导各小组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同时,在组员分配上结合学生的能力差异来分组,实现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态度端正且具有良好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的学生带动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以此推动学生间相互配合,相互带动,在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1]。
(二)培养组员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位组员均要针对探究任务承担一定的职责,并发挥自己所长完成各自的分工,这样,才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包括独立完成所承担学习任务的意识、对有困惑的学生给予必要提示和帮助的意识等,以此发挥每位组员的力量和智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数学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各小组以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但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进展情况、每位组员的表现、对学习任务的探究方向等各方面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学生的困惑及时给予指导,以保持各小组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要针对学习设计教学评价,包括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态度、合作精神、探究方法等,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合作学习技巧,使其更有效地参与的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如,当合作学习中出现组员意见分歧时,教师要及时加以分析和引导,使其懂得相互间求同存异,尊重并合理听取他人意见,营造自由开放的探究学习氛围,以此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2]。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及探究积极性,在探究中提高其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需要教师积极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同时,在实践中对合作学习进行不断总结和完善,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为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