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形象修辞的新冠疫情防控话语研究
2021-01-02姜保红
姜保红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国家形象是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国家自身内部认同与国际社会外部认知的结合。任何国家行为或事件都需要以语言作为载体进行叙述表达。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也需要语言的话语建构。凡是有言语行为的发生必然会有修辞行为的参与。“国家形象修辞是指一个国家及有关的机构或个人为了维护或改变一个国家的形象所采取的语言活动(修辞活动)”[1]。也就是说,国家形象修辞通过广义的修辞活动维护和提升国家形象,不仅仅体现在国家日常的政治经济活动方面,也体现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恰当地运用国家形象修辞策略对塑造国家形象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命题。
作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疫情防控成为当前国际舆论聚焦的重点话题,也使各国的国家形象建构面临挑战。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全国之力,采取史上最严疫情防控措施,有力遏制了疫情,得到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然而,也有少数国家基于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国际竞争考虑,对中国抗疫行动进行政治性的污名化架构,对我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疫情防控与国家形象塑造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重要研究议题。国际著名学者Ruth Wodak在《国家身份的话语建构》(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中指出,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特殊形式,国家身份的生产、再生产和国家身份的形成或瓦解都是通过话语来完成的。[2]因此,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话语实践尤其是对外传播话语对国家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国内自2020 年1 月新冠疫情暴发到4月疫情基本得到遏制期间进行了丰富的疫情防控话语实践。基于此,本文以国家形象修辞为视角,以此间的代表性防控话语为研究对象,梳理疫情防控中的话语修辞实践,从国内与国外两个维度研究疫情防控话语与国家形象修辞构建,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的话语修辞与立足本国国情面向国内的话语修辞策略。现将疫情防控话语实践中的国家形象修辞策略综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以期为国家语言能力提升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参考。
一、面向国际社会: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塑造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面对疫情,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世界各国已成为紧密联系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不再是抽象的国际倡议,而是关乎人类安全、命运与未来的主题实践。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G20应对新冠疫情视频峰会上呼吁:“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3]面对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回应国际关切,引导国际舆论,向世界展现了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在疫情防控的话语实践中,充分运用了数字修辞、诗词外交修辞以及命名修辞等话语策略。
(一)数字修辞:及时通报疫情数据,满足全球公众知情权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史上最全面、最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并以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以及国际社会通报疫情。公开透明的疫情数据既能满足全球公众对疫情的知情权,又有助于警示未出现疫情区域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受其影响,使全球疫情防控向积极向好的态势发展。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对此高度评价:“中国以创纪录的速度分离出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立即同世卫组织分享。中国的很多有力行动和措施减缓了疫情传播,为世界提供宝贵的窗口期。”[4]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客观真实的数字比文字信息更有警示与劝服意义。疫情数据所用的数字修辞是新闻话语常用的修辞策略。数字修辞标题能够使读者迅速关注话语焦点,更好地起到传播、警示和劝导等作用,提醒新闻受众恰当防护或规避危害。由于文化价值和思维方式以及传播视角的不同,中西方媒体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对数字关注度也有一定差异。据统计,在非典疫情中,有54%的外国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提问内容涉及非典疫情统计数据。[5]外媒记者对非典疫情发布信息的透明度、疫情统计数字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具有非常强的数据意识,在多次疫情发布会上外媒都提出了一系列直白而尖锐的数据问题。时隔17 年,面对突发性新冠疫情,发言人在国家新闻发布会上主动详细地通报全国疫情数据,充分利用国家平台,满足全球公众的疫情知情权,增强了信息透明度,有效地避免了国内外受众对疫情的过多猜疑与恐慌,极大提升了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多家外媒高度评价中国公布新冠疫情数据的及时性与透明度。意大利外长公开表示没有任何数字可以驳回中国公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此外,疫情的支援报道中也频繁使用数据修辞,主要集中在医疗资源、军区资源以及群众物资等支援方面。这些数字新闻标题起到了铺排渲染作用,如“20 分钟、12 小时、74 份、25633”“450 人,1400 人,2600 人!人民军队,出征”“雷神山、火神山十天平地而起,8000 万网民成了‘监工’”这种并排式或递进式铺排,结合数字与文字,充分发挥了新闻标题的数字修辞功能,使受众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强大的支援力量与国家凝聚力。“十天建成雷神山、火神山两山彰显中国力量”“31 亿驰援湖北”等中外双语新闻信息,外媒使用“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等流行语赞叹中国的疫情防控应对。数字修辞直观地展现了疫情援助量级,不仅增强了国内民众战胜疫情的信心,也使国外受众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用数据修辞及时发布新冠疫情数据并分享中国经验,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与道义,也有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新闻数字标题往往比文字性标题更具有新闻价值与传播意义。采用数字修辞的新闻标题便于受众抓住重要信息,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能快速达到传播疫情信息的目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采用数字修辞标题顺应新闻语境,不仅增添了新闻的真实与警示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谣言的滋生与蔓延,满足了全球公众的知情权。
(二)践行正确义利观,采用诗词外交修辞聚力全球战疫
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习近平一直倡导在国际关系中“要树立正确义利观,‘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国要在安全和发展上给予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大支持。”[6]2020 年3 月,在国内疫情刚趋于稳定时,中国就向83 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提供援助,践行正确义利观,为各国抗疫雪中送炭,为全球战“疫”贡献中国智慧,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播与认同。外援物资上温暖的人文关怀诗词成为传递真情与鼓舞斗志的标配,复兴了中国历史传统上的“诗赋外交”,构建了中国温暖大义的国家形象。
中国自古就有“诗歌国度”的美誉,在世界诗歌史上享有很高地位。诗词是世界文学宝库中重要的文学形式,可以跨越国界将人类的精神财富传递出发自肺腑的美好祝福。外交场合借用古诗词等文学语言力量,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传统的诗歌意义和审美价值,更是本国的外交政策主张与文化软实力。中日之间的“口罩外交”在国际舆论场引发广泛关注。中国抗疫关键时刻,日本政府在捐赠医疗物资上附赠“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中日历史典故诗词体现两国友好往来。日本疫情严峻时,中国在援助其物资上回赠了寄语“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中日口罩外交充分利用两国文化共有的美好历史记忆,给予彼此互勉与信心激励,引发国际社交平台的强烈共鸣。面对全球严峻的疫情形势,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竭尽全力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抗疫支持,并在对外援助物资上附赠中外经典诗句,成就了一场全球诗词大会。由于外交政治的敏感性与外交语境的复杂性,诗词修辞翻译绝不仅仅具有美学功能,更多地是为了增强话语对受众的影响力,实现修辞目的。“当修辞置入外交语境后便具有外交语言的一些特点,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政治色彩和丰富的政治寓意。”[7]因此,外交诗词译文除了要注意音美、形美等语言审美外,更需要传递政治主张与价值,力求达到政治等效和审美再现。疫情期间的援助物资寄语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鼓舞处于疫情中的民众,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合力抗疫赢得最终胜利。如,在捐赠给意大利的物资上,配上古罗马时代赛内加的诗歌“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还有明代晚期文学家李日华赠予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句“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援助法国的物资上写着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 nous vaincrons”,翻译成中文为“团结定能胜利”;捐赠给伊朗的物资上用中波双语写着著名诗人萨迪的名句“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援助非洲的物资上写有中文“人心齐,泰山移”与英文——“when people are determined,they can overcome anything”。不难看出,用双方熟悉的诗词名言的对等译文作为附言,可以更有效地传递关键信息,实现不同文化意境的相通。上述疫情诗句体现了中外彼此共通的智慧团结就是力量。病毒无国界,人类携手团结才能战胜疫情。这些捐赠物资上的诗文用全世界都听得懂的语言,有效地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抗疫倡议。二是选用世界著名交流使者的诗词,运用历时性修辞给予民众心灵上的鼓励。如,向印度捐助的物资上的诗句“尼莲河水正东流,曾浴金人体得柔”,作者为唐代远赴印度取经的玄奘,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被称为“和平使者”。该诗句作为寄语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印度的美好祝愿,又重温了中印的友好历史关系。可以看出,这些诗词寄语都与受援助国家历史上的名使有关,他们在外交史上作出过巨大贡献,在各国人民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引用其名言译文符合当地民众的精神期许,增强了诗词寄语的感召力与鼓舞力,既实现修辞翻译的目的,同时又提升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国家形象。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初期,诗词外交成为了这一特殊时期外交的人文焦点,既送出了中国的温暖,又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自信与软实力,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大义形象。诗词外交修辞是一种文化软实力,以此传达国家外交政策和政治主张,既增强了外宣语言的艺术性,又对国家形象构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重视命名修辞,积极引导世界舆论
命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重要的语言活动。各个国家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或者涉及国家战略的命名都十分重视与慎重。对于新冠病毒引发的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命名,国际社会关注度极高。因疫情突发、病毒新现,命名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自2019 年12 月发现至2020 年2 月8 日,中国国家卫健委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发布疫情英文名“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2 月11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新冠病毒所致疾病命名为“COVID-19”。在正式命名之前,“不明原因肺炎”“武汉肺炎”等命名已经传遍全世界。众所周知,人们对新事物命名的接受会有先入为主的习惯。一些别有用心的境外势力或媒体不顾中国强烈反对,污名化中国,制造并传播政治病毒,这与疫情初期我国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命名意识薄弱不无关系,值得我们反思并引以为戒。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命名能力,是国际语言应急能力的体现。国家语言能力是国家软硬实力与外交战术实力的重要支撑。国家语言能力尤其是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语言应对能力对构建国家形象至关重要。“命名是一场权力博弈,媒体通过象征事件或信息选择、加工和重组,向人们传递信息和观念,并由此来影响人们的行为。”[8]这种权力就隐含在话语建构与机制中,福柯在《规戒与惩罚》中强调:“权力不是压抑着什么,而是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着什么。”[9]命名是一个话语建构的过程,恶意建构导致污名化,损害被污名方的形象。“一个疾病的命名远比疾病本身传播更快、更广,尤其是通过政府首脑、官员的言论以及新闻报道,传播效果反而超过了更具权威性的专家。”[10]疫情暴发初期,某些外国媒体使用的“Wuhan Coronavirus”“Chinese Virus”等名称,引发了一些不明真相的国外组织或民众歧视华人。甚至在某国际电子贸易网站也出现个别商家在网上商城兜售印有“Coronavirus Made In China”的商品。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演讲中,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企图让国际道义谴责中国,将命名引发的舆论战不断升级。类似的污名化传播是对疾病命名的污名化展示。面对这些污名化的“政治病毒”现象,中国主流媒体发挥领袖作用:一方面积极呼吁国内不要让“恐鄂”成为此次疫情的次级危害;另一方面主动与国外主流媒体开展新闻竞争与合作,抢占新闻舆论制高点,积极引导正确的国际舆论。在中国媒体不断努力下,国外重要媒体也逐渐为新冠病毒正名。其中,《马中透视》这家使用多种语言的国际新闻平台,就刊载了《请不要叫“武汉肺炎”,好吗》的新闻报道为新冠病毒正名,并指出与地域相关的命名容易引起受众不恰当的联想,这对为世界抗击疫情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是不公平的。4 月7 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发表文章Stop the Coronavirus Stigma Now,及时为中国正名,为曾经将新冠病毒错误地与武汉关联的做法致歉,并呼吁“病毒无歧视,停止污名化”。随着中国在全球抗击疫情中作出的贡献,在国内媒体的积极努力下,新冠病毒命名也逐渐正名。新冠疫情污名化现象凸显了提高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除了新冠病毒命名,新冠疫情也带来了许多新事物的命名,如“火神山”“雷神山”与“方舱医院”等,这些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命名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对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火神山”与“雷神山”两家应急抗疫医院的命名,不再是直接采用当地地名命名,而是被建设者们赋予特殊文化意义,借助武汉地域古代神话人物——驱除瘟疫的“火神”和惩罚人间罪恶的“雷神”命名。采用这种方式命名既激活了炎黄子孙的古老文化传统基因,又有利于鼓舞中华儿女战胜病毒的信心。民俗专家田兆元认为:“把火神、雷神理解成迷信就太肤浅了,它说明我们在抵抗疾病的过程中,一方面讲求科学,另一方面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11]中国古代神话承载着民族文化密码,在当今依然具有时代价值,其重述与传播对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意义重大。十天拔地而起的“火神山”“雷神山”命名在对外传播中不仅提升了我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含量,也充分发挥了文化展现国家形象的作用。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面向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其真诚与善意。上述数据修辞、诗词外交修辞以及命名修辞等话语修辞策略,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与误解,展现了一个真实、有担当、讲大义的大国形象。这将进一步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与认同。
二、面向国内受众:立足本国国情,共情修辞战疫
国家形象是国内民众对自己国家认知与国际社会对其评价的结合,国内外综合认知的融合会呈现出更立体的国家形象。一味迎合国外受众的文化心理与接受习惯,会降低本国文化属性的含金量。面对国内受众,疫情防控话语立足于本国国情,关注自身文化属性,使用国内受众易于接受的语言修辞策略传递共情信息,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塑造国家形象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家国修辞、标语修辞两个方面,分析疫情防控话语面向国内受众的国家形象修辞的具体策略。
(一)家国同构修辞,传递有温度的逆行故事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国上下迅速形成抗击疫情的合力,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展现出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这与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那些感人至深的家国故事,更能激发国内民众团结一致抗击疫情,也有利于向世界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媒体报道的家国故事基本遵循了修辞叙事下的讲故事原则。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体系中,将大量的家国故事通过个体的声音传递出去是一种重要又有效的国家修辞策略。全球修辞学会前会长大卫·弗兰克(2012)认为:“通过国家修辞和个体修辞的结合,塑造更具感性、更丰满的国家形象,一直是现代西方修辞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12]中华民族自古就把“家”与“国”紧密相连,家国故事激发了人们心底深处的家国情怀,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和民族精神标识,也是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凝聚力。东西方文化都有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西方学者莱考夫认为:“在政治领域中,东西方都会把家的结构投射到国。”[13]“由家及国”的叙事话语借助隐喻修辞,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意义表达曲径通幽。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所言:“在当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舍小为大、舍家为国的感人事迹,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共同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和诠释。”[14]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媒体报道了大量逆行英雄的纪实故事,如: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战到疫区,每一次救治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威胁,凸显了医生舍己为人的逆行英雄形象。为了方便穿防护服,女性医护人员理成光头、带尿不湿,被口罩压出“最美网红脸”等感人的抗疫故事激发了民众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在各地逆行英雄凯旋时,媒体采用纪实手法,平行纪录报道疫区民众对他们的不舍与感激,也报道了家乡民众及亲人们欢迎英雄们归来的感人情景。这些短视频被广泛关注与转载,没有太多解说词,只有简要字幕介绍,通过亲人们的依恋、拥抱和哭泣,侧面展现出医生与病毒作战的危险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它们将浓厚的家国情怀通过朴素真实接地气的故事展现出来,观众感动于严峻疫情背景下的亲情故事,也被其折射出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媒体报道疫情故事采用的“逆行”“团结”“家国情怀”等关键词把“家”和“国”结合起来,实现了“家国一体”构建,迅速将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凝聚成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力量,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群防群控的团结精神。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涉及到国际话语权,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外宣“内外有别”很难实现。因此,基于东西方家国情怀的相通性,以其为主线,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家国情怀相结合的中国人民抗击疫情故事,不仅能激发国内民众团结一致应对疫情,也赢得了国外受众的情感共鸣,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成功构建了具有情感吸引力的东方文明大国形象。
面对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内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故事,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力地鼓舞了全民的抗疫士气,也满足了国外受众的知情需求,提升了中国话语表达的传播力、吸引力与影响力。因此,将家国情怀宏大主题通过个体故事叙述展现来建构国家形象,既提高了国内民众的社会凝聚力,又使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对树立有责任、有担当又有温度的大国形象是极大的助力。
(二)疫情防控标语,共情修辞传播策略
“户外标语口号是社会语言生活中一种真实、具体、复杂、动态的现象,是国家形象‘日常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15]户外标语是一种社会语言景观现象,不同时期的标语具有一定时效性与独特性。突发新冠疫情催生了大量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户外标语,担任着“轻骑兵”角色,呈现出一系列特别的语言文化景观。新冠疫情是我国乃至全球所面临的最严峻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标语成为了这一时期重要的国家语言景观之一,是国家形象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疫情防控的国家形象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户外标语口号是一种以文字的、简短的、醒目的、句子化的形式在户外实施的旨在让社会公众接受的言语行为。”[16]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宣传手段,户外标语在新冠疫情突发公共卫生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疫情防控的复杂严峻形势,为了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各地普遍采用户外标语等宣传手段。本文统计了2020 年1 月到5 月份期间具有代表性的疫情户外标语240 余条。新冠疫情期间,标语发布者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格传播防控内容,使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更加深入人心。鉴于王新(2020)、林刚(2020)等学者已详细分析疫情防控标语修辞格意义,本文重点分析户外防控标语的话语修辞作用。在不同的语境中,为了实现话语行为目的,修辞者会采取不同的话语修辞策略。面对传染性极强的新冠病毒,户外防控标语是为了使民众尽快意识到疫情防控紧迫性的有效且易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分析户外防控标语及其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受众心理接受度将收集到的话语样本分为硬核警示型和柔性劝告型两大类。疫情的突发性决定了防控标语采用警示型话语,占所调研标语样本77%。警示型标语是根据疫情防控需求警示人们要遵守规定,或警告人们若不注意防护就会出现可怕后果。标语的广而告之使民众意识到疫情的严峻性,并自觉遵守防控规定。针对许多老年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戴口罩的现象,诸如“囗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的硬核标语,让排斥戴口罩的老年人也认识到疫情防控的紧迫性并自觉佩戴口罩,标语的劝服效果远远胜过子女的苦口婆心。国内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恰逢中国重要节日——春节,国人习惯了探亲访友、热闹串门等传统的过节方式,但今年由于疫情,所有的聚会活动都被劝告禁止,一些土味防控疫情标语也起到了关键的警示作用。诸如“这个春节莫瞎串,冠状病毒早防范”“今年过年不聚会,你我平安最宝贵”“疫情期间还聚会,病毒不走你先走”。这些硬核警示型标语多采用祈使句,句式灵活,通俗易懂,直击要害,迅速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不过,疫情防控过程中,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语用学规则的“另类标语”,也被称为“硬核”“狠劲”标语,是一些带有恐吓、诅咒甚至攻击性的标语。如“不戴口罩乱聚集,家人含泪过头七”“今年上门,明年上坟”,这些标语使受众不寒而栗;还有的标语甚至使用了侮辱性话语,涉嫌人身攻击及地域歧视性,如“出门聚会的都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都是亡命徒”“湖北回来不报告的都是定时炸弹”。这类疫情标语不但达不到劝服认同的目的,还会使人心生厌恶。即使这种话糙理不糙的标语初心是好的,并起到了警示作用,也会让民众筑起心理隔离墙。这种充满戾气、冷漠粗暴、不讲究修辞艺术的“狠劲”标语,无疑暴露了发布者内心的冷酷,也会损害政府的形象。随着网络媒体的传播,这些不符合语用规则的负面标语在网络空间引起关注,甚至对我国外部国家形象造成不利影响。相比之下,柔性劝服性标语能够很好地弥补“硬核”标语的不足,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语气委婉柔和,风格幽默活泼,采用受众容易接受的话语修辞实现劝服目的,符合国际修辞习惯,也是文明时代推崇的标语形式。如“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总说忙,趁现在在家好好陪陪孩子吧”“宁把脑袋睡扁,绝不出门冒险”,这些标语既使人心生暖意又不失警示意义。长时间的居家抗疫措施不免使人心理上产生焦虑情绪,幽默诗意的柔性标语也能使公众获得放松,感到温暖。如“人生在独处中升华,寂寞是一种美丽”“期待疫情退散,我们一同和武汉的樱花迎接期待的春天”等。可见,好的标语不仅能拉近发布者与公众的心理距离,更有利于鼓舞公众抗疫的士气。疫情防控标语是国家形象修辞的重要组成,体现了国家基层治理的智慧与能力,成为疫情防控传播中的亮点。恰当运用语言修辞的防控标语,不仅增进了发布者与受众的信任与共情,也有利于良好国家形象的构建。
综上,中国之所以能快速且有效地遏制住疫情的蔓延,与其断臂求生的“封城”大局意识以及“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精神密不可分,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支持。在国内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双重压力下,家国情怀故事的传播与有温度的文明疫情标语双管齐下,有效疏解了公众的焦虑情绪,同时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更好地构建了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
三、结语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速了世界区域格局的转变。新冠疫情防控成为当前舆论的焦点话题,使各国国家形象受到了挑战。语言是应对危机舆情的利器,新冠疫情防控话语对塑造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国家形象修辞视角下,从国内外两个维度分析中国的疫情防控实践话语修辞。研究表明,数据修辞、诗词外交修辞以及命名修辞等话语修辞策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助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面向国内受众所采用本土共情话语修辞得到国民对国家形象的认同与支持,为夺取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赢得精神动力与舆论支持。中国疫情防控现阶段采取的话语修辞策略,有效地消除了舆情的误解与偏见,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勇于担当、有温度、讲道义的大国形象。本研究以新冠疫情防控实践话语为依托,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其它话语类型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期为国家应急语言能力提升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