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自信”与党的自我革命辩证关系

2021-01-02董遂强孙国强

喀什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道路革命

董遂强,陈 霞,孙国强

(江苏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破解时代难题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进行深刻的自我革命,既是因为“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这样的内外压力,也是她敢于“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的生动体现。党的自我革命需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来催发各种内生动力,以达到争取主动、志在长远、为民谋利的政治宏愿,而党的自我革命致力于“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又推动着伟大社会革命,用实践成果不断增强着“四个自信”。

一、党的自我革命需要什么样的“自我”

(一)前提:料在机先,争取主动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也。”(《商君书·画策》)唯物辩证法认为,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因。正由于此,党必须自觉地、经常性地、认真地从自我“革”起,抢得先机,争取主动。

首先,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党的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前瞻性。一是前瞻性要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引领,并把远大理想与阶段性历史任务紧密结合,不遗余力地为实现这一远大目标不懈奋斗;二是前瞻性要以解放思想为根本保证,以理论创新为灵魂,不断突破旧思维旧观念的束缚,放眼未来,兴利除弊;三是前瞻性要以调查研究为支撑,科学的调查研究是避免决策失误的坚实基础;四是前瞻性要强调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的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自省作为修养的重要途径,构成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厚民族文化底蕴。从词源学意义来说,“省”的本意是用眼去看初生之木,即“察之于微也”(《说文解字·省》);相应地,自省就是从细微处观照自我之本性,辨察自己的意识和言行之善恶是非,并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总之,党的自我革命要能够透析前景、未雨绸缪,能够立足现状、把握未来,能够树立底线思维、有备无患,能够总结经验、争取主动,能够把握机遇、只争朝夕。

(二)目的:强“筋”健“骨”,谋在长远

党的自我革命敢于“自刃”,并不是要“革”自己的“命”,而是为了“革除”自己身上的毛病,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强“筋”健“骨”的目的。从“革命”的词源学意义上说,在古汉语中,“革”表示手持工具除去兽皮上的毛,引申为变革;在英语中,“革命”的词根有反转的意思。从革命的目的来看,无论是自我革命还是社会革命,都是为了扫除社会发展的种种障碍,为了“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2],并使得自己具备“有所不可攻也”(《孙子兵法·九变》)的实力。一方面,对于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党的自我革命的自刃性体现在她敢于毫不吝啬地进行“无情的自我批评”[3];另一方面,对于严重违纪违法层面的问题,党的自我革命的自刃性则体现在她勇于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向党内的腐败分子宣战,强力惩治腐败,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党的自我革命谋在长远,是从世界社会主义500 年的大视野、从最终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一切社会不平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这样穿越漫长历史长河的大周期,“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致力于“把革命工作做到底”[4]。首先,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其次,党的自我革命要以“四个统一”为原则,即“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坚持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5]。再次,党的自我革命要把“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在严肃党的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6]作为根本方法。

(三)身份:主客一体,分清角色

党的自我革命的“自我”,具有主客一体的鲜明特征:“自我”既是党的自我革命的主体,又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客体,这种主客体的对立统一决定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复杂性。首先,每一个党员个体本身都有着感性存在和理性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分化与统一,有着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相互纠结、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相互影响。其次,党的自我革命不仅仅是党员的自我革命,而是有着三个层级的主体:第一层级的主体是全党;第二层级的主体是各级党组织,这是党的肌体的“骨骼”和“肢体”;第三层级是广大党员,这是构成党的肌体的众多“细胞”。第二层级各主体之间、第三层级各主体之间、第二层级各主体与第三层级各主体之间,都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存在着党内关系上的互为主客体的“外在”关系,但着眼于第一层级的全党主体,它们之间又有着“内部”(党内)关系的属性。再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时代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呈现为既相续接力又各有侧重的历史进程,存在着“变”和“不变”的辩证法。随着社会的变迁,党所扮演的角色从所谓“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但这绝不意味着革命不那么重要了。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执政后革命意识消解、革命本色消退、革命精神缺失,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革命理想高于天”,要永远保持革命勇气锐气朝气,这一点是决不能改变的。

总之,从主体角度看,党的自我革命从“自我”做起,只有各层级主体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牢记宗旨,勠力同心,才能扎扎实实地把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前进。从客体角度看,党的自我革命把“刀刃向内”指向“自我”,勇于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动刀,既是一种必须经历的涅槃般的艰难和痛苦,又是抓住机遇、提前布局、及早准备、争取主动的原动力。缺少了这种勇气和魄力,则会在外来环境压力下陷入更大的“痛苦”。

(四)依托:人民中心,超越自我

党的自我革命敢于向“自我”动刀,说到底离不开“自我”对自身的超越,而要超越“自我”,就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如果说党的第三层级主体即广大党员、党的第二层级主体即党的各级组织是“小我”,那么全党和党中央就是“大我”,“每一个党的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和单位,都要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7],实现对“小我”的超越。“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7],是党的各层级主体认清角色、强“筋”健“骨”、把握未来的决定性因素。

实现对党的“自我”超越,更根本的则是坚持人民中心、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7]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她的一切奋斗都是为着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心底无私天地宽,共产党人“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8],“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9]

二、“四个自信”是催发党的自我革命内生动力的“酵母”

党的自我革命敢于对自己“动刀子”,主动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源于“功成不必在我”的牺牲精神,而牺牲精神的背后,则是更深层次的“功成必定有我”的无私担当和对道路探索、理论创新、制度建构、文化浸润“必定成功”的高度自信。牺牲精神和高度自信的良性互动能够造就“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塞于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个自信”是催发党的自我革命内生动力的“酵母”。

(一)道路自信提供对未来愿景的乐观预期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荆棘丛生的荒野、杳无人烟的沙漠路闯出一条新路,会给人带来热切的希望和浓烈的信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了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这种道路自信提供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愿景的乐观预期。

道路自信首先从根本上说,源自道路的正确性,这是道路自信的立足之本。回顾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到,当国家和民族发展道路的探索遇到重大挫折时,人们更多的是剖析本土实践的不足,更注重从国外吸收先进的东西,道路自信也就难以说起。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使得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柳暗花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人的凝聚力大大加强,民族自信心越来越强烈。其次,道路自信使得党和政府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维护国家政治和经济主权、应对资本主义制度冲击等方面更加自信。再次,道路自信使得国人更加自信地以历史长河的视角看待几十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就,以及这些成就的历史地位。最后,党和政府在努力为人民谋福利、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进程中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执政的合法性更加巩固。美国哈佛大学于2020 年7 月发布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指出,中国民众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高达93.1%。外交部发言人说,“根据这份调查报告,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满意率比过去几十年任何时候都高,普遍认为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效率超过以往任何时候。”[10]

(二)理论自信生发对科学指南的坚定遵循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和先导,理论的建构和创新是对道路探索的深层思考和逻辑积淀。如果说道路探索更偏重于感性实践活动中的不断尝试,更具有逢山开路遇水造桥的先锋兵特质,那么理论探索则更倾向于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理性思考和逻辑提升,更像运筹帷幄的司令员。理论概括以其超越性和穿透性而产生更为深远和持续的影响,与此相联系,理论自信生发对科学指南的坚定遵循。

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批判继承人类社会一切积极成果的宽广胸怀,对于一切科学成果都勇于和善于吸纳借鉴。中国共产党勇于理论创新,中央政治局通过集体学习来把握国内国际最新理论动态已成为“习惯性动作”。党的理论自信体现在对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自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对党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的自信,在现阶段集中体现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党的理论自信还体现在与形形色色思潮的交锋中,体现在党的理论的对内对外宣传中,由此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国内外的热销就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最典型体现。

(三)制度自信构成对保障优势的深度支持

道路探索和理论建构要靠科学、严密、完善的制度体系来巩固和保障,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而制度自信构成对保障优势的深度支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习近平说,“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11]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性的自信不断增强,更加拥护党的领导,自觉致身于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制度自信还得益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感知和认同。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我们的力量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在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越来越展现出优越性。今年,面对新冠疫情的肆虐,党和政府强大的领导力、强大的动员力、强大的执行力和广大人民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令世界瞩目的展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来越宽广,我们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12]

(四)文化自信筑就民意向聚的心理根基

文化自信是血脉更绵久、覆盖更广博、影响更深远的自信,是最接地气、与广大人民最有亲和力的自信,筑就了民意向聚的心理根基。中国共产党源自人民,扎根人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贯彻到广大人民的实践之中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相对于广大人民来说,党永远是少数,所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才能为广大人民所理解、所接受、所贯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最终要融入于中华文化,化为广大人民内心所生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激发中国社会不断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革命文化中所包含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作风,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更为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眼于时代要求,放眼全世界,以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自信,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展现出来。

三、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用实践成果不断巩固“四个自信”

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旨在用“高于天”的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作为牵引力、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鞭策力,用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作为推动力,用“四个自信”催发内驱力,达到强“筋”健“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目的。伟大社会革命是庄严的历史主线,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把自己打造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自觉身先垂范的强将精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继续进行道路新探索、理论新概括,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具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有包容度和凝聚力,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成果反过来又在不断巩固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首先,党的自我革命勇立时代潮头,“料在先,谋长远”,力争主动,用成功的实践深化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古人说,“多算胜,少算不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就是知党情:学习“四史”、学习党章党规,不仅要知从何处来,不忘初心;而且要知道何处去,牢记使命。“知彼”,就是知民情、国情、世情:要知历史方位、历史任务、面临的难题。知己又知彼,才能心中有数,应对有术。党的自我革命以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发展成果为指导,以唯物辩证法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以战略思维统揽全局、把握态势,以辩证思维分析矛盾、扭住关键,以历史思维纵贯今昔、面向未来,以底线思维弥补短板、谋划胜局,以创新思维力求突破、开拓新局。先手布局,成功固可增强自信,即便遭遇失败的考验,由于准备充分,也能在失败中增强韧性、提升变失败为成功之母的勇气和自信。

其次,党的自我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13],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衷心支持,在国际社会也得到广泛关注。“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斐然成绩,对于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来说是一个强力支撑。

再次,党的自我革命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正确处理“自我”和“超我”的关系,自觉地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己任。党的自我革命推动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革命,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逐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直起了腰杆,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推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行动指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成果奠定了“四个自信”的深厚民众基础。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道路革命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国的出行革命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