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2021-01-02刘应孝
刘应孝
(甘肃省烟草公司白银市公司,甘肃 白银 730900)
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日渐壮大,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关注,其对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防控、未来发展战略的实施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早在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门就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后政府又陆续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指引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进行,促进了国企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初步建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国企的内控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1.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安全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意味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某种程度上也代表国家的利益。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盈利或亏损,一定程度上关乎国有资产的盈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进行约束,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可以有效维护资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国企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良好的内部控制,也为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供了扎实的制度保障。
2.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经济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严峻的经济情况要求企业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环境。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企业经过市场的无数次考验和冲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体系,也具有独自面对外部风险的能力。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的建设,对企业来说就像“如虎添翼”,这也是现代企业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少财务内控环境
对于现在的国有企业来说,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工作,但却很少有单独成立的财务内控部门。很多流程、制度等都分散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并没有集中进行管理,企业缺乏系统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流程。在部分国企的内部,虽然设置了相应的权力机构进行权力制衡,但是这主要是浮在表面上的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起不到权力监督的实质作用,职权滥用的现象依旧普遍。此外,部分国企在业务处理方面并没有严格的规章要求,对于较大问题、项目的处理,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自上而下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权责意识,这样的企业环境并不利于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设[1]。
2.财务内控工作未严格按照制度程序进行
部分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并没有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很多业务都是依照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处理,缺乏规范的流程要求。很多国企经营的重心在于如何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重视企业账面资金的多少,对资金运行实现集中管理,而对企业内部存在的库存商品以及固定资产的多少了解得并不多,关于这方面的采购工作也不够关心,很容易导致企业在购进资产的时候出现重复、浪费现象。在企业做账的过程中,通常注重总公司的账务问题,对子公司的资金情况并不了解,二者之间的财务信息对接工作完成得并不好,不能实现同步管理,无法支撑企业整体的财务内控体系构建工作。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企业的管理层较多,业务活动审批不够明确,内控管理应用效果不明显,这些都是由于企业缺乏统一的财务处理流程和内控管理体系造成的[2]。
3.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监督体系
很多国企的风险防控工作都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承担,很少成立专门的风险监督机构,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而言,这不仅不符合内部控制制衡性原则,还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即使财务部门根据相关数据对企业即将进行的业务活动做了相关的风险预测,企业管理者也未必会采用财务部门的方案,他们认为自己对风险的判断比财务预测的会更加准确。管理层的主观臆断提高了企业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这是企业管理层不重视风险防范工作,导致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进行不到位的原因。企业管理层还存在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过分重视风险防控,导致业务活动进行得畏首畏尾,内控管理工作推进困难[3]。
4.缺乏完善的内控监管机制
国企的财务内控监管机制不完善。首先,由于风险监督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兼任,风险防控不能对整个企业起到作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进行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人员还要处理企业其他的工作,内控工作没有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其次,国企的内控管理主要是针对业务活动结束之后的数据分析,对业务进行前以及进行过程中并没有开展足够的监管工作,导致内控管理成了空话。最后,企业没有将内控管理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中去,导致部分员工没有意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执行的积极性,不能帮助企业做好内控管理工作。
三、改善国企财务内控体系建设的措施
1.做好企业财务内控环境的建设工作
要想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要建立完整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将企业发展战略作为制定依据,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逐渐细分,构建全面的内控制度,层层递进,保证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落实。其次,关于企业管理层的权责必须明确,杜绝权力交叉现象的出现,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增强工作人员权责意识,为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最后,在内控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关于其中存在的关键环节,必须配备专业的内控人员,强化内控工作的执行力度,使内控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2.制定相关程序,夯实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基础
财务部门的工作程序化,有专业会计核算制度的约束,是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进行的基础。实现全面预算,是企业财务部门向内控管理靠近的第一步,将企业各个部门的收支都纳入预算工作中去,结合企业不同部门的业务情况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从而选择出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业务项目。在固定资产的采购、储存、领用、售卖等环节制定管理条例,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的盘查工作,保证企业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完善财务部门核算程序,采用统一的核算制度对企业财务进行结算,使企业上下接触到的财务信息保持一致,严格做好各环节的制度落实工作,保证其起到实质的作用,提高内控管理的硬性要求,保证企业内控活力[4]。
3.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的风险防范工作必须是针对整个企业进行的,不能仅仅由财务部门承担。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对企业实际业务活动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探究,找出发生的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规避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其次,对不可避免的风险进行等级划分,通过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实现风险的精准防范。最后,要合理对风险等级进行预判,尽量避免对风险“用力过度”的情形发生,浪费企业资源,反而导致管理效率下降。
4.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制度
在国企的管理层级建设中,不仅仅要有管理企业经营的部门,还要有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机构,在部门以上成立专门的财务内控小组,在财务活动独立进行的基础上,做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要改变传统的财务部门工作模式,将其对数据的分析整合拓宽到对企业业务活动的参与。结合风险防范工作的进行,保证内控管理的全面性以及深入性,促进内控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建设,保证企业良性发展[5]。
四、结语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企业全员意识,明确内控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要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等,这些都是实现内控管理中重要的步骤。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就目前国企内控管理建设工作的展开情况来看,要想真正做好内控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企业不断地摸索总结改进,使之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健康持久发展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