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破解返贫问题的对策研究
2021-01-02中共甘孜州委党校汤红蒂
中共甘孜州委党校 汤红蒂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主要包括四川省阿坝州和甘孜州,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经过不懈努力,已取得全域脱贫的历史性成就,群众生活质量有了质的提高,但并不意味着脱贫任务业已完成,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实际上这一地区还面临不少问题,随时会有返贫风险。
一、脱贫后时代主要任务
(一)需要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域内农村,还存在不少均收入略高于脱贫标准、处于致贫边缘的农户。不少已摘掉贫困帽的市县,县域经济普遍量小质弱,扶贫产业规模偏小,遇到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经营风险较之其他地区更大,就业扶贫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发展尚须探索,潜在致贫返贫的因素比较多。要确保边缘易致贫农户不再返贫,从根本上斩断穷根,需要找寻可能导致返贫的主要因素,因势利导找到对策,保障真脱贫、稳脱贫,不断巩固已有脱贫成果。
(二)需要不断增强“造血”机能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滞后,群众缺乏市场意识,产业发展难度大,虽有“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政策扶持,但要走出持续稳定经济发展道路,还需要地方统筹发力,综合施策,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和成效,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及表现
(一)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经过脱贫攻坚几年奋战,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产业有了极大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广泛存在产业发展不足、产品与市场无法有效对接、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部分地区不是按照因地制宜选取适宜农业发展的产业,而更加青睐生长期短、产生效益高的农产品,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二是农业科技运用不足,部分农产品品种退化,优质农产品产量小,新科技运用不足,“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优质农产品量少价高,无法满足进一步加工要求。三是缺少懂生产、懂经营、懂推销的农村本土人才,市场信息传递不及时,缺乏市场认可的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市场销路不畅。
(二)兜底保障与意外返贫的矛盾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所辖乡村大都位于边远山区,地理位置偏远,离省内区域中心城市遥远,交通不便,且位于重点生态保护区,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大,产业发展受限,交通、通讯、水利等公共设施薄弱,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好不容易摘掉贫困帽,又极有可能因为自然灾害和疾病缠绕等意外事件重新致贫,现有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全,提供支持力度不大;社会保险可供选择品种不多,经济投入较多;农民投保意识不足,导致因灾、因病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意外返贫的结果。
(三)群众内生动力与外力扶持的矛盾
在脱贫实践中,扶贫干部和群众都意识到“扶贫先扶志”,脱贫的内生动力是决定摆脱贫困的最大动力,只有贫困户真正想靠自己努力奋斗,才能真正拔掉穷根。而由于历史和传统文化影响,部分农牧民存在安于现状、富贵由天的保守思想,一小部分群众依赖性强,存在好逸恶劳、得过且过的懒汉思想,依靠国家补助福利生活,劳动致富主动性差。由于区域脱贫基础差,自然条件恶劣,思想意识落后,后续乡村振兴仅靠农牧民自身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外力扶助支持,随着脱贫任务完成和之前熟悉工作的扶贫干部陆续离开,后续帮扶人员还未进入状态,刚扶植成功的产业有可能停滞发展、群众参与产业项目意愿出现摇摆。
三、防止返贫的对策
(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增产为增收
要提升收入,首先得壮大产业。产业振兴是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必须找到适合地方、持续见效的“造血”项目,壮大龙头产业。一是坚持原则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根据自然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农牧产品,建立高品质种养基地,推动资源变资产。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扶持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其通过签订合同协议等方式和农户利益捆绑,探索股份制改革,推出高质量特色产品,变单打独斗小农经济为适度规模化经营,打造“圣洁甘孜”“净土阿坝”等品牌,扩大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和省级生态保护措施,践行“两山”理论,在保护环境基础上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地处横断山脉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海拔落差大,地形地势复杂,风景优美独特,十分适合发展旅游。可按照四川“一核五带”布局,整合各地优势文旅资源,完成“大九寨”“大香格里拉”“大贡嘎”“茶马古道”等文旅品牌建设,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三是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在现有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经验基础上,梯度推进区域内其他地区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带动农村全面振兴,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更多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长久脱贫目的。四是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园区+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拓宽群众增收空间,特别是要利用好网络,加快电子化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养新型农民,鼓励和引导农民创业,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
要促进产业兴旺,既增产又增收,还要合理配置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水电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精力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助推产业发展及群众脱贫增收。二是注重发挥人才作用,提升教育品质。创造良好用才、优才、聚才氛围,积极引进外来人才,注重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通过远程教育、对口帮扶、教师交流等方式加速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为未来人才做储备。三是拓宽筹资渠道,解决资金难题。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投入的格局;按照国家关于整合涉农资金的要求,利用产业扶持基金和集体经济试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解决资金困境。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防范意外返贫
针对因病因灾等意外返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首先要做的就是健全社会保障系统,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其次是提升群众风险防范能力,防止意外返贫。一是建立防止返贫监测体系。通过乡村排查和大数据分析预警等方式,对边缘易致贫户进行动态监测。对进入监测范围有转贫倾向的农户,确定1—2名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采用适宜的干预措施,防止返贫现象出现。二是完善最低保障制度。探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托底保障机制,持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兑现各类政策性补助补贴,保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兜底保障落实到位。完善基本医保,进一步加大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救助力度,确保贫困群众小病小痛在当地就可以治疗,进一步加大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救助力度,严格实施控费制度,有效防止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三是建立多重保障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保险公司开展针对农村的保险业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户购买大病保险等商业保险,启动医疗救助及防贫补充保险,对农牧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疾病等所造成的经济负担,给予及时的社会救助帮扶,努力打造完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
(三)帮扶培养长期致富技能,鞭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对于刚走出贫困的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各市县来说,产业发展根基脆弱,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单靠自身能力发展困难重重,要巩固现有脱贫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力量,发挥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能力,继续保持对已脱贫摘帽的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强化资金支持和产业指导,形成多层次的扶贫协作模式,巩固帮扶成效。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对口帮扶、“万企帮万村”等平台,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管好用好各类扶持资金,同时逐渐转变扶持方式,通过扶志、扶智、扶技等方式,培养农民致富技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农户适应市场经济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一是坚持乡村组织振兴。坚持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纲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通过树立榜样定目标,以村组干部、乡村致富能手示范引领,紧紧围绕基层群众需求来实施各类产业项目,增强群众致富本领。绝大多数“懒汉”并不是不想致富,而是先天条件太差,劳动力严重缺乏,各级扶贫干部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观念,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落实诸如不爱国、不遵纪守法、不诚实守信者不扶持;好吃懒做者不扶持等“倒逼”政策,克服“等靠要”思想,努力实现从“我要脱贫”向“我要致富”的转变。二是坚持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由于历史原因,同其他地区相比,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群众受教育水平偏低。在培育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持续通过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实地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技术指导,改进种植方式,提高特色农牧产品产量质量;深化“院校州”合作,借助科研院校的智慧,加大科技种养殖技术推广和指导力度;从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培养入手,发挥能人示范带头作用。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坚持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加大教育普及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落后地区倾斜,提升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教育质量,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用通俗明白的语言,让农牧民充分了解党的精神,明确党的政策,让群众知党恩,感党情,增强内生动力脱贫致富。通过送文化下乡、文艺工作者走基层、民间文艺汇演等活动,寓教于乐,移风易俗,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引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养成文明好习惯、形成勤劳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