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籍英译实践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关系与策略

2021-01-02董欣欣郭小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典籍英译外语

董欣欣 郭小倩

([1]石家庄文化传媒学校 河北·石家庄 050080;[2]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16)

0 引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在历经五千多年浩瀚时间长河中不断沉淀升华,经久不衰,愈加辉煌,最终孕育出了一部绚丽的史诗。究其原因就是文化基因的支撑,而中华典籍是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中华典籍是人间正道。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孕育新作为。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说:“走出去”是国家战略,翻译作为对外传播的一种方式一直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中译外是“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汇通与融合,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时代重大使命的途径之一。”(鲍晓英,2020:62)典籍英译实践有助于弘扬中国文化,增强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语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用外语推动世界,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此外,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的外语学科被赋予了新内涵,外语学科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典籍英译实践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1 典籍英译实践的研究现状

典籍英译实践是中国外语学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国内外著名学者、翻译家早已开始研究这项工程了。国内来看,如王宏印教授著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王宏印,2009:3),详细阐述了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广泛题材,深刻的译作,为典籍英译实践提供了经典范例;许渊冲教授被称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坚持不懈英译中国经典《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汪榕培教授翻译的《汤显祖戏剧全集》《牡丹亭》等作品,也提出了翻译的“传神达意”的理论建构。国外而言,如宇文所安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译介,华兹生深谙中国典籍英译之道,在译著中采用了新颖的自然化的翻译策略;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对中国经典著作的翻译,都在中华文化的译介与传播中成绩斐然。

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神话传说、先秦诸子、诗歌、小说、散文、少数民族的翻译及其它史诗级的作品等。神话传说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的翻译;先秦诸子有《论语》《道德经》等的译著;诗歌有《诗经》《唐诗》《宋词》等;小说有中国四大名著的英译,也包括《金瓶梅》《聊斋志异》等;散文有《逍遥游》《陋室铭》的翻译等;少数民族的典籍有《萨迦格言》《阿诗玛》等译著。纵观上述,其中对科技典籍的英译比较少,所以国家推介出“大中华文库”,这一工程为我国典籍的开展提出了新见解,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典籍英译实践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2.1 结合中国时代语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典籍的译介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深受国家重视,目前我国已启动多项译介工程。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解读: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是典籍英译实践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有力举措。

“一带一路”政策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都对外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解读和促进。在今年山东召开的“新文科”会议中,学者也提到了我国外语学科的发展问题:外语学科首先应明确定位,然后运用恰当的方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典籍英译可以践行这项伟大的译介工程:可以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书写中国文化的新篇章,典籍英译实践这项伟大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商榷和研讨。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文化和翻译造诣很深,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下自由转换,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翻译过程中也面临各种困难。翻译家汪榕培教授说:“没有难点的作品,翻译起来往往也难觅佳译,译者的特色也就难以凸显。译者遇到的困难越大,往往越有可能产生更上乘之作。”(班柏,2018:7)典籍英译实践会让世人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反思将来的努力方向,以便译介之路走得更长远。

2.2 打造高端智库平台,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打造高端智库平台,是对外话语体系的思想支撑。中国有责任加强典籍英译实践,建立起引领性的学术研究体系,尽快实现与英美等高端智库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成果共享,充分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我国高度重视中国典籍翻译工作,学术界与翻译界也对此十分关注。国家汉办组织了一批汉学家开展“典籍翻译”工程,一些高校成立了翻译研究中心或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所。

“双一流”“一带一路”,以及《大中华文库》工程都是我国政府为高质量发展外语学科,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明智之举。方梦之说:“构建中国特色的译学话语体系,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译论是源头,新范畴、新概念是新内容。”(李正栓,王燕,2020:55)。

2.3 保持文化自觉自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必须充分理解文化要义即“文化自洽”。著名学者费孝通曾指出,典籍英译中必须遵循的“自洽”表现为文本与话语之间的相互建构,主要体现在文本阐释,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层面。(钟书能,严雅銮,2020:84)翻译不单是语言上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涉及到文化领域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需校勘。

3 中国文化走出去视域下典籍英译实践策略探究

3.1 变通翻译方法,提高译文水平

典籍主要采用传统方法—归化、异化等方法。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为促进两国间文化交流,需要变通翻译方法。其中有一种杂合的翻译策略比较符合翻译认知。杂合策略是指在翻译中将各种异质文化融合到一起,使一种文化的成分传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建立一个模糊的“第三空间”。(刘美荣,2014:1)忠于原作又不失神韵。

总之,无论运用何种翻译方法,一定要充分考虑文化意义的表达。译者在原文和目的语读者之间架起的文本架构应体现文化内涵、民族特色和文化差异。2004年柯平的《翻译与文化》一书中强调文化预设和文化误读这两个概念。(Samira Mizani,2015:8)即:在典籍英译实践中,翻译前应做好文化预设,深入了解原文重大事件产生的意义和影响,避免在翻译中出现文化误读而导致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

3.2 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人才质量

典籍英译应与时俱进。目前在国家汉办组织开展的“典籍翻译”工程中,只有部分高校重视这门课程,典籍英译课程建设力度不够,人才培养数量质量都有待提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逐渐在高校开展典籍英译课程,使大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优质文化熏陶,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

古代典籍英译面临语言交互问题。中国的典籍英译大多用文言文撰写,造成古代典籍在青年一代中传播受限,在课程建设中,应全面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多读经典名著,拓宽知识面。

中国典籍翻译着力点过于集中。有些典籍有多种版本,但是有些著作却鲜有人译,不利于全面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李瑞芳,2014:224)比如说《论语》的译著就有很多版本,但《天工开物》《九章算术》等科技典籍翻译较少,所以典籍英译实践应注意题材的广泛涉猎。

3.3 利用网络传媒,促进文化传播

科技进步带来古代典籍传播方式的改变:自媒体平台、微视频制作、诗词朗诵、慕课程建设、高校微课竞赛等等,也有“经典咏流传”“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戏剧的英译,都由图书转战到影像,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传播模式,为典籍英译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推动了典籍英译事业。互联网、媒体数字化迅猛发展,使典籍传播范围更广、效率更快、影响力更大,得到更多异域读者的认同和青睐。

3.4 构建翻译语料库,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国典籍文化传播仍较滞后。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赤字”已经达到了百比一的比例,解决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是当务之急,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加文化交流和相互信任(Samira Mizani,2015:8)。

典籍英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译和文学领域,视角单一。可将语言学中的语料库视角和典籍英译结合起来。“新文科”建设强调外语学科可以从跨学科视角展开研究,在不同高校逐步建立起语言学语料库,通过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与总结,形成词汇、文体以及翻译的立体方阵。携手一些理工类院校或计算机专业人才通过数据归纳与整理,共同启动这项工程。

4 问题与思考

4.1 读者受众

中华典籍英译在国外出版量低。译者缺乏从受众角度出发去翻译作品。包括译入语的读者态度、译入语的文化语境等制约因素都决定着作者与译者一直处于动态的关系之中。汪榕培教授指出应辩证地看待逆向文化翻译,同时提醒译者做出适当的文化协调,从不同角度考虑到读者受众,异化处理,满足跨文化传播需求。

4.2 译者主体性

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力求翻译工作事半功倍,再现与重构中国典籍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进行必要调整与协商,提高译文的可接受度,做到一脉相承。译者应彰显主体性,张弛有度。译文的语气轻重、词汇选择、上下文语境的理解、行文方式的选择等,译者应在翻译中主动参与著作的选材,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其主体性才能在翻译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4.3 翻译研究者

国内外多名研究者对中国典籍英译现状进行了详尽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有像张汨、文君等研究员对我国科技典籍著作的研究,为科技进步提供参考;还有李经纬、韩琦等对中国古代典籍医书的翻译。这些译作研究仍有价值,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这些研究已被列入防疫文献和文献消毒专辑,为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5 结语

在学习李正栓老师研究的课程之后,领略到了李老师等为典籍英译作出的贡献,其中对乐府诗英译(李正栓,贾晓英,2019:2)等研究体现出了新奇的思路,尽情演绎中华文化经典。本文分析了典籍英译目前的研究现状,也总结了典籍英译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的深远意义,以及针对典籍英译问题,就翻译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就典籍英译提出了问题与思考。笔者认为典籍英译实践的发展,可以采取“以柔克刚,换位思考”的有效交流途径;“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心态;“百舸争流,扬帆远航”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付瑛瑛,王宏,2018:35)。我们应采取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态度看待中国文化走出去,迎接更加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典籍英译外语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