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浅析
2021-01-02汪雅琴
汪雅琴
(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叶圣陶先生曾说,“好的插图是语文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课文的感染力,加深读者对内容的印象,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更深刻,它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插图种类多种多样,在课文插图内容方面除示意图完全没涉及外,分布相对均衡,以描绘图为主,实物图和漫画图相对较少,在课文插图所处位置方面以文中插图为首,文前插图其次,文后插图最少。
插图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作者的照片,如史铁生,老舍,泰戈尔,冰心等;与作品内容有关的主人公画像,如列夫托尔斯泰,闻一多,藤野先生等;与作品内容有关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图片,如苏州园林,壶口瀑布,赵州桥等;与作品相关的其他图片,如蝉,海燕等。其中人物事件的插图最多,其次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片。
中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各类插图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语文课程进行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时,应需要从中揣摩文字的具体运用方式,这样才可以实现良好学习效果。但在中学语文学习方面,部分学生难以体会到课文在描写内容方面的多样性,进而在注重点偏差的影响下,妨碍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但是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插画在学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此问题,学生利用插图可以迅速的掌握课文内容想要表达出来的相关含义,教师也能够通过插画调动学生对语文课程进行探究的兴趣。另外,插图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阅读能力也实现了较好的发展,进而在阅读量需求方面高于课程所包含的相关内容,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丰富,那么就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对此,在有限课本内容中,通过插图对课文进行补充水平,能够在协助学生理解课文重要内容的同时,丰富学习内容,并且通过插图引导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中的插图是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舱内的实物图。神舟五号的凯旋,标志着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这个场景将永远载入史册。本篇课文讲述的是杨利伟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通过阅读本文,我们能够体会到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太空一日,充满了紧张和意外,而画面上杨利伟自信、微笑着向人们打着手势。在杨利伟太空舱微笑留影图背后,是遭遇了危险与痛苦的故事:上升时发现飞船震动,产生的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令人痛苦的无法忍受;时不时出现敲击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纹;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我们现在可以感受到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时刻,仍然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科学精神。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有无数科学家、航天员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对科学的热爱,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奇迹。
八年级上册第十八课《苏州园林》的插图,就是文中重要景观以及场所方位的具体呈现。在课前预习一栏中写到“看一些有关古典园林的图片、纪录片,自己做些总结,与同学交流。”可见文中插图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解图的关键是细读文本,细读文本有时要借助解图,二者是互为手段的关系,但最终目的还是解读文本。有些文本的插图是其某些重要细节的具体呈现,当北方学生在理解苏州园林各处总是一幅完美的画、园林的亭台轩榭的布局、用砖砌成的各式镂空图案的墙壁以及窗外不留空白必有翠竹或芭蕉的内容时,由于没有亲身游览过南方的园林,可能很难想象出这些景观的具体样貌,此时插图就显得尤为重要。插图中的如画美景让学生豁然开朗,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插图景观在文中的具体描述,由文及图,由图解文,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并且获得美的愉悦。
翻看我们的语文课本会发现其中包含大量的名家绘画、优秀书法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感受中国优秀文化熏陶。学生在感叹语言美、书法艺术美时,也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粹。虽然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些学生没有游览过,但是从课本设置的插图中也可以游览没去过的风景。像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圆明园这些名胜古迹,通过欣赏图片仿佛跟随作者一起游览过一样。通过看这些山川河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欣赏插图,沉浸于优秀文化当中,提升自我文学欣赏水平。同艺术间交流对话中,极大丰富自我精神世界,提高文学鉴赏力。
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该篇课文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节选,主要描写杨志与众军汉、虞候、老都管的矛盾,以及与晁盖等人斗智斗勇,最终生辰纲被劫的经过。这篇课的高潮和重点都是在松林里,因天气燥热难耐,长途跋涉,伙夫们一个个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于是晁盖一伙用下了蒙汗药的酒水引诱押送生辰纲的军官伙夫们,杨志三番五次反对,怀疑酒水有问题,但是伙夫们不听劝告,最终一个个喝的酩酊大醉,等醒来时,生辰纲已被晁盖一伙夺走。
这篇文章的插图展现了本文的精彩部分,学生利用插图在脑海中想象具体的环境,英雄与英雄之间的较量,便于学生理解故事梗概,把握人物个性特点,像电影画面一样呈现在学生脑海里,使学生对当时场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虽然是黑白简略图,但结合文本学生足以想象当时争斗画面。整篇课文长达几千字,但是因为这幅插图与课文关联程度强,基本上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而学生理解和学习课文的内容就有了依据和想象的空间,对文本内容的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该图展现的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插图展现出来的场景,高山、流水、槐树,远处是一望无际的肥沃田野,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学生通过这幅插图展开想象和联想,桃花源所呈现出来的世外桃源的景象仿佛就在学生眼前。
看图培养了想象力,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声情并茂的图文结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的情境教学,就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背诵一些需背诵的内容就变得相当容易了,学生配合着插图理解背诵课文,图文对应,将会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强化记忆的效果。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语文素养也就慢慢地提高了。
八年级上册的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在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列夫托尔斯泰”的插图,思考托尔斯泰的外貌是什么样的,既简单明了,又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有个大体的认知,学生仔细看图,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叙述列夫托尔斯的外貌,体会这一作家与众不同之处,接着再次走进作者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的外貌描写,体会夸张手法的运用。课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有“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绘图者用一幅小篇幅的插图把托尔斯泰的外貌描绘的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极佳的助读效果。
九年级上册第3课的《乡愁》,在课本的第6页,左下角有一幅小篇幅插图,虽然是黑白两色,但却生动形象的描绘出背包的独行者面对波光粼粼的大海时,怅然若思的孤独身影。台湾海峡的那边,是朝思暮想的大陆,是日夜思念着的家乡,生我养我的母亲在那头,嫁给我的新娘也在那头。恨这一弯无法跨越的海峡,如鸿沟一般,让我的思念变得如此浓重与无奈。这幅插图的配置,虽然篇幅小,但却真实具体的描绘了作者的状态,使诗歌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文学意境图的设置,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孔乙己》,本课第19页是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买酒的插图,这幅插图直观形象再现孔乙己的服装、神态、外貌。请同学们观察丰子恺所作的插图,插图中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这个人是什么身份,他身上又有什么故事?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他是鲁迅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孔乙己。
他好吃懒做又迂腐可笑,只能挣扎在社会底层。但打心眼里他又不认同“短衣帮”,不肯与他们为伍。他“站着喝酒”已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踱进酒店去慢慢的“坐喝”,只能和“短衣帮”为伍。但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明他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
通过春风化雨般的文学艺术熏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学生观察孔乙己穿着打扮样貌也可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文化等等,从一幅插图中可以多个视角导入。咸丰酒店的所有人,都把孔乙己作为嘲弄的对象,唯一被人记起的理由竟然是他还拖欠酒店老板的十九个铜钱,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不断扩充文本内涵,帮助学生领会文本。观察插图导入新课,能扣住本节课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掘小说主题。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社戏》,作者以社戏为线索回忆童年时去赵庄看戏的往事,赞美了当时人们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来,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看戏时的盎然情趣,一个个有趣生动的片段激起学生对自己童年经历的回忆。
文本选取的插图非常适切,一船船的人们聚集站在船头,全神贯注看向戏台。戏台上的表演者正在尽兴表演。插图是从观众角度描绘的,一船船的看戏人,热热闹闹侧面表现当时的热闹场景。结合插图教学,请学生看图说话,描绘当时的看戏人的反应、活动,分享自己有趣的童年生活经历。不仅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锻炼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