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演专业训练绕口令的重要性

2021-01-02孟宪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绕口令发音节奏

孟宪奇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湛江 524088)

1 正音发声

对表演专业来讲,台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演员务必要有能丰满角色的台词。台词除了本身传递信息,促进演员与对手间的交流等功能,通过恰当的情绪、语调的运用,能够使一个角色更鲜活地呈现给观众。在话剧舞台上和影视中,语言是交代情节、揭示思想、展现冲突、刻画人物、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但是不论技巧训练方法多么专业、师资力量多么雄厚,前提是演员的口齿表述要清晰,观众才能准确的接收并理解所表述的含义,因此在台词的教授过程中,首要的内容便是吐字归音的训练。

院校训练的绕口令本质是一种语音发声的方法,通过嘴唇、舌头等发音部位的规范达到口齿清晰与气声结合的目的。例如《声韵歌》这篇绕口令,通过总结声母、韵母的发音特点以及对单字发音的口形辨析,起到训练的作用:“双唇班报必百波”训练的是唇部用力的声母“b”的发音;“舌根高狗工耕故”训练的是需要控制舌头根部发音的声母“g”的发音;“穿鼻昂迎中拥声”则训练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发音等。表演专业的学生发音应该字正腔圆,尤其是平翘舌和前后鼻音的区分要精准。平舌音发声方法为:舌尖抵住下齿,从而形成口腔内的空气阻隔,包含字母为“z、c、s”,翘舌音发声方法为:舌尖微微向上翘起,略接触到上颚,包含字母为“zh、ch、sh、r”,如果平翘舌无法进行区分,则很有可能将语义模糊、甚至歪曲,例如想表述自己中午休息过的一句话:“今天我午睡(shui)了”,但是一旦发音模糊,翘舌音“sh”发成了平舌音“s”,该语句便变成了:“今天我五岁(sui)了”,让人理解成今天是言者的五岁生日,很有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破坏掉演出的氛围;前鼻音的发声方法为:将舌头抵住下齿的同时,下颚下垂,包含字母为“an、en、in、un、ün”,后鼻音的发声方法为:舌根后缩抵住上颚,包含字母为“ang、eng、ing、ong”,前后鼻音的区分同样很重要,例如过年向人拜年问好时往往会说“新年(ian)好”,而如果发成后鼻音则说成了“新娘(iang)好”,让人哭笑不得。

除此之外,绕口令还有很多专项训练的内容,如“儿化音”练习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演员的字音表达,使其更加规范;气息的运用对演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演员立在舞台上、镜头前必须有平稳绵长的气息才能说好每一句台词。在训练字音的同时,绕口令兼顾着锻炼气息的作用。有气无力的发声不但无法使声音沉稳厚重,更有可能因此导致台词传递不清,进而影响到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绕口令的节奏有缓急之分,语调有高低的变化,这就要求演员通过对气息的控制,使其与规范的字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自己高音不尖低音不浊,才能塑造出符合角色的台词。

2 逻辑表述

绝大部分绕口令具有叙事性特点,即其内容实际上讲述了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可能是虚构的,也可能是某些生活的缩影,借用了演员的表演将其体现出来,不论其真实与否,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逻辑的合理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动作;哪里有动作,哪里就有活动;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就有节奏”,这就是说不论内心感受还是外在表现,演员的行动和节奏是密不可分的。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演员的节奏会出现相对的适应:“如果一个戏中的矛盾冲突尖锐,行动性强,情节发展起伏变化大,节奏往往是起伏跌宕,大起大落,高潮与低潮之间有着明显的落差......而在‘淡化’情节的散文式结构的剧本中,由于不太重视情节的完整性和因果关系,没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没有显露完整的矛盾冲突线索,往往是着重描写人物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这样的戏,它的速度往往都比较缓慢,节奏比较平稳,没有大的起伏跌宕,给人仿佛是生活的自然流程般的感觉”,这里所说的情节起伏变化所引起的角色心理的节奏快慢就是逻辑的合理性。

演员在训练绕口令的同时,也在理解、记忆并讲述这段故事,故事本身的前因后果、矛盾冲突需要演员高度把握,并能言简意赅的将其表达。例如《喇嘛和哑巴》这篇绕口令,其主要表述对象仅有喇嘛、哑巴、鳎目、喇叭四个,核心事件仅围绕一项一厢情愿的以物换物的交易展开,一句话就能交代清楚的剧情,常见的版本却用将近两百字进行详尽的描述,而且句句紧扣上述主题,这就要求演员要锻炼出敏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

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经验后,演员可有意识有技巧的进行绕口令的改编,常见的是在内容上进行革新或拓展,以达到难度提升、能力强化的效果。2006年的春晚节目《新说绕口令》由台湾台北曲艺团相声演员刘增锴、朱德刚二人演出,作者刘增锴通过扬弃的接收与传承,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位演员对传统绕口令表述逻辑的批判性的修改,使新作品在符合生活逻辑、提倡人文关怀的前提下,再创了艺术价值的新高。在讨论大家耳熟能详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这则简单的绕口令时,敏锐的抓住了不吃葡萄怎么可能吐得出葡萄皮的客观现实,对原作进行了改编;而在《喇嘛和哑巴》这篇绕口令中,则从关怀他人的角度,对口语障碍群体采用“阿巴阿巴”的发音特点作为对其称呼,并且对原文描述的腰里别着的喇叭进行了种类的精确和现实的调整——伸缩喇叭的长度不适合别在腰间,会极大的影响人物的行动,于是改为背在身后。其实二人合作的《喇嘛和哑巴》在荣登春晚舞台前已在台湾地区表演过很多场次,最早模仿郭荣起前辈的倒口(采用方言进行表演)说山东话,但因为地理位置相差甚远,单纯的模仿前辈的成品难免使演出效果大打折扣,于是经历了马季的点拨后进行大胆的创新,采取了台湾本土常见的高山族方言进行表演,通过多次的实践,最终将一则绕口令表演改编地更符合台湾特色,在春晚的历史上留下了鲜明的色彩。

在原有基础上改编了焕然一新的《喇嘛和哑巴》,不但节奏更快、表述更难,而且剧情上有了更复杂也更精准的描述,刷新了观众对这篇绕口令的认知。二人的这次创作与演出,就是基于接纳与演绎传统绕口令的同时,能够与时俱进,将对原有作品的理解融入自身的思考中并加以表述,最终呈现出一台令观众大快朵颐的绕口令表演。

3 节奏掌控

生活中的语言会因时间是否紧迫、事件是否重要、态度是否鲜明等原因产生语速上的快慢变化,这是表演艺术的创作规律之一,在生活的基础上将这种规律进行凝练和升华,使得绕口令有缓有急的节奏训练对演员的台词起到巩固的支撑作用。例如《满天星》开篇在讲述语境中的客观环境:天上看,满天星;地下看,有个坑;坑里看,有盘冰……相对来讲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所以语速较缓;绕口令中段产生了剧情的骤变——刮起了大风,于是产生的结果是:刮散了天上的星,刮平了地下的坑,刮化了坑里的冰……这里通过前面铺垫知道狂风降临,所以在这种比较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人也会跟着紧张,于是在表述的过程当中,节奏相对于前面的平缓有了明显的提速;再之后进行残酷现状的整体描述:星散、坑平、冰化……此刻讲述了摧枯拉朽的狂风对环境的整体影响,是全篇最惊心动魄的一段,所以节奏也是通篇之最;最后结尾处:治服风婆天下宁……此时风浪刚过,听众尚沉浸在刚刚风波的余震中不能自己,突然话锋一转,揭示出通篇皆为幻境:我说的是个绕口令!《满天星》事件紧凑、叙事清晰,各项事物间矛盾冲突真实自然,通过训练,可以提升演员对节奏的掌控。

表演是一门行动的艺术,尤其对于话剧演员来说,舞台上的行动更要精准,不论演员的内心感受还是外在的形体行动,都要符合规定情境的节奏。戏剧理论家周光老师在谈到演员的小品创作时曾提道:“喜剧小品往往截取生活中(一般指凡人小事)的一个片段,对人物的性格、心灵进行一次曝光,对某种社会现象、世态人情进行一次性透视。为此,着力反映生活的‘现在时’,这不仅指小品反映的内容往往是最新的当代题材,而且是指它们在舞台和屏幕上主要表现的是人物和事件的‘现在进行时’,人物的前史、往昔的回忆往往几笔带过。而对推到前台加以表现的事件,应有比较严格的时空限制:一般来说,场面不宜大,场景不宜多,事件跨度也不宜过大。不必追求性格、情节、冲突以及起承转合的完整性,要少铺陈,忌‘加温启动’,力求从一开始人物的性格和事件便迅速进入剧情的规定情境之中。”此处论述的便是演员的创作任务,由世间百态中的某一个角度出发,衍生并发展事件,通过当事人(即角色)真情实感的流露,达到此场演出的目的和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受到外界的刺激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满天星》虽然涉及到一个虚拟的场景,但是狂风怒号的现实场景谁都经历过,这就考验演员在舒适祥和的剧院里演出时敏锐而真挚的感受力,当演员感受到环境是静谧和谐的夜晚时,他的心情应该是舒畅、悠闲的,此处的节奏相对来讲是平缓的;当环境突然恶化后,要感受到天地之威面前人类的渺小,于是他应该是紧张、忐忑的,此处的节奏便决不可慢条斯理地铺陈开来。曹禺先生的剧作《原野》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子”便是其中之一。在和盲眼婆婆的矛盾没有完全爆发出来的时候,即使心中百般厌恶,金子依然嘴上说着孝敬老人的话,这时节奏像祝福一般亲切、平和;当被婆婆逼着上香,突然间提到近在咫尺的仇虎的时候,原本心里就有鬼的金子没有任何的防备和心理建设,内心极度的紧张不安,嘴上却要佯装镇静,节奏和之前有预谋的谎言相比便会略显紧凑;当最终面对婆婆的逼迫,丈夫陷入极端的震惊和愤怒之时,金子索性站出来厉声对峙:“你们逼我吧,逼我吧!……我不愿在你们焦家吃这碗厌气饭,我要找死,你们把我怎么样吧?”此刻的金子被逼至崩溃边缘,不单单因为丈夫的软弱无能、婆婆的心狠手辣,更主要的是自己窝藏仇虎的事情难以继续遮掩、这些年在焦家的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于是带着愤慨的情绪来说这段台词,其节奏相比之前任何一段都是紧凑的。由此可见,绕口令针对演员台词中所涉及到的轻、重、缓、急训练可谓大有裨益。

综上,绕口令训练对于表演专业的学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一名合格的演员决不会也不应该忽视绕口令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绕口令发音节奏
I’m a Little Teapot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YOUNG·节奏
绕口令绕绕绕
绕口令
绕口令
绕口令
Playing with h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