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社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的优化方法探讨

2021-01-02李玲君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成本法成本核算出版社

李玲君

(浙江省期刊总社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4)

出版社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实施财务管理,大多会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为主,提高自身的总体收益水平,为其稳定发展打好基础。结合当前的出版社实际经营情况来说,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需要以成本核算为核心,保障出版社在总体发展中的长久建设,为行业的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一、出版社出版成本的组成

出版社的出版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期间费用,在实施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从各个方面控制成本,防止产生资源浪费现象。

直接成本与出版社的经营性质存在较大的关联,其主要包括与出版物相关并且能够明确计入出版物价值的成本。在落实成本核算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内容购买成本、纸张成本及排版印刷成本等为主,确保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内容购买成本,顾名思义就是出版社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从著作者处购买版权内容需支付的稿费,还需要让专业人员对有关的内容进行审核,在审核的过程中也需要支付人工成本。出版社在出版刊物内容时一般需要以图书印刷为主,所以要购买纸张,并且在印刷的过程中也需要支付相应的成本。另外,还需要适当包装图书,做好排版设计工作,这些工作所花费的成本都需要纳入直接成本中。

间接成本大多难以从出版社经营的过程中直接观察,其主要隐含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需要对多个项目进行分摊。在出版刊物的过程中,出版社需要支付人员编辑费用等,这些成本费用是非专业人员不了解的费用内容。在申请政府项目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在项目经费下发之前预先垫付有关费用,在其获得发行出版许可证之后才会得到资金补助。

期间费用是出版社在出版图书过程中支付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这些费用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清晰地核算,也属于会计成本核算的常见费用。行政管理人员在实施出版社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类工资的组成,尤其是财务管理负责人需要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资费用进行计算,掌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摊销等形式。

二、出版行业成本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1.缺乏市场化能力

很多出版社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不符合新时期建设发展实际需求的情况,尤其是部分出版社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向企业化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出版社在转变成企业的过程中都缺乏市场化能力,达不到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多数出版社在长期的独立发展过程中对传统的成本核算理念和方式根深蒂固,缺乏先进的市场理念,导致其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所以部分出版社会擅自增加图书生产数量,还会将其成本转移到库存图书上,体现了出版社对于书刊成本核算缺乏认知的问题。出版行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之间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出版行业成本核算缺乏市场化能力的情况下,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降低自身的影响力,难以应对市场中激烈的竞争。

2.理念不先进

部分出版社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成本核算工作不到位,很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其难以达到实际的工作要求,所以需要转变成本核算理念,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步伐。实际上,很多出版社都存在成本核算理念滞后的问题。但是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对市场缺乏认知,仍旧习惯于传统理念开展相关工作,其虽然可以了解和接触多种成本核算项目,但是还是难以在新的理念支撑下对出版社的成本核算产生正确的认知。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于我国出版行业成本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在落实相关工作内容和形式时缺乏责任心,不利于企业的综合建设发展。

3.核算方式落后

任何工作的完善和优化都需要以正确的工作方法作为基础。在新时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出版社的成本核算方式已显落后,没有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从而给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采用传统的核算方法开展出版社成本核算工作时,部分管理人员会利用制造成本法计算其在经营管理中花费的成本资金,但是这种管理方法缺乏真实性,无法准确地反映出版社的经营状况。就选择图书主题工作而言,从敲定主题到上市一般需要半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更新书刊入库的情况,而在实际核算成本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容易忽略这个要点,导致最终的产品价值不高,难以改善出版社的盈利状况。

三、出版社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的优化方法

1.推行计划成本法

在优化出版社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形式时,可以推行计划成本法,其符合出版社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有效提高成本核算实效性,减少出版社在实际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在利用计划成本法的过程中,可以对不同规模的出版社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如果出版社的规模较大,则可以将大规模的图书划分为几个部分,尤其是能够对不同的图书项目种类清晰划分,降低成本核算难度,以计划成本法作为试点,全面提高成本核算实效性。对于小规模的出版社来说,则可以将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相互结合,进一步扩大业务量,尤其是可以对大规模的出版社工作经验进行借鉴,在业务不断拓展的过程中可以对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转换,达到新时期的出版行业发展需求。

2.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核算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的应用都非常广泛,出版社在落实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方法时,应该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为主,明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主要方向,避免其在建设发展中产生更多问题。目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应用效果逐渐增强,出版社在改善成本核算效果时,就需要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和水平,达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目的。基于此,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在出版社财务管理系统中引入会计记账软件,还可以利用成本核算自动化系统,实现科学的自动化会计管理,同时能够借助成本收益测算系统等现代化操作工具体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越发迅速地当今,出版社还可以考虑应用多样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形式,在自身的建设发展当中不断创新,改变当前的财务管理形式和方法,为出版社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3.加强战略成本认知

很多出版社对于当前自身的发展形势缺乏认知,基层工作人员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成本核算问题。要想优化出版社的财务管理,就需要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加强对战略成本的认知,明确其在实际发展中确立的目标,致力于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在加强对战略成本的认知时,成本核算人员需要结合出版社的实际发展状况确定成本核算管理目标,将出版社的设计和宣传整合起来,为企业的总体经营管理提供更大的优势。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理念,管理人员需要强化思想建设,对图书的市场定价进行分析,尤其需要明确特殊图书的市场发展形势,全面提高出版社的建设发展价值。针对学术含量较高并且能够体现较高科学价值的图书,很难作出统一的市场定价。在发行及出版这些图书时,就需要根据具体的价值合理定价,为成本核算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高人员专业素养

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在各个领域发展当中都尤为重要。出版社在以成本核算为核心,加强财务管理实效性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降低其在实践操作中产生问题的可能性。出版社在这个方面能够以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为主,让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工作能力,为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出版社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形势制定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培训计划,让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了解成本核算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密切联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及素养。另外,出版社还可以引进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做好招聘前的专业能力审查,优先选择工作经验丰富的应聘人员,同时也可以选择在专业学习方面能力比较突出的应届毕业生,打造高素质及专业能力强的出版社财务管理团队。

四、结语

目前,出版社在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改进这些问题时,需要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主,优化成本核算方法,体现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以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为基础,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出版社在建设发展中的经济水平。

猜你喜欢

成本法成本核算出版社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我等待……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与作用分析
浅谈变动成本法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