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探讨

2021-01-02彭勤勤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账款资金建筑

彭勤勤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一、前言

资金管理是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进行统筹管理的活动。资金管理对建筑企业的生产环节与经营环节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若资金管理不当就容易出现一系列连环问题,可能会影响企业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只有通过合理且有效的资金管理,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与效果,才能在面对出现的财务风险时化险为夷。因此,一个企业想要提升综合竞争力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长远发展,就需要对资金管理采取以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二、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过去五年里,我国建筑企业的数量从2016年的83017家增长为2020年的116716家;从总产值来看,2016年至2020年分别为193566.78亿元、213943.56亿元、225816.86亿元、248443.27亿元、263947.04亿元,通过计算增长率,2020年增长率为5年中最低,可见建筑行业形势还是较为严峻。本文选取建筑行业的J公司,对其资金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货币资金作为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组成部分,对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在2016—2020年期间,J公司货币资金与流动资产的占比分别为8.49%,11.07%,10.58%,17.27%,15.68%,表明J公司的货币资金持有量较少。而通过资产负债表可知,该公司流动负债却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因此在短期偿债能力与企业的商业信用方面存在隐患。下面对影响该公司的主要资金管理项目进行分析。

1.存货管理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资金占用水平低且周转速度快,流动性也越强。J公司2016-2020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93.57、89.72、106.86、176.80、335.84,这五年间存货周转率增长了接近2倍左右。说明公司在存货管理这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与改善,存货变现能力在增强的同时减少了公司的库存压力,也减少了库存本身对资金的占用,同时货物仓储等成本也会下降,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与利用。

2.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是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企业为扩大销售与盈利进行的投资行为,可以为企业增加收益。本文通过分析J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来体现其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2016~2020年J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76、1.52、1.37、1.17、1.14,该指标一直在降低说明公司的营运资金在应收账款的项目上有所停滞,企业坏账损失的风险加剧。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在2018年该公司花费大量资本和技术注入旗下互联网平台,公司投入大量资金、人力与物资建设该项目,投入过大造成公司后续年度回款压力加大,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增大。这必然会对企业资产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冲击,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无预先集中规划导致使用分散

建筑企业的项目工期都较长且时间跨度大,短为几个月长则几年,并且往往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开设的银行账户也是零零散散,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恰当的归纳整理就会导致企业账户混乱,造成资金不能集中管理,资金收支无法实施有效的监控,资金闲置或者周转缓慢,容易造成运行效率低下和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1]。

2.垫资施工,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较大

垫资施工是指建筑企业预先将工程款进行垫付,等工程项目结束后再进行偿付。近年来,因为垫资赶工期产生的工程事故和纠纷也越来越多,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垫资施工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2]。项目建设需要大量材料和机械设备,同时工人的工资需要按时支付,开工项目越多,就会造成应收款累计金额越来越大。随着账龄时间越来越长,占用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从表面上看,应收账款使企业利润增加,但是企业并不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增加了隐形财务风险。垫资施工是很多企业倒闭的罪魁祸首,因此,国务院在2019年下发了政府投资项目禁止垫资施工的文件,明确表示应在竣工验收合格后立即办理财务竣工结算。

3.资金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率仅为0.03%,信息化水平低的原因在于需要通过建筑工人共同配合实施才能实现信息技术的落地,但是建筑工人一般受教育程度偏低,老龄化也较为严重。除此之外,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比较粗放和原始,管理资金一般都是使用最简单的表格来进行汇总,再将表格进行传递,这样实际应用效果往往低于预期,不光耗时耗力,数据的准确性也大打折扣。有些企业表单不标准、不统一,变相地增加了额外工作负担。

四、加强建筑企业资金管控的措施

1.加强合同管理

一是企业需要重视合同签订的内容,在签订时双方应注重签订合同前的条例和制约内容的协商统一,要明确后续工程款的付款方式与时间;二是要提高合同管理和法律意识,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三是应加强违约赔款管理,这是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的关键。

2.拓宽融资渠道,转变融资方式

建筑企业应根据市场形势,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来拓展融资。向银行贷款是大多数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过分依赖于该融资方式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从而影响企业现金流。如今银行业都在收紧放贷业务,企业融资也越来越难,企业想要融资除了需要好的信用记录外,还要不断寻找新的融资途径来实现开源,避免各种原因导致资金链的中断。如果是大型建筑企业或者是上市公司,可以进行短期融资,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其次,可以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改善资产结构。比如,企业需要购买大型设备时,采用融资租赁就可以减少资金一次性投入的压力;售后回租也同样适用于建筑企业,资产不发生转移,可以正常使用,有利于增加流动现金[5]。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能有效降低建筑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缓解资金压力,减少财务费用支出,提高企业的效益[3]。在支付方式上,大宗材料可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支付;机械使用费则可采用银行的信用支付方式。付款期限尽量匹配合同收款期限,以减轻资金压力。

3.完善财务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需要对过去几年资金使用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其次,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参考同行业的数据和本企业的历年数据,对资金进行预测,合理安排资金来源。通过完善的财务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可以合理规划企业财务资金。比如,为短期闲置资金寻找合适的短期投资项目,降低资金成本;与其他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合理的成本共享资金等;根据以往的收入预测当前资金流入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借贷并降低成本。在实际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应结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按照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将计划进行细分。

4.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提高资金周转率

企业在赊销前就应该调查赊销对象财务经营状况与信用状况,把赊销单位分为好中坏三个等级,再根据不同等级给予不同授信额度和赊销比例。企业需要严格执行该制度,防止项目经理为了提高业绩而盲目赊销,同时建立担保制度。在应收账款快到期时,项目经理作为催收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应严格按照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如期履行收款权利,保证项目能按时、足额收回工程款。当应收账款已经到了收款期限,对方单位仍然迟迟不付款时,应及时进行沟通,若沟通不成就要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债款拖欠时间越长,能否收回就越存在不确定性,及时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权益。也可以采用现金折扣的方式来促使对方尽早还款,最大限度地减少坏账风险。另外,建筑企业还需对回款情况进行考核,要与相关责任人绩效考核挂钩,以保证催收工作落实到位[4]。

5.强化成本计算

建筑企业成本费用主要可以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这四个大类。在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应该对市场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对客户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归纳,从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客户信息数据库。除此之外,企业应在项目施工中对施工仪器、材料和人员的耗费增强成本核算,在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大成本核算管理力度;确保其可以满足建筑企业管理制度标准与战略目标。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单独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小组,由该小组成员构建成本预算方案并编制预算报表,这样就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6.加强监管力度,促进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

企业在管理资金时,要以授权审批和职责相分离为起点,适当地将权力进行下放,从而将企业徇私舞弊的可能性降低至最小。同时,还要建立监管团队,对资产进行定期清查。企业要合理应用财务管理系统和计算机技术,优化管理流程和模式,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

五、结语

一个企业的资金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合理配置资源,将企业目标、薄弱环节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劣势转换为优势,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的目标与价值。

猜你喜欢

账款资金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建筑的“芯”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