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究

2021-01-02李靓青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职校德育思政

李靓青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 214000)

0 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化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新媒体在互联网推动下也不断的映入人们的眼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班主任德育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这一行为的结果就是导致了职校部分学生道德品质不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不论是从国家宏观角度,还是站在公民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艺术和文化的发展都已经成为时代的紧要任务。教育开展的初衷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而德育是其中必不可缺的部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早在2009年就建立了德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这为构建工学结合相互联动的德育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媒体时代班主任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职业学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 新媒体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运用意义

1.1 新媒体有助于德育教育平台的拓展

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互联网等都是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新媒体可以结合多种新兴技术,使信息成为新媒体形态,超越地域、空间甚至文化的限制,大量迅速的将信息传播出去。职校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客体,思维较为活跃,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职业学校在开展职校学生德育教育时,可以借助各种网络工具,发挥新媒体的平台优势,构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载体,例如:学校思想教育主题网站、手机消息推送、职业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将德育教育内容借助多样化的平台传递给职校学生,拓宽德育教育平台。

1.2 新媒体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新媒体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信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例如:信息可以从电脑网络传至手机网络、传至数字电视网络等。这种传播形式一般称之为流媒体。流媒体可以辐射、渗透进入每一个微小的地域。基于此,职校学生一方面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载体,不受时空限制获取信息,也可以在相应的网站或平台中对国际局势、社会发展状况、新闻热点等进行实时关注。另外职业学校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便捷性,对德育教育进行及时更新,使德育教育覆盖面扩大,同时也可以提高职业学校可信度。

2 新媒体时代下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2.1 培养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德育理念意识

新媒体时代培养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德育理念意识是提高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策略。职业学生德育意识提高的前提是加强职业学校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现阶段,职业学校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许多班主任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思政教师主要负责的教育模块,其在德育教育中只担任着辅助作用,只是在日常教学中简单配合任课老师教学。另一方面,有些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不够充分,认为通过批评教育的方式就能够教育学生知错就改,专心于学习。这往往忽视了德育教学的核心理念,违背了德育教学的初衷。长此以往,也会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生的心理健康,阻碍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因此,德育教育的实施质量与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知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正确的德育观念能够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首先,学校要提高对班主任教师德育理念的培养和教育,定期开展德育教育讲座和培训,并加以考核。鼓励教师之间对德育教学的沟通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意识,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操守。其次,班主任要自觉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从思想到行动不断践行德育教学,重视德育教育对培养职业学校生的良好学习态度和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意义,做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德育教学践行者和推动者。

2.2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活动和学习中

提高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主要举措是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活动和学习之中,使得学生在德育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前德育教学的开展形式比较枯燥单一,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甚者,会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为此,职业学校班主任要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融入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结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学生易于接受和学习的德育活动,实现学生在玩与学中加深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运用新媒体观看革命题材电影、纪录片,树立居安思危、忆苦思甜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职业学校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设定德育教育相关主题的互动游戏。以扶老人过马路的角色扮演活动为例,班主任可以按照小组比赛的形式将学生分组进行相应人物的角色扮演,模拟搀扶老人过马路的场景。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并且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该活动的理解和反思。这个角色扮演活动不仅考察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队员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也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同时,班主任加以及时的德育教育渗透,加深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使得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意识。

2.3 引导班主任作学生德育教育的榜样

提高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引导班主任作学生德育教育的榜样。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二任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觉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时刻不忘自身坚守的职责以及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信念。而且,职业学校阶段的学生有着跟风、从众的心理特征,会经常模仿身边同学和老师的言行举止。比如,许多职业学校生私下经常会玩师生角色扮演的游戏效仿教师上课的一言一行。现阶段他们往往不具备自我判断行为好坏的能力,在效仿过程中经常会盲目的跟风,学习老师的错误行为。为此,教师要时刻约束自身行为,牢记吾日三省吾身的理念。同时,学校也可以营造德育教育互相交流氛围,积极倡导学生和教师以德育为行为风向,互相学习。这不仅仅能够拉近师生关系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锻炼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同时能够约束学生和班主任的不良言行,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监督教师言行督促其成为为学生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优秀教师。

2.4 以技术革新为基础,优化德育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因此,职业学校班主任要进行教育手段创新,探究适合学生学习德育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从而更好的完成教育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学习APP,在APP中发布相关视频,帮助学生课下理解相关知识,可以在APP中定期进行考核,及时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既要重视理论的学习,也不能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比重。可以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建立独特的思政教学体系。可以开展德育教育讲座,充分抓住思政时代性。可以对思政教育方法进行有效划分,保证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持续的展开。

2.5 营造健康积极的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时代下的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沉迷于社交,另一类则具有人际交往障碍。因此,职业学校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了解学生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QQ等已经成为各大职业学校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因此,职业学校要重视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要在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上占据主体地位,为学生树立文化权威。例如:职业学校可以与通讯公司加强合作,在校园内开办有特色的媒体互动平台,并对媒体互动平台进行绿色管理,实现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讲座,户外活动、思政教育选修课等内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思政教育学习等,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3 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职校学生可以多角度获取知识,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使得学生过早接受不用的知识,从而影响其思想观念的形成。学生的思想尚未完成形成,外界新鲜事物过多容易影响学生的德育观念以及日常生活。因此,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校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其德育教育是关键任务。因此,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如何提高学生职校学生的德育水平成为探索的首要任务。职校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职校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想要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最基本的途径是班主任德育工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职校学生可以通过多角度获取知识,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要做好积极的引导,尽量消除新媒体技术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身心与品德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职校德育思政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的职校我的梦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