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医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2021-01-02朱曼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医药仪器实验室

朱曼丽

(新疆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都与实验室密不可分,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实践技术能力和塑造研究生科研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产出等。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各项工作当中的主要环节,对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全国各医药类高校都面临着改革创新的新局面,这是机遇也是一个新的挑战,这一现实督促医药高校实验室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让经验与新技术的碰撞不断有创新,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正常运行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以期形成规范、安全和科学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医药类、生物类实验室安全问题是医药高校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常接触病原微生物、化学腐蚀性试剂及药品以及实验动物等危险源,具有较高危险性。关注安全问题并做好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后的人身伤害、公共财产损失等问题。因此,剖析医学、药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并建立有效实用的风险防护机制,找出安全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1 医药类高校实验室现状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需要多种大功率仪器同时运转,用电隐患比较大,一旦操作人员未遵循实验室管理,或未按规范使用仪器,将会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药学类实验室化学试剂使用频繁、实验室空间小、容纳率有限等问题,将导致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容易对操作人员以及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孙伟博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物安全培训欠缺和实验室建设不规范等方面。程灵通过药学实验室内部管理,总结出安全问题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意识淡薄和实验室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高校实验室的现状问题,综合我们医药类高校日常管理的分析,目前有些实验室因建设时间比较长,建筑标准不规范,布局不合理、水电线路规划不妥善等问题,经常造成实验室设备出现安全事故问题,比如设备老化、维修不到位,实验违规操作,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事故或人身伤害;还有些实验室虽更新了设备,但实验室空间有限,仪器设备间安全距离不足,也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十分重要,能够为高校科研实验人员提供安全环境及可靠保障。

2 实验室主要安全事故的类型

医药本科院校中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设立有科研实验室,室内仪器众多,有大型仪器和精密型仪器,在有限的空间内水电及中央空调线路较为复杂,科研人员流动性大,所以在高校实验室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水、电事故。实验室因建筑结构设计不科学,水电管线布局不合理,实验设施陈旧老化不更新。同时,科研人员在平时实验中缺乏对用水用电的安全意识,进入实验室管理培训不到位,实验人员往往湿手操作带电源插座的设备仪器,水电使用完后不及时关闭开关等,都容易造成水、电事故。

(2)有毒物质毒害事故。此类事故常发生于化学及生物化学类相关的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常接触易挥发、易吸入等有毒化学物质,安全护具佩戴不规范,不戴专用口罩,违反操作流程或未经培训自主进行操作从而造成有毒物质扩散,废气排放不及时等。实验室管理的不到位造成实验室有毒物品的随意摆放和散落外流,都可能造成严重的毒害事故。

(3)生物安全事故。生物实验中会使用细菌、病毒,及部分实验涉及放射性标记的物质,对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具有潜在威胁,样本不清楚来源、宿主以及消毒灭菌处理过程的如果处理不妥当,在实验室环境释放,就会对实验室内环境、人员以及社会更甚至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4)火灾、爆炸事故。在实验室中危险化学品种类多,使用率高,在实验中,如果易燃易爆化学品管控不严格,容易造成爆炸事故的发生。此外,若实验室内存有易燃物品或烘箱、电热炉等加热设备的高温房间,使用不当会造成火灾。实验室中使用的小型仪器如粉碎机,如果在使用中不注意通风,粉碎机使用时间长,使用后又不及时关闭电源,机器上粉碎的碎渣也会因为仪器温度过高而自燃。

3 医药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3.1 规范高校实验室标准、健全管理体制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 489-2008)是高校建设医学类、生物类实验室的标准,规范标准建设是保障医学类实验室安全的基础。同时根据实验室医药实验类型特点和运行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应急预案,依据危急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和自救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并将公共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促使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发挥安全管理作用。

3.2 完善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

当前,国家对于高校实验室设置投入都比较大,实验室设备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这同时也造成了管理上的难度。这需要各个高校不仅要对大型仪器安排专门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做到贵重仪器专人管理,大型仪器双人管理,还要定期落实维护维修检查,这样其中的安全措施才能够得到落实。此外对实验室的每一项大、小型设备都进行周期性的检修及维护,这样才能够保障设备完好和高效使用,才能更利于实验人员的使用。

3.3 开展医药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培训及实验室准入制

有一项针对高校病原微生物管理的研究中显示,近60%的高校没有设立专门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实验室准入原则,近80%的学生表示存在侥幸心理,未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医药高校实验室,应该严格执行的实验室准入,并进行课题开题以及安全培训考核,实验人员进入备注基本信息,管理老师专管专培。负责培训的管理老师,不仅要教会实验人员掌握大型仪器的标准操作和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同时也要培训在实验过程中废旧试剂以及生物垃圾的处理。对于实验室内潜在危险,应张贴警示贴,并设立专项安全培训。管理者定期组织进行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演练,并适时调整应急预案。

4 提升医药类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策

(1)强化安全教育,明确安全责任。为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以及明确的责任分工。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准入,安全培训、危化品存储使用、大型仪器使用登记及维护及岗位安全责任人制度,实验室卫生守则,生物垃圾废弃物处理规定以及应急处理办法等。同时,我们针对课题情况,还可以把课题负责人、研究成员纳入到安全安全管理之中,对其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评,明确导师责任。在制度健全的前提下,专业人员负责大型仪器、剧毒危化品、特殊仪器设备及生物垃圾废弃物的管理与监督,人员有管理责任有分工,才能维持严格可控有序安全的管理环境,从而杜绝发生安全事故。

(2)设置科学完整应急预案。根据实验室环境明确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做好安全物资储备和风险防控的预警设置。如出现危险,首先要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尽可能降低公共财产损失。应急预案中应明确个人分工,网格化管理,落实个人责任,只有这样在应对突发状况时才能安全、有序和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3)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完善风险防范。高校实验室要改善实验室硬件设施,改进危化品库房以促进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必须要安装消防灭火装置和设施,防火防爆装置以及监控设备,另外涉危实验室需要配备通风橱、喷淋装置、洗眼器、气瓶固定装器等。此外,在实验室发展过程中,水电和空调线路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保证水、电分离,根据电力要求给大型设备配置合适的配电箱。在医药类实验室中涉及微生物的实验室应配备消毒灭菌装置,同时,实验室要安装报警装置和摄像头,做到实现监督,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5 结语

医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还在于人的管理,对于实验室管理者需要持证上岗、专管专培,风险评估,整顿隐患从而防患于未然,而对于实验人员,进行准入考核,规范操作、熟练掌握危化试剂的使用及应急事故的处理,定期学习、考核和抽查,这样才能提高实验人员安全意识的水平。医药类高校实验室涉及微生物、生化、生物和药学等各类实验,实验室安全工作涉及的群体广、影响大,关系到高校事业的稳定发展,只有提高管理水平,把安全工作始终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营造和谐安全的科研实验室环境,同时保障高校事业的可持续稳定地发展。

猜你喜欢

医药仪器实验室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