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实践探索

2021-01-02陈森歆吴凤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健康目标

陈森歆 吴凤林

(广州航海学院 广东·广州 510725)

0 引言

高校是培养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摇篮,在这一阶段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也能够获得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健康成长,更好的融入未来的工作岗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挫折永远是不可避免和客观存在的,是否拥有良好面对挫折的能力和心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和发展来说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提道:“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中国应该把挫折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新时代学生各个阶段的教育中。现阶段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他们在以往顺利的人生当中没有经历过挫折,而在以后遇到挫折的过程当中,往往会不知道如何进行应对,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例如自残、自杀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处于学校与家庭单纯的两点一线的生活环境,自控能力、心理成熟度等相对有限。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面对一些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排解减轻压力,那么这对他们全面健康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1 大学生所遇到的几种常见挫折分析

1.1 面对新环境受挫

在进入到大学之后,学生面临着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家门,生活状态和学习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大学独立生活的过程当中,如何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掌握学习方法等,这些都会让他们产生忧虑,尤其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弱。很多大学生在大学之前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基本没做过家务活,大学的集体生活环境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没有了家人的百依百顺,需要独立思考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遇到一些适应性难题时,如果不能及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学生自身就会产生挫败感,出现孤独和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2 学习目标不合理

大学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也需要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依然停留在高中阶段,对如何自主学习的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迷茫,常常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进而影响自己的学习效果。在学习目标的设定上,往往比较简单,只是定个目标,没能全面地将实际中的各种因素考虑进去,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去认真思考目标是否合理,太低了即使完成也达不到要求,太高了难以实现,这样在学习过程当中容易失误,往往导致目标任务失败,引发一些不良情绪的产生。

1.3 人际关系紧张

在大学新的人际关系当中,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不一样,对周围事务的认知和态度也很难统一,比如洗澡,有的同学不管冬天还是夏天,天天都会洗,有的到了冬天一个月了也不洗。需要彼此之间互相适应,彼此宽容,才能相处融洽。而青春期的大学生都比较有个性,社会经历又比较少,常常因为一些生活上的小事计较,产生矛盾。尤其是女同学,个别宿舍关系闹得很僵,强烈要求换宿舍,可以了解详细的情况,基本都是生活上的小矛盾,积累多了就造成宿舍关系紧张。很多学生为了更好地获得他人的认可,更加渴望与他人进行交往,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缺乏足够的人际交流技巧和经验,导致在交往过程中出现沟通不畅甚至冲突等问题,也会引发人际关系紧张,进而产生一定的挫折感。

可以说,在大学阶段,学生们所面临的挫折是多方面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开展科学的挫折教育,这对于他们能否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和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2 挫折教育的实践思路探索

2.1 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对于学生来说,不同的挫折对于他们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是挫折本身也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特点,可以说是他们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所以教师在展开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尽力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认识到对于每个人来说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勇敢的直面挫折,将挫折作为自己成功和进步的阶梯,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才能更好的克服挫折。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挫折所产生的作用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是相对的,一方面会给学生带来打击产生痛苦和损失,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挫折当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只有正确地看待挫折,才能够更好地经受考验和磨练,让他们更加成熟,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2.2 树立合理的目标,做好目标管理

大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对于自身的情绪控制的能力往往不强,容易导致他们出现很多情绪上的问题,不能正确地看待和面对挫折。日常教育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让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合理的目标,做好目标管理。学会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大难题就分解成小问题,再将小目标分轻重缓急排序。在目标一个个完成后,往往可以让学生重新找回面对挫折的自信心。当学生自身出现不良情绪,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让他们能够直面问题,并结合实际来解决。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让学生逐步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批评的意识,能够理性地面对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

2.3 保持乐观心态,多换位思考,学会沟通

集体主义是目前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或毕业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都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矛盾或受到打击。在教导学生保持乐观心态去看待问题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个人与集体的荣辱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个人成绩或荣誉的获得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要强化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多换位思考,尽量抛开个人情绪,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在不断换位思考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情商和受挫能力,学会从根本去思考解决问题,就能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为今后工作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2.4 加强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综合的,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一个关键特征就是心理素质,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和不断创新。高校不仅要提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应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符合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学校应该提倡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普及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高校要根据国家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因材施教,以便在各个阶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2.5 对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干预,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所遇到的挫折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学校方面应该积极帮助学生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建立一支以学生心理健康为中心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积极与学生沟通、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疏解心理压力,消除它们的负面情绪,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身都会具有独特的自我保护机制,在遇到挫折时会自动地减轻焦虑和摆脱痛苦。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我们应该结合挫折教育的要求和特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干预和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在干预的过程当中,可以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适当的转移,让学生在遭受挫折之后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尽快走出负面情绪的影响。学校的老师可以针对学生所遇到的一些挫折案例与学生进行交流,并通过观看电影、体育锻炼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转移注意力。作为教师,要给学生积极的暗示,让学生能够在陷入焦虑情绪的同时,更好的从潜意识的层面上,积极地爱着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快的走出消极的情绪和状态。另外,在学生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对负面情绪进行宣泄,缓解心理压力,避免心理压力过大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2.6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通力合作

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一直是潜移默化的,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规划都受到家长的直接影响,家长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学校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向家长介绍毕业生就业相关信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相辅相成。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正确的就业方向,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让大学生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进入职场。

3 结语

总的来说,不同的大学生,在相同的情境下,在相同的挫折强度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在挫折中往往能承受的程度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状况不同,对挫折的评价和理解也不同,也因为他们对挫折的态度不同,对待挫折的行为和方法也不同。正面积极恰当的应对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承受挫折。高校在开展挫折教育当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认识自我,科学运用心理防御机制。中国应该高度重视挫折教育,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挫折使我更坚强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我们的目标
生活需要挫折
勇敢面对挫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