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抢占高端产品市场纪实
2021-01-02杨立文
杨立文 孙 凯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首钢京唐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波诡云谲的市场竞争,科学调整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抓产品定位,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与新品研发,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品种创新创效能力,想方设法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一大批高附加值产品纷纷亮相。在首钢技术研究院、首钢股份营销中心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1至8月份,首钢京唐高端领先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6%。其中,汽车镀锌O5板订单同比增长10%;锌铝镁订单同比翻了一番。成功开发连退1000兆帕级DH钢,980级别DP钢实现超高强订单零的突破;新产品认证累计完成106项……
一、创新的齿轮在这里从未停止转动
“要长久立足市场求得生存,要赢得更大利润,必须要紧紧牵住市场的‘牛鼻子’,研发和生产出附加值高、客户急需的产品!”在首钢京唐的一次会议上,首钢京唐的领导推心置腹、掷地有声地说道。
让创新释放更多新动能。首钢京唐把发展科技兴厂战略作为培育新增长点的重头戏来抓,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具体做法总结起来就是机制创新、增加科技投入、着力提升产品品质。
在首钢京唐,创新投入已经覆盖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科研平台建设等运营链上的所有环节。2019年4月,“首钢京唐技术中心”挂牌成立,首钢集团“一院多中心”技术创新体系变革拉开帷幕。从强化内部专业技术协同,到加强与高校、技术研究院等合作交流,再到加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首钢京唐科研平台日臻完善,各基层创新平台建设如火如荼,为首钢京唐创新驱动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钢京唐将产品创新融入生产经营的“血脉”,持续提高产品“含金量”。每月召开产销研运会和产品推进例会,举公司之力协调解决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问题。组织生产单位每月编制新产品开发方案,明确操作调整、质量指标等技术条件,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及特殊需求及时对生产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同时,他们还经常性地走访重要用户,掌握新产品特性第一手资料,进一步了解用户需求,促进产品改进升级。
2020年,首钢京唐热系产品在车轮、车桥、大梁、厢板领域推进新产品开发、强度升级,汽车用钢开发新牌号 8个,新用户7个;开展了800兆帕级车轮钢和500兆帕一体化车轮钢的开发;MCCR产线完成耐候钢、高强钢、中高碳钢和酸洗汽车、门板、制管等17个新品种开发……
冷系产品围绕镀锌外板、高强、新镀层产品,在整体制造能力提升以及渠道拓展上实现突破。超高强钢增加新成员,高强钢实现DH980首发,以宝马、长城为代表的高端客户的 增量及试制质量取得突破。……
中厚板产品助力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优化产品结构效果显著;中标中水大唐陆上风电、江苏海力三峡如东海洋风电等项目,风电钢市场占有率跻身行业前三;中标中石化新疆库车项目原油储罐用钢,此产品实现了首钢京唐“零”的突破……
“国内市场上根本就找不到生产0.11毫米薄规格钢带的正规的生产厂商,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们,不知道你们能否生产?”今年5月份的一天,首钢京唐制造部负责产品开发的龙佳明接到了广州某高端电子产品公司业务员打来的电话。“我们的1420毫米产线就是专门生产这个厚度产品的,没有任何问题。”龙佳明毫不犹豫地接下话茬。
“有了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龙佳明不是“拍脑门儿”做出的判断。首钢京唐的镀锡产线,设计规格最薄为0.12毫米且制造流程稳定;0.11毫米产品的合金成分与0.12毫米产品完全一致,轧制厚度仅差了0.01毫米,在严格控制设备功能精度的前提下,完全可以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国内市场上还没有相同规格产品,如果开发成功,无疑又为公司开辟了一片“蓝海”市场。
这家用户的产品主要用于5G基站、高频接收器、能源汽车的电池中枢平衡器的连接片等部位。无论是产品用途的特殊性,还是这种产品的表面性能的特殊性,此产品对首钢京唐制造能力绝对是一种考验与挑战。
“薄”和“光”是该产品的特点,也是生产的难点。产品薄至0.11毫米,仅相当于一张标准A4纸的厚度。首钢京唐组织制造部、技术中心和镀锡板事业部等相关单位密切协同配合,先后解决了微小夹杂物控制、组织性能精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同时,对该产品的全流程工艺设计、轧制工艺选择及配辊要求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在1420罩退产线,技术人员针对脱脂、退火、离线平整、重卷等环节研究制定了详细的生产控制措施。生产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全程现场跟踪,实时指导关键控制参数调整。他们通过优化焊接参数、调整退火炉钢卷码放顺序、优化辊系张力控制和轧制速度等措施,保证了带钢的焊接质量,避免了超薄规格产品生产时容易出现的粘接、跑偏、浪形、褶皱等问题。最终,成品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用户技术要求,各工序一次命中率100%,圆满完成了此项新产品订单生产任务。厂家的业务人员被首钢京唐的这种一心为用户的务实精神所感动。
二、坚守“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产品要占领市场,关键在于过硬的质量;好的产品,离不开制造过程中好的质量管控,这是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所在。
近年来,首钢京唐把质量理念落实到生产管理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为品牌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以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以SPC过程管理为抓手,设立钢后主流程363项控制点,覆盖40余条产线41个工序,动态掌握质量变异,及时识别、分析、解决问题点,减少异常波动,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坚持一贯制管理模式,实施缺陷分级管理,炼钢卷渣、翘皮,热轧边部细线,冷轧硌痕、锌灰锌渣等缺陷降幅达到10%;以产品质量缺陷攻关为中心,建立公司技术质量奖励体系,强化正向激励,实施滚动式“摘挂牌”解决问题机制,全工序产成品废次降率大幅降低。2020年1至8月份,首钢京唐生产带出品率比上年降低0.18%,其中热轧工序、中厚板工序带出品率创历史新低。
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再到用户,首钢京唐抓住关键控制环节,持续进行过程管理,实行产品研发、技术标准、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用户服务、异议处理为一体的管理方式,形成了从用户先期介入、质量设计、质量管控、物流跟踪、质量异议处理、持续改进、用户技术服务等业务的一贯制管理模式。同时,建立了一贯制管理、用户管理、过程管理、重点指标“四合一”对标体系。对各工序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梳理,对前三位的影响因素制定了153项攻关措施。加强运输时效管理和过程质量防护,严格落实标准运输周期要求,强化交货保障能力,重点客户整单合同兑现率超计划2.24%。积极引入“六西格玛”先进管理方法,以炼钢连铸、热轧精轧和冷轧镀锌工序为样板,利用六西格玛科学管理工具,建立完善“首钢京唐公司IATF16949标准运行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精细化过程控制管理。结合G8D质量改进和汽车行业五大工具的应用,加强质量持续改进的闭环管控。
高强酸洗线刚刚投产不久,由于调试时间短,生产时遇到了切边不良问题。这不但影响产线运行,而且还直接影响外销产品的质量。由于当时正处在疫情期间,外方设备厂家调试人员无法到场,问题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怎么办?“不能坐以待毙!”技术人员纷纷表示:咱们自己调试。一声令下,冷轧部、制造部、设备部的相关领导、技术人员,全都到位了。技术人员大胆尝试。区域作业长孙光中、王少飞带领大家在切边剪现场反复测试,记录技术数据,组织分析。重叠量是影响切边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精度要求要达到微米级。但由于外方前期调试不充分,高强酸洗的重叠量控制不稳定。重叠量是由精密的齿轮机构来控制,外方出于技术保密,拒绝提供详细图纸,现场无法精确分析参数的控制过程。于是,他们自己想办法,另辟蹊径。大家根据冷轧其他产线的剪子图纸,在现场一点点地测试、记录、分析,结合运动齿轮结构的间隙控制理论,他们最终得出结论:外方提供的齿轮箱间隙过大,导致重叠量在调整时不受控。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他们向外方提出现场打开齿轮箱检查,但是外方以不再负责为由,拒绝了要求,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又面临了新的困难。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孙抗、韩硕发挥专业特长,根据前期解析的控制程序逻辑,结合现场手动、自动时的运动控制曲线,反推齿轮箱的内部结构和控制方法,并以此制定验证方案。在之后的检修中,电气、机械、生产三方共同完成了结论验证,证明是齿轮箱的内在间隙高达0.5毫米。为了彻底根治这个问题,孙抗带领大家又连续奋战,在检修起车前想出了解决方案,通过修改程序,调整了齿轮箱的内在间隙。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的辛勤努力没有白费,最终解决了切边不良问题。
极薄镀锡板轧制稳定性及板形质量提升是保证镀锡产品质量的关键。首钢京唐通过系统开发在线双机架二次冷轧轧制工艺技术、平整机大轧制力下板形控制技术、双机架带钢表面粗糙度高精度控制与表面形貌控制技术,使镀锡板产品C翘高度控制在20毫米以内的比例由66%提高99.4%,并实现了0.14毫米以下DR8材在线二次冷轧的批量稳定生产,产品表面形貌质量达到“太平洋”、宝钢等企业的同等水平。
三、产品跟着用户走
国内一家知名饮料公司要将其一款畅销饮料用罐体减薄,为了保证罐体强度,需要将罐体由传统的“单缩颈”改为“三缩颈”,制罐难度成倍增加。首钢京唐了解到情况后,迅速抽调负责产品的技术骨干人员开展“三缩颈”饮料用钢专项攻关,并主动提出与该企业开展联合产品开发。经过双方三个月的紧张攻关,完全满足了制罐材料要求,为用户赢得这一重要产品的市场主动权体提供了有力支撑。首钢京唐出色的EVI服务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和信任,用户表示要长期与首钢京唐开展战略合作。
“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一直是首钢京唐秉承的服务理念。“我们要借助集团营销管理模式,加强协同与合作,实现用户服务无缝衔接、快速响应!”首钢京唐公司领导在每年的职代会上都会这样说。
首钢京唐完善从用户到用户的服务机制,建立起了质量工程师“产品开发+用户技术服务”一岗双责制度,通过对“重点用户+重点区域”的双重锁定,明确用户服务责任,确保及时精准服务。
在全面协同的组织架构下,首钢京唐在市场职能、销售职能、技术与研发职能、供应链职能等方面下功夫,依托产销一体化平台,迅速在全集团、全公司内外形成协同发力的局面。
——与客户的对接、产品研发、EVI服务等实行“点对点”。
——逐步进行统一的市场分析、市场规划,各部门共享市场信息。
——实施统一的客户战略。销售人员信息互通,建立专项工作小组,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客户使用满意度跟踪、客户加工流程优化、客户权重的分级,客户企业供应链体系无缝对接。
……
围绕宝马用超高强钢极限规格产品生产,首钢京唐高度重视,技术中心、制造部、冷轧作业部组织团队开展工艺攻关,制定了详细的生产方案,从合同梳理、生产准备、检修安排、参数控制、现场跟踪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冷轧作业部巫雪松、胡硕等人根据客户特殊镀层表面质量需求展开攻关,他们从试验中积累经验数据,对缺陷的宏观和微观表象进行分析,结合生产过程工况和工艺参数,确定了产生缺陷的关键因素,对炉内气氛进行了一系列优化,逐步固化工艺制度,确保了产线具备批量稳定的生产能力。首钢京唐超高强钢汽车板、特殊涂层汽车板实现向以宝马为代表的高端客户群批量供货。
以客户为焦点,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汽车板产品、家电专用产品、热轧产品、中厚板产品等分别根据客户服务、产品产量、质量需求等建立战略客户“即时”响应机制。汽车板产品实行“一人一户”的点对点式服务,将单一的“划块”式工作分配转变为以“重点用户+重点产品”的横向延伸,提高了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反应速度、整改效率也获得大幅提升。2019年以来,涂油不均、侧围外板等诸多瓶颈问题纷纷被攻克,首钢获得了宝马汽车“2019年最佳供应商”和上汽大众“2019年度最佳供应商入围奖”两个奖项。进入2020年,新用户“大金空调”、“富士康”顺利通过产品认证,并实现了批量供货。首钢京唐结合市场和用户需求,积极推广MCCR生产的高强大梁钢和集装箱板薄规格的开发应用实现新突破。4300毫米产线船板钢认证工作顺利完成,为公司船板拓展国际市场打开了更为广阔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