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融合新媒体新技术的实践探究
2021-01-02陈晓冶
陈晓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二马路小学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和学科之间的融合让各个学科课程在质量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质量,让学生获得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要利用好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本文就新媒体和新技术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展开分析研究,希望能够给一线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一些启发。
一、借助二维码构建新型的学科课程模式
在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受到了重视和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师要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团队协作、社会情绪还有其他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出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优势,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1]。比如,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了网上查阅资料、浏览网页及发微博等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借助二维码生成器这样的新手段让学生为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来制作二维码的资料卡。教师带领学生在平时的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了解各种花草树木的名字,对于不认识的花草树木进行拍照记录。然后浏览网站,查阅资料,收集这些花草树木相关的资料,然后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微信软文。接着借助二维码生成器可以制作每一种花草树木的二维码资料卡,然后可以把二维码悬挂在学校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这些信息,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借助新媒体把原本枯燥的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借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是信息技术下的产物,目前已经逐渐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教师和学生一致的青睐。微课短小精悍,可以把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微课借助网络可以分享给学生,这样也就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该积极发挥出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首先,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通过微课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件,学生借助微课件可以提前学习,也可以用家中的电脑对照微课的内容完成一些自主操作,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提升课前预习的效果,也就确保了学生课堂学习听课的时候更具针对性[2]。比如,学习关于word软件的时候,针对该软件中一些功能分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微课进行提前的了解和学习。此外,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比如一些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抽象,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理解吸收,这时候教师不妨穿插微课资料让学生观看,以减少课堂的枯燥性,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可以把微课资料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可以借助教师分享的资料完成复习,对知识进行巩固。毕竟学生存在差异性,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当堂课的知识,这时候如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复习资源,往往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复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借助网络打造线上学习平台
网络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除了教师开展线下学习方式,也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构建一个线上学习平台,可以在教学中融入Scartch软件工具,让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编程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和计算素养。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可以进行学习,也可以在网络中和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知识的交流和讨论,这样的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思维的发展,也能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和新技术涌现出来,并纷纷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把握好这门科学的特点,努力将新媒体和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新技术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辅助,全面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