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从纸面走向现实——论“劳动+实践”在中职学校劳动教育中的重要性
2021-01-02谭莉莎
谭莉莎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1120)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纲要》提出了,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
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学校中有教育无劳动和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同时存在。《指导纲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具体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解决有教育无劳动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的具体指导,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切实解决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与普教有所不同,在解决劳动与教育共存的情况下,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1]。
而如何让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从纸面走向现实,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体现出来,就需要借助劳动教育的各种实践平台和活动,让劳动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这就体现了“劳动+实践”的重要性。
二、“劳动+实践”育人体系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职业岗位,建构“劳动+实践”育人体系,学校应以搭建“劳动+实践”育人平台为依托,以培育“劳动+实践”育人品牌为突破,汇聚校内外劳动实践资源,创新实践活动形式,提升实践育人水平,实现生活技能、岗位技能与劳动实践融合。
(一)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强化实践育人
1.分类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搭建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平台,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搭建生产劳动教育平台,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搭建服务性劳动教育平台,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2]。
2.打造品牌实践活动平台
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劳模演讲厅、工匠演艺场、技能文化节、双创空间等精品展示实践活动平台,推进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结合,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3.开拓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建设“重点就业单位引导目录”,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参与实习实践活动。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建设数量充足的农场实践基地、社区公共实践基地、企业生产实践基地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少于30个,将学校打造成为普通教育职业体验基地不少于2个。发挥平台功效,提升实践育人效果[3]。
(二)组织劳动教育活动,丰富实践育人
1.学校常态化实践活动
学校是劳动教育的最好场所和关键地点,重在对学生劳动规律的把握和劳动技能的形成。学校通过日常劳动教育的耳提面命、悉心指导,让学生从探究生存技能的掌握,进而拥有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值周值日、学生会、行为习惯养成、军训、体质报告测试、运动会等。
2.家校协同实践活动
家庭是基础性与原生性的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地点,重在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启蒙和劳动习惯的养成。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从小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学校与家长协同,开展家务劳动展示、生活技能比拼、家庭劳动日等实践活动[4]。
3.文化引领实践活动
通过社会各个渠道的多种资源,宣传劳模人物、大国工匠,弘扬劳动精神、劳动美德,培养爱心意识、参与意识,逐步改变或消除社会对劳动的偏见,进而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学校与企业、社区协同,开展四大主题活动、劳模工匠进校园、专题沙龙讲座、分享会等。有效实现“智贵劳贱”“劳动惩戒”向“崇尚劳动光荣”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5]。
4.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广泛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敬老爱老、爱少助残、校园文明、赛事服务、网络文明等专项品牌活动,形成一批常态长效、规范运行、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和项目。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积极开展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每年开展“学雷锋”公益植树、科技进社区、重阳节敬老、扶贫帮困、“冬日针爱,暖溢寒冬”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
(三)构建普职融通方案,创新实践育人
实施普职融通,建立职业学校开放日制度。吸引中小学、幼儿到校开展职业启蒙、职业体验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办学资源,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打造出一批与行业岗位高度对接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认知职业、培养职业意识,潜移默化地将“职业”的概念融入学生头脑[6]。
三、“劳动+实践”运行保障机制
劳动教育意义重大,各地和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上,切实予以加强。
(一)推进实践活动评价保障
建构评价体系的劳动素养评价办法。积极推进将实践活动学分纳入学生个人档案,评价报告为社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具有规范性、公信力的科学参考依据,形成学生、学校、社会的有效连接[7]。
(二)加强育人主体工作保障
加强实践育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实践研修、考察调研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劳动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把教师指导开展实践育人工作计入工作量,鼓励专业教师和校友等社会力量参与实践育人工作。
(三)强化育人客体配套保障
相关部门要充分结合工作实际,为劳动实践育人提供必要支持和资源保障,完善有关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在经费、场地、后勤等方面为劳动实践育人提供保障,把劳动实践育人建设经费纳入人才培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