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视角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课程项目化探索
2021-01-02谭舒月
谭舒月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重庆 408100)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项目化背景
随着世界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对增多,但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部分学生却呈现就业不对口的现象。一方面是传统思维观念形成的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渠道的认知局限,使部分同学在就业时对旅游行业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专业实践技能与社会需求不对等的现象,校企合作的程度还不充分。究其原因,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职业教育日益重视的今天,课程项目化建设已然成为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促进多元化办学格局,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同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校课程建设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一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而旅游管理课程项目化建设是联动校企产教融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建设本科一流课程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转型建设及专业课程项目化研究相对不足。探索多方主体参与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项目化建设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课程教学体系的变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对基于社会需求和行业市场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因而,在此类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能起到有效对接市场需求的作用,在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现实环境下,课程项目化教学能有力跟上旅游经济及社会经济变化的步伐,从而为旅游企业及相关组织人才培育提供新途径,为地方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相关人才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实践项目化教学中直接服务于地方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基于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项目化构建
基于社会需求的课程项目化构建需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结合旅游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的需求调研,对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进行层层修订。依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岗位职能,结合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下进行课程目标的解析,形成各门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设置,以此进行课程大纲的修订和设置,形成各专业课程的项目模块化教学的基石。
一是课程体系的阶梯型构建。在进行专业课程项目化建设之前,需要厘清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阶段性培养、层次性提升。课程体系的阶梯型构建旨在从大一到大四针对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创新创业实践进行学期的阶梯型构建,面向不同学期进行课程设置,使同学们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技能的逐步演进,同时,在具体的各类等级证书、资格证书、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获得步步提升[1]。
二是课程内容的项目化设置。在当前整个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的内容框架中,存在部分课程框架交叉重复的现象,例如旅游市场在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等诸多旅游管理课程中都是其中的章节知识,诸如此类现象不少。因此,仅基于一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可能会形成能力培养的局限和教学资源的浪费。通过课程群项目化建设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降低教学内容重复率、同时节约教学成本。首先,对课程进行基础整合,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核心,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相应整合,例如将《旅游文化学》与《旅游美学》整合为《旅游文化与美学》,将《旅游资源学》与《旅游地理学》整合为《旅游资源与地理学》,将《智慧旅游》与《旅游电子商务》整合为《智慧旅游与电子商务》,以此对应各项素质能力培养,有助于更清晰地进行课程的项目化设置。其次,围绕不同学期阶梯型的培养目标和社会旅游人才的需求,将课程类型相同、技能要求相似的课程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建设,如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的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模拟规划》等大三年级的规划课程进行课程群项目化建设,依托当地知名旅游企业,形成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共同培育学生对旅游地的经营管理、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实践能力。
三、多方参与的教学实践过程设计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注意课程内容知识的项目模块化设置和基于能力培养的任务性引领,充分运用实际案例、情景模拟、企业现场教学等方式穿插于课程理论知识教学,基本达到一个小节配套一个具体项目案例学习。例如,结合地方需求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小的情境项目训练,如龚滩古镇的地方感、小南海的主题形象、阿依河景区的旅游商品开发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性要求,结合学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多方意见,充分利用产学研政多维度平台整合资源,对实践课程进行实战性项目设置,例如联合地方知名旅游企业,依托场景优势,打造一些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可以分为短期和中长期。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有助于企业人才的对口培育,同时有助于校企合作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2]。
四、课程项目化建设支撑体系
旅游管理课程项目化建设的成效需要强有力的支撑体系,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课程考核的变革等方面建设,才能有效促进课程的项目化实施。
一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当前环境下,对旅游管理学生的培养由普通理论型人才已向具备综合素养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转变。基于社会需求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撑。首先需要具备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达到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够有效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同时需要一定的企业管理人才作为行业导师充实队伍。
二是校企协同育人深度合作。在课程项目化建设中,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程项目化实施的效果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具体模式有一定要求,是否形成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企业在面向学生培育的各个环节能否深度参与,也是影响课程项目化实施的重要因素。要真正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需实行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四方共识和互动,达到四方互利互惠,才能真正做到符合社会需求[3]。
三是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变革。打破只注重期末考核的传统评价方式,根据每门课程的性质相对提高平时的过程性考核占比。例如《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从原来的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改为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在考核内容上,进一步细化平时的过程性考核,除了理论知识点的作业考核,通过学生在情景项目中的参与、讨论、分析,案例调研过程的态度、调研技能、团队协作、案例展示,在实践演练环节的策划分析、报告分享、成果展示等多方面进行学生的平时过程性考核。此外,期末考核方式除了对知识的结构性考核,需加强对案例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考核。在评价形式上,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企业评价构建多维度评价机制,以期达到科学合理的评价要求。
五、结束语
旅游管理专业项目化教学体系尚需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尤其是教学内容的整合、课程项目化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环节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细化与具体分析。以及针对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进行监测,如何进行量化,是本文研究中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继续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以期制定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检测、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