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文学写作
——以阅读教学激发初中生写作积极性的探究与实践
2021-01-02黄爱娥
黄爱娥
(福建省厦门市云顶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7)
一、初中生写作现状及主要成因
在中学语文课堂里,让大部分学生畏难的莫过于作文课。许多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绞尽脑汁、七拼八凑。造成这种写作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教师的不足,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体验的不足,以及学生作文失败的消极作用,也有阅读的不足。现就阅读的不足展开探究。首先,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传统语文教学观的指导思想是“文以载道”,语文教学注重课文分析、讲解,也就是强调对文章的主旨、结构层次、写作特色等进行分析,却忽视了文章的写作技术、写作过程的学习,学生因此学不到相应的写作经验和技术。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分离,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其次,学生阅读积累的不足。阅读对作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许多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多数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至于课内,课文的阅读有限且效率低下,学生也就不能吸纳这些精品的文章图式、结构图样、语言感觉等作文经验,最终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以阅读教学激发初中生写作积极性的探究与实践
日常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对课文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重要语句内涵、文章特色等,往往忽视了文章的写作技术、写作过程的分析。这就造成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分离,势必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赖瑞云主张“由表达范式入手,就是把读、写统一起来,并实现读写互动的好方法”。
为此,我努力探索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
(一)其一:储言
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大多是文质精美的经典之作。正如《写作心理学》中所提到“在语文读写结合中,阅读的课文对写作来说是一种语言范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教材中优美典范的语言,以备写作时化用或者模仿,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归类整理,有利于记忆与运用。如:
1.写景类。《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其他篇目:《济南的冬天》《地下森林断想》《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
2.哲理类。《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托物言志)(其他篇目:《走一步,再走一步》《谈生命》《敬业与乐业》《陋室铭》《爱莲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3.写人类。《信客》——“风尘苦旅、满脸戚容、满纸幽怨、破碎和焦灼的心……”(语言质朴而典雅、警譬而畅达)(其他篇目:《背影》《台阶》《孔乙己》《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老王》《范进中举》《香菱学诗》等)
(二)其二:储情
于漪则认为,“精品的阅读迁移既可着眼于语言形式、写作技巧,又可着眼于义理精神。”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优秀人物的事迹进行分类整理,充实写作的材料库,从而解决学生没东西写的难题,最终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在教学中,我注意对范文中的内容进行点拨,为学生写作开发“源流”。例如,在教授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刘禹锡的《陋室铭》等课文时,我让学生积累有关道德修养的历史人物、感人事迹及名言佳句,这样学生写以道德修养为内容的作文就有了素材。通过阅读教学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有极大的作用。现将对初中教材分类整理的情况罗列如下:
1.爱国情怀。《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精神。《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强烈报国情怀。《破阵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的爱国情怀让人动容。这是一场激战。一旦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这一切不过都成了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无望,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怎不让人长叹不已?
2.乡情与童年记忆。《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总是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情趣,体会到诗意,在小小的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春酒》:琦君用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通过记叙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道出了自己对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念。《社戏》:鲁迅先生通过写“我”童年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生活经历,道出了对平桥村淳朴民风的向往和对童年幸福往事的眷恋。《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牛汉先生对童年往事的独特的情感可见一斑。
3.美好情操。《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章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质、品格,寄托了作者对高洁、正直、庄重等美好品德的肯定和追求,也反映了作者厌弃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以及对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的追求。《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指出,既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又要实践“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才能做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三)其三:储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从品析的角度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特色,这样做,学生没有学到相应的写作技术,对学生的写作帮助并不大。因此,我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时,注意教会学生学习、运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做到“学以致用”。如,《孔乙己》《范进中举》中,传神的动作描写是作品的重要特色。因此,我在讲解时,结合学生描写人物时缺乏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的动词的情况,启发学生认真体会准确运用动词的妙处,再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单项训练。如写《第一次包水饺》《妈妈的早晨》等文章时,要求学生注意动词的使用。此外,结合具体的作品特色,还可指导学生吸纳、运用插叙、制造悬念、环境烘托等表现手法。这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现将教材中可借鉴的写作技法归纳整理的实例展示如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抓住特点有层次地写景状物;2.《爸爸的花儿落了》:插叙手法的巧妙应用;3.《口技》:正面衬托和侧面衬托的应用;4.《月亮上的足迹》:行文材料的取舍;5.《智取生辰纲》:双线结构的妙用;6.《孔乙己》:独特视角和白描手法。
潘新和认为,“阅读不单是为了写作,不都要体现在作品中,但是,阅读总是在为言说、为写作做准备,是在给言语生命蓄积资源和能源,总是在改变、建构着主体。”可见,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真正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激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走出“作文难”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