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1-01-02马嘉钰

课外语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素养

马嘉钰

(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甘肃 临夏 731701)

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不仅需要关注各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其中小组合作就是一种普遍受到师生欢迎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的学习方式,其主要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形式组织学生围绕某个具体内容或话题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种形式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很好地体现着新课标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工作,尤其是近些年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应用体会和思考,分别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进行了分析,这既是对之前工作的反思总结,也希望能进一步改善自身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以更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符合新课标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及实践能力等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为此新课标中也特别强调应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教学目标,以实现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人才后备军,理应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上述素养,而单纯的知识传授是很难实现这一目的的,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及时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创新和实践,选择有助于实现上述素养培养目标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而通过日常观察和实践证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学生上述素养的培养有着显著的优势,理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地尝试和推行。

(二)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围绕某个内容展开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且同时伴随着成员及小组间的竞争监督,由此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在体会收获喜悦的同时,也在融洽着彼此间的感情和关系,这有助于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同伴互助的更好效果;另一方面,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各个成员的参与,这种参与包括口耳手目脑等方方面面的参与,换言之,合作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聆听、书面表达、观察和思考总结的过程,这是一个表达自我和肯定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尊重他人和欣赏彼此的过程。概括来说,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作为母语的教学,初中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如较之于其他学科,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和社会层面对语文学科都普遍比较重视,且伴随着近些年来新高考改革中对阅读能力的特别注重和考查,语文学科更是被重视;除此外,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交流中都离不开母语,这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创设了丰富的语境,营造着浓厚的氛围,便利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但与此同时就笔者所在地区情况而言,我们也发现如下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即兴演讲更是薄弱;作文水平不理想,表现如选材缺乏新意、内容缺少感情融入等;对部分题材的教材内容学习态度不积极,效果不理想,如在古诗文、文言文新授课、复习课过程中学生普遍兴趣不浓厚;对文章的阐释和理解模式化趋同化,个性化的体验和思考不足……上述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解决方案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如小组合作较为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更大胆地展示富有个性的自己,也可以借此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伴间的合作、分享、竞争,又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等;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参与,又有利于教师走近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上述这些因素的改善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由此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同样是学生,如课前的各项预习准备、课时的探究思考、课后的总结反思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而学生也正是在这种参与和体验过程中内化着教材知识,也重新地建构着自我、感受着成功的喜悦。

(二)正确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和不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恰恰相反,教师正确及时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的保证和关键,尤其是对初中孩子而言,这种引导更是必要。但这种引导也绝不是语文教师的大包大揽。具体来说,教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尝试发挥作用:一是建立在对学生语文学情了解基础上的小组建设。因个性爱好、认知、接受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表现肯定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在组建语文学习小组时,应尽可能合理地将不同语文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组合,注重学习水平高中低的搭配,以便于实现小组间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和提高的目的。二是注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内容的分配。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分解,有助于各小组的探讨更具有针对性,实现有的放矢的效果,加之后期各小组间的展示、交流和质疑,利于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进行必要的点拨和启发。在小组间成员进行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聆听学生的讨论、观察学生的行动,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促成学生意见或者思想的深化。总的来说,小组合作对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术,更需具备不错的教学艺术,并努力实现二者间的有效融合。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是师生关系的融洽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表现,建立在师生尊重信任和平等友好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安排、组织和管理,减少课堂中因维持纪律等问题耗费宝贵的课时和精力;二是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轻松自然的状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解决中,而不需因过多的顾虑或担心教师的态度或言行影响其自由地思考;三是从长远来看,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更加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对于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有诸多积极作用,但也不能笼统地认为其适用于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换言之,应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变通运用。如面对学生理解困难的文言文时,我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可侧重于让学生就各自对文言文中疑惑之处进行分析探究,在释疑纠错过程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面对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现代文时,则应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得,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进行展示;而在复习课时,则侧重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发现各自知识的盲点,并让理解较为深刻的学生就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进行少量必要的点拨即可。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大胆地尝试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根据具体学情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灵活的变通,尽最大可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坚实的语文学科基础。

猜你喜欢

新课标初中语文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