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校办企业改制难点分析

2021-01-02李锦强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校方产权经营者

李锦强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清华、北大等学校以教科研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校办企业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校办企业的发展明显跟不上现行的经济运行机制,暴露出产权不清、校企不分、经营规模小等问题。本文结合一线工作实践,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依托现代企业制度对校办企业改制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归纳出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现代企业制度股权结构划分

校办企业改制工作中,股权划分是最敏感的问题。依据现代企业制度,可供企业股权结构调整的思路有:

1.股权平均化

所有职工持有股权,以股权平均化为最大特点,为典型的股份合作制改制的模式。这样改制后的校办企业,实际上,是企业经营者与员工共同掌握企业经营所有权,以购买校办企业的净资产产权获得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权。

2.经营者控绝对大股

经营者控绝对大股,掌握企业股权的控股能力,其他职工则以控股为辅的股权结构。该种改制模式,突出了经营者的控股能力,体现的是“能人经济”的概念,经营者这一能人将充当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者,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此,经营者至少控股50%以上。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经营者的激励。

3.经营者控相对大股

经营者控相对大股,占50%以下的大股权。而其他股东,分散持股。但是,联合起来,则对经营者能形成较强的制约作用。就此,经营者要承担较其他股东更大的经营风险,当然也要获得更大比例的收益。由此,确定初始股权结构的基础上,对划分企业股权结构的动态调整上,也要完全体现出风险承担、收益获得的调整机制,以助于建立健全现代校办企业的激励机制。

4.多元产权的股份化模式

多元产权的股份模式,引进50%以上外资股份,其余股份为剩余股东占有。在这里,其他股东可为经营者,可为员工。理论上讲,该股份合作企业的运营,需要专门的治理机构治理,以促进公司有效运营。在这里,外资股份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得到完善,企业的剩余创造价值与剩余控制直接协调一致。

三、校办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的实质

现代企业经营收益率高低,除了要处理好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外,在企业内部滤清产权状态也重要。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什么样的产权状态往往就决定着什么样的企业收益率。

在产权机制并不统一的环境中,不同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市场主体即企业的不同行为,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收益。企业若没有追求利润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也就无从谈起有效率的生产和资源配置。所以说,只有把单一的高校资产的剩余收益权转向那些实际控制企业的资产使用人,使掌握着企业剩余权的人成为企业的剩余索取者,这样的改制校办企业才有发展的生机和希望。

四、传统校办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弊端

传统高校校办企业的经营管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有诸多类似。存在的一些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不清

就以往校办企业性质来看,学校是其唯一的出资者,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法人资格。而校方作为资产所有方,对校办企业经营权时有干预,导致校企自主经营能力偏弱,一旦出现经营不善或抵押担保问题,校方又将陷入连带责任的危险境地。

2.校企不分

由于校办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划分不清,导致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往往都在以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校办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校办企业受学校的干预,而干着与企业经营管理不相干的事。尤其是物资调拨多被无偿征用。此外,就薪资关系来看,不少校办企业执行高校工资制度,劳动关系挂靠高校,按事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企业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经营业绩。

3.经营规模小

传统的校办企业,多为高校出资直接办理。或者,也有些为高校内部的二级学院出资创办。这些创办的校企,往往缺乏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督,导致难以形成健全的管理机制。此外,个别校办企业条块分割,结构雷同,布局小,甚至出现求多不求精的局面,企业经营门类相似。在上述情况下,校办企业的发展必然面临盲目性。

五、校办企业改制面临的难点

1.关系重组难

由于产权不明确,校企关系重组势必难度大。主要体现在:校方无形资产投入多,繁杂而导致产权划分不清。校方投资时,资金投入不实,给关系划分带来困难。

2.资金注入单一

校企结构单一,投资主体单一,不少除了高校之外没有其他。由此,校企的发展,多数靠自身的积累,资本积累缓慢是必然的。考虑到上述的产权不明晰,校企之间的收益划分也很困难。加上,不少校方随意确定上缴指标,导致些许年下来毫无积累。另外,高校自身属财政拨款单位,不具备投资能力,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上述种种,必然导致资金注入单一,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3.人员调整难

校企改制后,不少面临关停的可能,这就涉及人事调整的关系,劳动关系如何解决成为问题。

六、依托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校办企业改制的对策

1.关停利小、亏损企业,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企业

校办企业是高校科研、教学实验、人才培训的主阵地,是推进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成果孵化器。尤其在当前产能结构大调整背景下,高校对校办企业必须要跟进结构调整做出改制。原则上,抓大放小、抓高放低,有选择地关停那些产能效益低的企业。个别薄利、亏损的小微企业,可直接向社会抛售。而校办企业的遴选,应重点向有厚实学科基础、学科优势的科技型企业靠拢,那些目前经济效益尚好的传统企业也可以考虑关停。这样就能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竞争力的学科,以最终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2.明晰校办企业产权,做好存量资产的分割

依托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校办企业改制。最重要的一步是:明晰校办企业产权,做好校办企业现有资产的评估和验收,为校办企业走向市场创造条件。

在现有资产核算过程中,针对有形资产的评估,务必要严格尊崇市场价格而定。同时,对那些丧失使用价值的设备、器械,应做好清理、报废。针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则应交付法律授权的权威部门执行,以避免资产评估人为干预。

资产评估后,由法定验资机构对校办企业估价资产组织验收、确认,以评估资产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相符性,为资产获益人综合考量理想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差距。

待验收、确认后,由法定验资机构出具证书,将其作为企业各方联营的法律依据。同时,依此为凭证,为后期各收益方共担风险、处理亏损、清偿债务等提供参考。

实际上,企业产权明晰过程中,存量资产的分割始终是个大头。对此,以期追溯最初校办企业投资来源、结构,并以此为依据来分割存量资产明显是不现实的。因为相对效益好的校办企业,在后期的壮大发展过程中,最初的投资各方都期望能获得较多份额的收益,甚至甩掉学校这一方。而相对效益差的校办企业,更愿意将问题推给校方,希望学校解决所有遗留问题。由此,存量资产的分割,务必要协调好校方、企业、员工间的利益关系,以解决利益纠纷而造成的校企改制不畅。

3.根据企业实力及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

改制后的校办企业,以何种组织形式存在,则完全需依靠企业经营实力和状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发展前景大,市场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校办企业,可尝试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存在。而多数中小企业,可选择营运规则更简单,转接手续更便捷,组织结构更灵活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这两种改制形式的存在,能帮助校办企业建立其与股权划分明晰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同时也大大拓宽企业经营的资金来源。另外,如果员工财力允许,而且愿意的话,针对那些小型的校办企业完全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式,以盘活校办企业的经营权。

4.妥善处理好职工分流问题,解决好改制后人员生活难题

随校办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推进,校方必须要处理好原单位职工的去留问题,以免影响到校办企业改制工作的推进。原单位愿意继续从业改制后校办企业岗位的,可直接办理离校从业手续,不再享受学校事业编制的福利待遇。原岗位想返校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工龄在30年以上,男55周岁、女50周岁的人员,可酌情准允在校办办理退休手续,享受事业编制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工龄不满30年,又不想继续从业校办改制企业的,可允许其回校竞聘上岗或者由校方人才交流中心为其重新安排工作。原则上,必须要服从学校分配,否则不予安排。

猜你喜欢

校方产权经营者
《经营者》征稿启事
合理的调校方可挖掘最大潜能 Sony(索尼)VPL-VW768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经营者集中申报若干问题探析
产权
计算营业额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压机——精明采石场经营者的不二选择
“小产权”为什么“小”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