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推拿治疗颈肩综合征
2021-01-02齐智勇汪芳俊
齐智勇 汪芳俊
颈肩综合征多因长期伏案工作、坐姿不良等原因造成颈椎退行性改变、颈肩部肌肉痉挛,直接或间接地压迫、刺激颈部神经和血管而引起颈肩部甚至臂肘部肌肉或筋膜等软组织急、慢性损伤,临床表现为颈部和肩背部疼痛、酸胀、乏力甚至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由于同时具有颈部和肩部的不适症状,易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及前斜角肌综合征混淆。颈肩综合征归属中医“项痹”“项肩痛”“项筋急”等范畴,多因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闭阻不通所致[1],常因感受风寒湿邪诱发,风寒首先侵袭主一身之表的太阳经[2],风则伤卫,寒则伤荣,风寒客之,则荣卫不通,气血凝滞,引起颈肩综合征。西医治疗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而颈肩综合征是推拿科常见疾病,笔者临床使用循太阳经推拿治疗颈肩综合征,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1 理论基础
太阳主表,统摄营卫,人体外感风寒湿邪首先影响太阳经,正邪相争,营卫失调,《素问》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背强”,“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伤寒论》指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可见颈肩疼痛是太阳经证主要证候之一,太阳经感受外邪,气血凝滞,经脉痹阻,故而拘急疼痛,活动受限。十二经脉中太阳经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灵枢》记载手太阳小肠经受外邪侵袭后的主要病症是颈肩部疼痛,颈部左右转动受限,“(颈)不可以顾,肩似拔”。“手太阳之筋……其病……绕肩胛引颈而痛”;同样,《灵枢》记载:“足太阳之筋,其病……脊反折,项筋脊,肩不举。”即足太阳膀胱经感受外邪后可出现颈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3]。由于手足太阳经在颈肩部的循行都经过斜方肌,所以当外邪侵袭太阳经时,最先累及位于项背部最浅层的斜方肌,从现代医学理论上来说,长期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比如长时间伏案、坐姿不良是引起颈肩部软组织损伤而导致颈肩综合征的重要原因[4]。从解剖上来看,斜方肌覆盖了颈肩背部,主要功能是参与颈部屈伸和左右转动,颈椎因姿势不当造成过度牵拉,可引起斜方肌损伤和肌筋膜炎,导致颈肩部疼痛。
2 论治原则
2.1 辨经施治 由于外邪侵袭手足太阳经都会导致颈肩部疼痛,但手足太阳经病变所表现出的症状不一致,这时就需要辨经施治,选择病变经络对症治疗。《灵枢》指出:“项痛,不可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由此可见,当出现颈不可以顾,即不能左右转动之症时,是手太阳小肠经病变,当从手太阳入手治疗;而当颈项痛不可以俯仰,即前后活动受限时,是足太阳膀胱经病变所造成,当治疗足太阳经[5]。其次由于两条经络循行路线不同,所反映出来的痛点部位也不相同,痛点基本都在经络循行路线上,所以推拿治疗颈肩综合征时,可以根据具体症状和压痛点所在经络来确定病变经络,并选取该经的穴位施治。
2.2 合理取穴 手太阳小肠经在颈肩部的循行线路是经脉沿上臂后侧上肩端,绕肩胛后交于肩上。当小肠经出现病变时,经络循行所经过的颈椎、肩胛骨、肩端、上臂后侧等部位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疼痛甚至活动受限[6]。治疗原则是舒筋活血,通络止痛,取穴以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为主,主穴:肩中俞、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后溪;局部配穴:华佗夹脊,肩井;辨证配穴:风寒重者加风府、风池。肩中俞位于颈肩交界处,常因颈椎的长期活动而受累,形成劳损点,在此穴位触诊常可有条索状或颗粒状硬结。当先用按揉或弹拨等手法,再用小鱼际擦法[7],可以松解硬结,疏通经络,通则不痛。《针灸大成》中记载肩中俞主治“颈痛,肩痛引项不得回顾”;曲垣在肩胛骨边缘,天宗、秉风都在肩胛骨上,均为临床常见压痛点。在按揉肩部臑俞和肩贞两穴的同时,往各个方向活动患侧肩关节,可以达到运行气血、滑利关节的功效;后溪位于第5 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为远道取穴。《针灸大成》记载后溪主治“头项强不得回顾”,作为治疗头项强痛活动受限的重要腧穴。按摩后溪穴有较强的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治疗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等病症。另外,后溪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又有“小督脉”之称。颈项部亦为督脉循行部位,按揉后溪穴可以通调督脉和手足阳经经气,提高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足太阳膀胱经直行分支从巅顶进入脑部,再下行至后颈部,沿着肩膀内侧继续下行,推拿治疗原则是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取穴以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为主,主穴:天柱、大杼、风门、肺俞、肩井、阿是穴。配穴:局部可配华佗夹脊,血瘀者配膈俞。天柱为“足太阳脉气所发”,可以祛风散寒,治疗颈项强痛,拇指向外上方风池方向点按,以酸胀为度,风池穴为风邪入中流注之处,具有祛风和宣畅经气的功效[8],主治颈项部疾病,此手法类似针刺里的透刺手法,两个功效类似的穴位同时刺激可以增强疗效;大杼,为手足太阳经之交会穴,八会穴之一的骨会,常用于治疗颈椎病等脊柱相关疾病,《针灸甲乙经》中记载“颈项痛不可以俯仰……大杼主之”;风门、肺俞驱散风寒,《针灸大成》认为风门主“伤寒头项强”,大杼、风门、肺俞在一条直线上,可以单个穴位指腹按揉,也可以用鱼际三个穴位一起揉,还可以使用擦法,擦法可使局部皮肤表面有温热感,具有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肩井穴是医治颈肩疾病的常用穴,《神应经》:“肩背酸疼治风门,肩井中渚支沟焚。”拿肩井具有疏风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既是推拿肩颈部的常用手势,也常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阿是穴即局部压痛的阳性反应点,是病灶之所在,不通则痛,通过推拿手法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状况,通络止痛。
3 病案举隅
患者,女,39 岁,颈肩部不适1 周。1 周前因办公室空调温度太低感颈肩部疼痛,颈椎向左侧转动受限,右肩关节疼痛,夜晚睡觉痛醒,舌淡苔白,脉浮。查体:颈部肌肉僵硬,肩中俞和曲垣两穴处有压痛,手诊可触及颗粒状硬结,右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臑俞穴处疼痛,诊断:颈肩综合征。治以温经通络,行气止痛,取穴:风池、肩中俞、曲垣、肩井、天宗、臑俞、后溪,以上诸穴均为右侧取穴,先用一指禅推法沿着经络循行由颈部到手指推手太阳小肠经,风池往内上方按揉疏散风寒,肩中俞、曲垣用弹拨手法松解筋结,按揉臑俞时配合患肩的被动活动,掐揉后溪时嘱患者做颈部主动活动,其余穴位用一指禅推法,以拿肩井结束手法。然后在肩中俞、肩井、曲垣、天宗、臑俞等穴位处拔火罐,留罐10min,经治疗后颈部疼痛减轻,往左转动略受限,右肩关节外展上举疼痛消失,隔日复诊,推拿手法同前,不拔火罐,治疗后颈肩部恢复正常。
按:该例患者症见颈肩部酸痛,颈部转动受限,右肩关节外展上举困难,是一例典型的颈肩综合征,肩中俞、曲垣、臑俞均有压痛,三穴均在手太阳小肠经上,因风寒侵袭手太阳小肠经引起。推拿取穴以小肠经经穴为主,肩中俞、曲垣、肩井、天宗、臑俞均为局部取穴,其中肩中俞、曲垣、臑俞触诊有条索状硬结,推拿可以舒经活络,松解硬结,配伍风池穴,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拔火罐可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