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棠苗族银饰功能变迁及原因分析
2021-01-02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凯里 556011)
一、凯棠苗族银饰种类概况
在全国的苗族聚居区中,黔东南地区的银饰数量最多种类最为丰富,其中尤以革一式、黄平式、施洞式、西江式、大塘式服饰的盛装银饰配件最多[1]154。凯棠苗族的银饰造型属于革一式。革一式的银饰做工精致美观,种类繁多,主要有头饰、颈饰、胸饰、手饰、银衣及其他银饰等几大类,其中尤以头饰和胸、颈饰最为丰富。凯棠苗族妇女的头饰主要有银冠、银帽、银插花、银角、银耳柱;胸、颈部的银饰丰富多样,主要有卷花项圈、圆圈项圈、轮圈、扁圈[1]162、银链。佩戴时,妇女们将这些项圈一起重重叠叠,将颈部淹没[1]162。如果盛装银饰全套佩戴的话,重达300多两[1]154。
在日常生活中,凯棠苗族女性不会轻易穿戴盛装银饰,只有在重大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或结婚嫁女场合才会穿戴盛装银饰。盛装银饰的穿戴复杂且耗时,妇女们穿戴这套盛装银饰之后,头会被银帽勒得很紧,头不能轻易地前后左右摇动,手部只能垂直放置不能弯曲。虽然佩戴和展示银饰的整个过程充满着艰辛与挑战,但却很难从妇女们的脸上看到艰难和痛苦的表情,妇女们表现出来的是全然的陶醉与自信。当佩戴银饰的妇女队伍行走舞动时悦耳和谐的银铃之声大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让人禁不住驻足观望。
二、银饰功能的变迁表现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凯棠苗族银饰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迁,有的功能仍然延续,有的功能得到加强,有的功能却逐渐淡化。
(一)示美功能加强
苗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民族,也是一个特别爱美的民族。为了向外界、向他人充分展示自己的美丽,苗族妇女们穷尽一生使用各种方式装饰自己,于是才有了苗族璀璨夺目的服饰文化和银饰文化,当然,凯棠苗族也不例外。苗族银饰造型丰富,式样多姿多彩,纹饰华美,寓意美好,很能展现妇女们的柔美和圣洁。那些戴上盛装银饰的姑娘们,成为人群中最为光灿耀眼的目光焦点。因此,父母们不辞辛劳地打女儿一出生就开始为女儿制备成套银饰,这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幸福。如今银饰的这种装饰功能随着凯棠苗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得到更大的强化,这可以从苗族妇女的头、颈、胸、手腕等部位佩戴的银饰数量的增多,式样愈加丰富和纹样愈加多元化体现出来。银饰展示美丽这一传统的社会功能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得到充分地突出和加强。
(二)显富功能淡化
凯棠地区传统以来没有银矿资源,银饰制作所需的银子要靠购买和交换才能获得。再加上白银本身就是贵金属,占有数量越大,就越能充分显示家庭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银子打造的苗族银饰自然而然地被给予了重要的显示富有的功能。苗族妇女们以佩戴银饰“多、大、繁、重”为美为富[2]48。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凯棠地区,地主家的女儿所佩戴的银饰最多最为齐全,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地主家的女儿有银冠,富农家的女儿佩戴的银饰较多但没有纯银打造的银冠,贫农家的女儿所拥有的银饰少之又少,往往只有几件简单的银饰而已。①通过走访凯棠村、火香村、南江村、龙塘村的18位老年妇女得此信息。凯棠苗族普遍将银饰的多寡当作家庭经济富裕程度的象征。直到现在,这种传统看法仍然明显地存在着。每逢盛大的民族节日,那些能够佩戴全套盛装银饰的姑娘,会受到大家的羡慕和关注,这样的羡慕和关注不仅使得佩戴银饰的姑娘本身骄傲和喜悦,也会使得姑娘的父母及家人感到无比的光荣,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人家才是有钱有吃有穿的好人家。正是由于银饰的显富功能的延续,苗族银饰发展至今,形体越来越大,种类愈来愈多,佩戴时不避烦琐沉重。
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锌白铜”(白铜镀银,也叫“德银”“苗银”)配饰传入凯棠地区②2017年8月走访凯棠村新街的两家银饰加工门面店主、养小村干果寨的两个银匠得到此信息。,逐渐挤占纯银成为苗族银饰的主要原材料。白铜镀银的佩饰(尤其是电镀的白铜配饰)粗略看上去和银饰差不多,它有与纯银饰大体相近的装饰效果,且价格低廉得多[2]44。一套盛装的锌白铜银饰只需几千块钱就可以购买齐全,而纯银的盛装配饰价格昂贵,仅仅一顶纯银冠要价都在3万-5万元左右,整套纯银配饰的价格远远高于白铜配饰的几十甚至上百倍,普通人家很少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承担如此大的开销。③2017年8月走访凯棠新街、旁海地区银饰售卖市场的调查获得。正是基于以上原因锌白铜银饰很快流传开来。锌白铜银饰会因氧化作用而变色,但只要用银水煮,又像纯银一样亮晃晃的了。④访谈对象:顾××,凯棠新街银匠,38岁,男,苗族,凯棠镇养小村人。访谈时间:2018年7月20日。访谈地点:顾××的银匠店。在节日当中,姑娘们佩戴的整套盛装银饰中也许只有一两件银饰是纯银制成的,绝大多数的银饰是用价格低廉的锌白铜制成。由于锌白铜银饰具有和纯银饰相当的装饰效果,因此在凯棠地区并不强调一定要戴纯银的银饰,戴锌白铜银饰也不会遭到他人的非议。从此,佩戴银饰不再是稀罕事,银饰不再是富裕家庭独有的专利,锌白铜银饰的加入冲淡了银饰的显富功能。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银饰显富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消失。正是由于这一传统社会功能的延续和变化,才使得凯棠地区的传统银饰工艺出现了延续和变异的现象。所谓“延续”——指少数银匠在加工银饰,另外一些既加工白铜佩饰也加工银饰,由此银饰加工技艺得以延续[2]45。所谓“变异”——指从银饰工艺分化而来的白铜工艺。由于锌白铜银饰价格低廉,不是稀罕产品,银匠一般不会费太多心思对它精雕细作,尤其是制作大宗的锌白铜银饰时,工匠们往往将工序分解进行流水线生产,从而导致银饰加工技术变粗糙,其包含的艺术水平降低[2]45。
(三)社会身份标识功能模糊
凯棠苗族有早婚的习俗,妇女往往十七八岁就成家生子了,为了区分已婚和未婚,苗族社区要求妇女们从服饰和银饰上有所区别。按照传统惯例,只有未婚姑娘才能够佩戴盛装的银冠和扁平雕龙坠银铃围披,且未婚姑娘们的银饰更为丰富和多样;已婚妇女佩戴的是钉有泡花的银帽,通常不戴银铃围披,佩戴的银饰从数量和式样上都比未婚姑娘少得多。①通过2009-2017年的“吃新节”节日的前后观察、与羊报寨、羊别寨的年轻媳妇的访谈中获知。正是有了这样的银饰佩戴规则,苗族社区的人们就能轻易判断谁是未婚谁是已婚。银饰标识社会身份的传统功能一直延续至今,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放,银饰佩戴的规矩没有被严格遵循,如银冠和银铃围披也可以由年纪不大的约为20岁左右的年轻媳妇佩戴;四五十岁的妇女也可以佩戴扁圈,扁圈不再是未婚姑娘的专利配饰。由此可见,银饰作为社会身份标识的功能逐渐模糊。
(四)定情信物功能消失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凯棠地区,如果某位姑娘中意某位小伙的话,往往会把自己身上的一件银饰送给对方,如,项圈、耳环等。小伙子接收到这样的礼物,且欣然接受,就表示双方两情相悦愿意互定终身了②全国人民大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贵州、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调查资料之三·贵州省清水江流域部份地区苗族的婚姻》,1958:32.。当然,如果女方要求男方退回自己赠送的银饰物件或者男方主动退还女方的银饰物件,那就表示双方的爱情已经结束,解除恋爱关系。不过把银饰作为定情信物的传统在现在的凯棠地区已经很难找到,男女之间定情信物多元化,有赠送金钱、服饰、手机等不用形式的定情信物,银饰已然失去了传统的定情信物的功能。
(五)祈福辟邪功能发生变异
凯棠苗族先民们很早就发现了如果人的身体欠佳,所佩戴银饰的颜色会由白变灰,甚至变黑,因此可以通过银子颜色的变化来判断人的身体状况。有时候皮肤上有伤口,找不到药消炎,立即把银贴着伤口,可以防止伤口感染。③访谈对象:杨××,女,苗族,41岁,羊报寨媳妇。访谈时间:2017年6月5日。访谈地点:杨××家。虽然勤劳的苗族人民发现了银的消毒保健作用,但他们却从其固有的“万物有灵”的巫文化心理出发,认为疾病是由于鬼怪作祟引起的,银能够治疗某些疾病被认为是银具有了驱邪驱鬼的神力,银成为一种避邪的器物。因此,在凯棠地区,佩戴银耳环、银手镯不仅仅是妇女的专利,有些男性也佩戴此类银饰物件,他们佩戴银饰不是为了装饰自己,而是为了达到驱邪、吉祥平安、健康长寿的目的。
随着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普及和深入,人们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凯棠苗族逐渐抛弃对银饰的巫文化崇拜,不再更多地关注银饰辟邪的功能,但是,银饰的祈福功能始终没有改变,那些寓意吉祥的纹饰图案——“二龙抢宝”花卉图、罗汉浮雕等——仍然被银匠们用纹饰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些寓意吉祥的团充分表达了凯棠苗族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愿望的祈盼。
三、银饰功能变迁的原因分析
凯棠苗族银饰的功能之所以发生以上变化,究其原因主要与凯棠人的银饰佩戴习俗和其他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一)佩戴习俗
凯棠苗族,尤其是妇女,几乎没有不戴银饰的时候。日常生活中,银手镯、银耳环是最为普遍的银饰物件。在赶集、走亲戚、观看斗牛比赛是,妇女们会佩戴2-5件银饰搭配着亚盛装和百褶裙,即除了手镯、耳环以外,还佩戴轻便的银帽、“8”字形银链、轮圈项圈、卷花项圈。在丧葬场合,死者的家人和奔丧的客人,不管是长辈已婚女性还是小辈已婚女性都要佩戴镶有银泡的银帽、耳环、“8”字形银链、圆圈项圈或卷花项圈、手镯。而在以下两种场合,妇女们会佩戴全套盛装银饰:
第一种情况是婚嫁场合。在新娘回门时,接新娘和送新娘的两组人中的未婚姑娘、已婚妇女都会佩戴整齐的盛装银饰。盛装银饰种类复杂,多达20 多件。未婚姑娘们头戴牛角大银冠、耳环、数量不等的卷花项圈、轮圈项圈、“8”字形银链、“花朵”形银链、各式数量不等的手镯和亮晃晃的有声有色的银衣;已婚妇女佩戴的银饰类型与未婚姑娘佩戴的银饰类型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头上戴着的是银帽而非银冠,其他几乎相同。在凯棠苗族的婚礼上,新娘必须佩戴盛装银饰和穿盛装服饰,新娘如若不是这样装扮,就会被人们认为其家境不好,遭到非议和轻视。
第二种情况是重大的民族节日场合。凯棠地区隆重的民族节日主要是阴历六月的吃新节和阴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吃新节和重阳节都有重大的节日游行活动,在游行活动中,那些只穿苗装、没有佩戴全套盛装银饰的妇女只能在队伍的后面行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是那些穿戴盛装银饰的女性,穿便装的大多数只能当观众了。游行活动是一次积极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家互相较劲,比谁穿的苗装漂亮,比谁佩戴的银饰最多最美最齐全。浩浩荡荡的佩戴银饰的游行队伍一路载歌载舞,银光闪闪,银铃叮当,场面非常壮观和令人震撼。吃新节、重阳节有另外两项重要活动就是苗歌歌唱比赛和文艺表演比赛,尤其是苗歌比赛,担任评委的苗族妇女和参赛的选手都自觉地穿着整齐的盛装银饰,大家一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苗歌演绎得原滋原味和极具原生态。
正是由于以上的银饰佩戴习俗,使得凯棠苗族传统的银饰工艺没有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被淘汰,反而呈现兴盛的状态,银饰需求量有增无减。尤其是锌白铜银饰的加入和普及,形成了以锌白铜银饰为主、纯银饰为辅的佩戴局面。这对凯棠苗族地区的银饰加工技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出现了银饰加工技艺的延续和变异并存的情况。
(二)其他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1.凯棠苗族经济实力的提高。凯棠人对银饰的传统审美观是“以大为美,以多为贵”。但是银饰的获得首先得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撑。由于凯棠苗族生活普遍贫穷,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能够拥有一两件银饰就算不错的了。不过改革开放后,凯棠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做生意,赚的钱越来越多,人们拥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来购买银饰配件,再加上锌白铜银饰的价格不高又有与纯银银饰相当的审美效果,因此,人们可以比较轻易添置银饰。可以说,没有凯棠经济的发展,没有当地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没有更多的人佩戴银饰(或锌白铜银饰),银饰的需求量自然不会增加,从而不会促进当地银饰加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2.政府的重视和旅游活动的刺激。凯棠镇是著名的芦笙之乡,但是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到21 世纪初,该地区的民族节日和芦笙活动逐渐减少和淡化。凯棠青壮年人更多选择外出打工、做生意,而不愿意在家务农。不过2000 年以来,随着凯棠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增强,也随着政府有意识地把凯棠的重大民族节日作为吸引外来旅游人员的亮点,传统的某些文化元素受到人们的重新重视,其中服饰和银饰由于能够充分体现凯棠本地的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它们受到的关注度最大。每一年重大民族节日来临之时,在外打工或做生意的凯棠人都会抽时间回来参加节日庆典,当然节日的盛装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极大地刺激了苗族群众的盛装银饰的消费,再加上锌白铜银饰配饰价格,一般农民家庭都可以购买,于是银饰加工市场得到蓬勃的发展。
3.社会生活环境改变。新中国成立前的凯棠是一个地处深山、交通闭塞的苗族地区,进出凯棠没有公路,唯有步行才能到达外界。出外凯棠的人一般都只是去做桐油或鸦片生意的,其他人则很少走出凯棠。不过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凯棠苗族地区的交通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每一个村子都通了水泥马路,且进出凯棠也有公路和客车,这为凯棠苗族(包括银匠)包括凯棠银匠越来越多地与外界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利。当地银匠在满足本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审美情趣和保留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银饰造型的基础和前提下,开始尝试把苗族其他支系或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凯棠苗族银饰的加工中,对银饰的局部、细节进行创新,如加入汉字或汉族图案等,部分地改变了传统。
四、结语
由于银饰是凯棠苗族必不可少的装饰物件,作为一种还在继续的生活方式,银饰的地位仍然突出。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银饰加工工艺不会失传,它依然有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土壤。通过银饰加工这一谋生技艺,银匠们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他们不用出门务工、做生意也照样可以养家糊口和安心照顾家人。
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银饰传承繁荣景象下面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地方:目前凯棠苗族地区从事银饰加工技艺的人数不多,且多为文化程度不高的中年艺人,他们并不主张和鼓励自己的子女继承衣钵,传承银饰技艺。此外,年轻人不愿意固守祖辈的土地,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期望有一天衣锦还乡,他们对本民族的银饰加工技艺逐渐失去兴趣和学习热情,这必然出现传承的断裂,随着掌握此项技艺的艺人的逝去,银饰加工技艺会出现消亡的可能。除此以外,当地政府并没有针对银匠实行优惠鼓励扶持的政策,因此,银饰加工技艺的传承存在着极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