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体牙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021-01-01叶绿芳罗湧彬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8期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焦虑心理护理

叶绿芳 罗湧彬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来源于2019年 1月至2021年 1月佛山市口腔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9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3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焦虑程度,评估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和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评分降低(P <0.05),且观察组 NRS 评分和 MDA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4.44%,与对照组81.82%相比,明显更高(P <0.05)。两组干预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5)评分降低(P <0.05),观察组 OHIP-5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 <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减轻牙体牙髓病疼痛和焦虑程度,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心理护理;焦虑;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8-0141-02

牙体牙髓病是口腔科高发疾病,微生物感染细菌是主要致病因素,患病后通常伴自发、阵发性疼痛,夜间或牙齿咬合时疼痛加剧,对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受疼痛影响,患者易出现焦虑情绪,且部分患者对口腔治疗有恐惧心理,会进一步加重患者不良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对牙体牙髓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缓解疼痛,纠正不良心理情绪及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因护理内容单一,故作用有限,护理效果不甚理想。心理护理是利用心理学及其技术积极影响患者心理活动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干预方法,现在临床应用较广[1]。本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中,并对患者焦虑情绪、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观察,以客观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在牙体牙髓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病例,病例来源为2019年 1月至2021年 1月佛山市口腔医院收治的69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21~63(41.38±6.40)岁;患牙位置有前牙9例,磨牙24例;疾病类型:龋齿16例,慢性牙髓炎7例,急性牙髓炎10例。观察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9~64(41.25±6.32)岁;患牙位置有前牙12例,磨牙24例;疾病类型有龋齿18例,慢性牙髓炎10例,急性牙髓炎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患牙位置、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口腔科学(第8版)》[2]中牙体牙髓病诊断标准;(2)入组前7 d 无抗焦虑、抗炎、镇痛药治疗史;(3)首次发病;(4)患者自愿参与,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组织性疾病;(2)存在精神异常;(3)有语言障碍患者;(4)牙周炎、根尖周炎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其内容包括接诊患者时保持态度良好,确保接诊环境整洁、安静,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等。针对患者病情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包括病因、治疗方案、配合要点以及注意事項等。加强沟通,鼓励患者,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内容如下。(1)强化沟通,建立相互信任护患关系,减轻其心理压力;掌握患者当下心理状态,并告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让其做好心理准备,并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心态。(2)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当患者出现疼痛或不适感,可采取精神放松法、言语安慰、手握减压球以及播放轻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因疼痛出现的焦虑情绪,保证治疗顺利进行。(3)根据患者对疼痛耐受性以及心理特点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情感化、规范化、生活化护理干预,即根据其焦虑程度分别予以语言安慰、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等,逐渐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选取以往成功案例举例,消除患者顾虑。(4)鼓励患者家属积极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经济上的担忧,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拥有良好心态。

1.3 观察指标

(1)疼痛和焦虑程度。参照疼痛数字量表(NRS)[3]评估疼痛程度,用0~10数字表示疼痛程度,让患者根据自己疼痛程度选择相应数字,数字越大疼痛越剧烈。参照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4]评估焦虑程度,量表共含4个问题,每个问题按轻松、不安、紧张、焦虑或害怕、身体不舒服或出汗计1、2、3、4、5分,将各问题之和作为MDAS 总分,总分20分, MDAS 评分≥11分则表明存在牙科焦虑症状。(2)依从性。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口程度、四肢姿态、治疗器械入口反应以及眼神评估,每项用1分、2分评估,总分8分,完全依从为评分≤4分;依从为评分5~6分;不依从为评分7~8分。依从率= 完全依从率+依从率。(3)参照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5)[5]评估生活质量,量表包括5个条目,每个条目按一点也不、轻微、中等、较严重、非常严重计0、1、2、3、4分,分值范围为0~20分,分值越高则提示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 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率(%)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s)描述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当 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疼痛和焦虑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 NRS 评分和 MD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 NRS 评分和 MDAS评分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RS 评分和 MD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4.44%,与对照组81.82%比较,明显更高(P<0.05),见表2。

2.3 两组OHIP-5评分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OHIP-5评分为(13.86±3.39)分,观察组 OHIP-5评分为(13.79±3.30)分,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t=0.087, P =0.9310),观察组干预后 OHIP-5评分为(5.15±1.05)分,与对照组(8.61±1.58)分相比,明显降低(t=10.797,P =0.000)。

3讨论

牙体牙髓炎作为常见口腔疾病,其常见类型包括牙龋病、慢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等。该症发病过程中通常伴有剧烈疼痛,加上部分患者对牙科诊疗存在恐惧心理,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研究表明[6],负面情绪会增强个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影响个体对诊疗操作的配合度,增加治疗难度,并影响治疗效果。近几年,随着人们医疗保健意识增强,患者越来越重视就诊感受及治疗舒适度。如何减轻牙体牙髓炎负面情绪,减轻疼痛程度对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是口腔医学工作者研究热点。

常规护理干预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并减轻疼痛程度,但其护理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难以达到预期护理目标。因此,积极探寻一种更为有效护理方案尤为必要,心理护理是利用心理学理论及技能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以此消除潜在心理问题,尽可能减少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对疾病诊治及改善预后均积极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自身疾病及社会环境因素改变是造成焦虑的直接原因,而脑神经递质发生异常改变,使患者出现颤抖、心肌、易激动等焦虑症状才是其根本原因[7]。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利用科学、合理心理支持技术,提高患者心理应激水平,缓解和消除焦虑情绪,增强治疗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NRS 评分和 MD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与脉搏、体温、呼吸、血压被认为是人体五大生命体征,而如何减轻疼痛程度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疼痛和未知恐惧是造成口腔科患者焦虑的主要因素,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程度与预发性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呈正相关[8]。本研究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进一步降低患者NRS 评分及 MDAS评分,牙体牙髓炎患者疼痛和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分析原因是心理护理能够充分获取患者信任,缓解其心理压力,通过精神放松、言语安慰和播放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江炜[9]等研究证实,音乐能刺激患者大脑皮层,并削弱其对外界的刺激感觉,降低疼痛阈值,使患者保持轻松愉快情感,从而缓解焦虑情绪。通过选取成功案例举例可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及耐受程度进行心理干预,可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能够以平稳心态面对疾病。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结果与魏波[10]等结论基本相符,且观察组干预后OHIP-5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提示心理护理能使牙髓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得到提高,分析原因是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减少不必要的担忧,稳定情绪,提高依从性;采取科学、合理、全面心理干预措施,能确保护理干预效果,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改善,疼痛程度减轻,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牙体牙髓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焦虑情绪,提高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芳萍,张珑. 急性牙髓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1):50-52.

[2]张志愿,俞光岩. 口腔科学[M].第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8.

[3]陳杰,吴晓英,战颖,等. 中文版成人疼痛行为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28-33.

[4]崔庆赢,陈思宇,付帅,等.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拔牙患者牙科焦虑症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8,36(3):314-318.

[5]吕灏,何福明.5条目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0,38(2):145-148.

[6]王荣,龙艳华,姚兰. 护理干预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8):142-145.

[7]何志兰,蔡保兰,曾剑慧. 心理护理联合耳穴压豆缓解透析早期病人焦虑情绪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27):3443-3444.

[8]王蕾,杜衍晓,肖言栋,等. 术前健康教育对急性牙髓炎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6,5(11):1363.

[9]江炜,江申,李继东,等. 音乐辅助疗法对急性牙髓炎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5):958-960.

[10]魏波,刘博,陈少真,等. 优化护理对牙髓炎患者临床效果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944-2946.

(收稿日期:2021-04-23)

猜你喜欢

牙体牙髓病焦虑心理护理
探究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多次法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研究
牙体牙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研讨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