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栓塞患者护理工作中施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01王晓宇王磊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肺栓塞肺功能护理干预

王晓宇 王磊

[摘要]目的:观察在肺栓塞临床护理中施以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肺栓塞患者98例,观察对象选择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因临床护理方法差异性开展分组,49例患者施以护理干预,以上患者归入实验组,49例患者施以传统护理,以上患者归入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因护理方法差异性,护理效果也有所区别,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优化显著,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患者心率降低显著,呼吸频率降低显著,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提升显著,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肺栓塞临床护理中施以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建议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肺栓塞;肺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221-02

肺栓塞特点为高死亡率、高误诊率、发病急、多并发症、高复发率,因此,在对患者实施积极治疗的过程中需科学护理干预的配合,以促进治疗效果提升,改善患者预后[1]。本研究对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进行观察,结果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选择于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肺栓塞患者98例,因临床护理方法差异性开展分组,49例患者施以护理干预,以上患者归入实验组,本组基本信息: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9.25±2.40)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8.30±1.20)年;49例患者施以传统护理,以上患者归入对照组,本组基本信息: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9.30±2.4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8.28±1.25)年,两组患者基本信息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性无(P>0.05),研究可比性有效。

1.2方法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传统护理,以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操作;实验组则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环境护理:保证病房环境整洁、干净,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定时通风,保证新鲜空气;2药物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对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和处理;3疼痛护理:指导患者卧床,避免由于肢体活动而造成血栓脱落,进而使得肺栓塞复发。4健康宣教:以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和文化水平为依据实施健康宣教,采用多种健康宣教方式,比如疾病知识手册、一对一宣教、视频宣教、知识讲座等,讲解肺栓塞知识,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提升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5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以此为依据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对疾病和治疗造成影响。6康复指导:以患者病情为依据对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制定,避免患者疲乏,对活动次序进行合理优化,劳逸结合,不要对其活动耐力造成影响,积极与患者家属相沟通,在患者训练时全程陪伴和协助,对患者进行引导进行深呼吸和有意识咳嗽,按摩四肢,2~3次/d;实施踝关节和膝关节主动性活动,以患者情况为依据对运动方案进行调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有氧运动为主,上下楼梯、漫步行走等。

1.3观察指标研究指标为:肺部功能:FEV1/FVC、FEV1;心率、呼吸频率;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数据分析和处理以SPSS21.0软件包为主,数据中t对计量数据实施检验,χ2对计数数据实施检验,表示方式分别为x±s、例(%),统计学利用P<0.05为意义判定依据,证实组别对比差异性存在。

2结果

2.1对比肺部功能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在护理之前对比差异性无(P>0.05);而护理之后,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患者FEV1/FVC提升显著,FEV1提升显著,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临床改善指标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指标护理之前对比差异性无(P>0.05);而护理后,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患者心率降低显著,呼吸频率降低显著,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详见表2。

2.3对比满意度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总护理满意度提升显著,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详见表3。

3讨论

肺栓塞在临床上作为一种疾病类型较为常见,主要是肺动脉系统受到外源性或内源性栓子所堵塞所致,进而导致生理病理症状,主要为呼吸障碍、肺循环障碍等,该病发病率较高,必须进行及时干预治疗,否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在对患者实施积极干预的同时需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传统护理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护理干预体现护理全面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应用于肺栓塞患者中效果确切[3-4]。护理干预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注重心理护理,避免不良情绪的副作用,同时加强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和呼吸功能,对患者康复意义重大[5-6]。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肺功能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均优化显著,可见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意义重大。另外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6%,可见此护理方案可行性较高,护理质量较高。

综上所述,在肺栓塞临床护理中施以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朱丽萍.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肺栓塞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0,5(20):180-182.

[2]潘思源.下肢深靜脉血栓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1):112-113,119.

[3]刘宇莎.肺栓塞患者CT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6):168-169.

[4]陈利,殷梅,杨眉,等.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护理中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2):241-243.

[5]刘敏.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01):127.

[6]颜楠.临床护理路径在肺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60-161.

作者简介:王晓宇(1990.08-),女,汉族,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胸心血管外科。

(收稿日期:2021-3-14 接受日期:2021-4-28)

猜你喜欢

肺栓塞肺功能护理干预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肺栓塞,癌症最易致死的并发症
老年人昏厥要提防肺栓塞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子宫全切除术后急性肺栓塞死亡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