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直肠癌患者采取开放手术与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分析

2021-01-01侯培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开放手术生存率直肠癌

[摘要]目的: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开放手术与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以及远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内,选出100例在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等分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第二组为观察组,采用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的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普食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162);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96%,比对照组术后3年生存率(78%)高,且观察组术后3年复发率为6%,比对照组术后3年复发率(20%)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162、4.332)。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提升近远期疗效,应予以推广。

[关键词]直肠癌;开放手术;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生存率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038-02

直肠癌属于肿瘤内科中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此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1],针对直肠癌患者一般是采取手术治疗和放化疗进行施治,但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术中出血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且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术后恢复也成为突出问题,术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的康复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2],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不断应用,此病可通过腹腔镜引导来完成直肠癌根治术,为了进一步研究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在直肠癌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此次研究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内,选出100例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内,选出100例在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等分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8例、22例;患者年龄47~78岁,均龄(54.82±5.4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4±0.31)年。在观察组之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9例和21例;患者年龄48~76岁,均龄(55.28±5.49)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1±0.34)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与直肠癌诊断标准[3]相符;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了解、知情,并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研究已征求并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传染病患者;存在重大脏器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后发现,两组治疗人员无差异。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消毒、铺巾,指导患者取截石位,对患者进行全麻,然后在其下腹部适当位置做切口,将乙状结肠肠系膜进行游离,然后清除受累淋巴结等相关组织,与此同时,游离直肠,然后相继进行止血、游离电切松解结缔组织等一系列操作,在通过吻合器完成直肠吻合操作,最后缝合切口,术毕。观察组实施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常规消毒、铺巾,指导患者取截石位,并予以全麻,然后再脐部下方位置做1cm切口,相继进行构建起伏、置入腹腔镜、肿瘤信息探查、置入手术器械等一系列操作,之后将乙状结肠肠系膜游离,完成淋巴结清扫,并清除受累脂肪组织,然后对患者进行止血,对松解结缔组织进行游离电切,之后将直肠残端进行缝合,最后在腹腔中置入肠管,并在腹腔镜引导下实现消化道重建,术毕。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和复发情况。

1.3观察指标此次研究所选观察指标包括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的生存率及复发率。其中,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普食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各围术期指标均通过临床记录得出;并发症发生率根据实际发生的并发症例数计算得出,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实际例数/总例数*100%;术后3年的生存率及复发率[4]根据随访记录计算得出。生存率=术后3年生存患者例数/总例数*100%,复发率=术后3年直肠癌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20.0完成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x±s、%表示,并以χ2完成检验,当差异明显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围术期指标对比从表1可知,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普食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比对照组(22%)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162)。

2.3两组远期疗效对比从表2可知,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术后3年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直肠癌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疾病,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了解到,直肠癌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5],临床治疗主要是采取手术的方式施治,放化疗辅之,传统开放手术能够将患者癌变细胞累及部位切除,但开放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并且患者获得的疗效也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有临床研究表明,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在追求根治的同时,会导致患者相关的生理工鞥那受到损伤,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造成生理功能丧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与传统开放手术对比而言,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少等突出特点,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属于临床应用的一种新型腔镜术式,能够保证患者手术疗效的同时,还能够对患者各项生理功能得以有效保留,通过腹腔镜来使手术医生的视野增强,从而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减轻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并且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还能够缩减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升手术治疗近期效果,但对此术式进行研究方面,对于其远期疗效以及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而言,采取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并不能够降低远期复发率,并且在远处转移、切口种植以及切口疝等方面的发生情况也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但该研究证实了此术式下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该研究说明,此术式的应用无法对远期疗效进行提升,但对于安全性方面能够予以提升。也有研究表明,与开放手术相比,通过实施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在术后1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3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对比而言,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更佳,说明此术式对于提升远期疗效存在有效作用,产生不同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随访的时间不同。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普食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96%,比对照组术后3年生存率(78%)高,且观察组术后3年复发率为6%,比对照组术后3年复发率(20%)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正冬等研究人员表明,观察组经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比对照组并發症发生率(36%)低,这与此次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采取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不仅能够提升近期治疗效果,而且对远期疗效也可提升,且术后并发症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说明,此术式能够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此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提升近远期疗效,应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曹延昌,李芳琳,曹瑜.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20,17(4):142.

[2]高健.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0):23-25.

[3]郝和平.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7):48-51.

[4]张锐江,吴桂堂,郭亮,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6):2341-2344.

[5]何广东.研究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9):57,59.

作者简介:侯培华(1974.12-),男,山东泰安人,汉族,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手术治疗及进展。

(收稿日期:2021-3-10 接受日期:2021-4-25)

猜你喜欢

开放手术生存率直肠癌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5年生存率』啥意思
补充维生素D或可预防结直肠癌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输尿管结石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初步分析
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