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治疗对于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2021-01-01熊英友许琼赵毅方呈祥陈世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8期
关键词:营养支持食管癌临床效果

熊英友 许琼 赵毅 方呈祥 陈世勇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后的营养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 12 月至2019年 12月民大医院收入的40例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进行常规营养支持,纳入对照组;另外20例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缓解率为95.00%,对照组缓解率为60.00%;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低;在缓解率方面,观察组较高;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其营养情况,缓解病情,临床效果较强。

【关键词】营养支持;缓解率;食管癌;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8-0030-02

食管癌又被称为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食管癌分为早、中、晚期,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后,吞咽较困难,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因此需要给予患者一定营养支持,以此提高患者免疫能力以及抵抗能力[1-2]。虽然进行常规营养支持,对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缓解作用,但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能够改善患者营养情况,提高治疗效果。此次则对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 12月至2019年 12月民大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1∶9,年龄为 40~72(60.65±8.85)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2∶8,年龄为42~73(60.70±8.9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同意本次研究;均为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依照《食管癌放疗患者肠内营养专家共识》[3]诊断标准,患者均符合肠内营养支持。

排除标准:严重合并类疾病,如心肝脏严重损伤;依从性较差;精神异常、沟通障碍。

1.2 方法

(1)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支持。如给予患者常规补液支持,采取静脉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氯化钾等。根据病情变化,输注速度应该控制在100~200 mL/h。

(2)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选择各种微生物和微量元素作为肠内营养混悬液,以50 ml/L 速度泵入混悬液。患者营养目标为能量30~36 kcal,蛋白质1.21~2.13 g/kg。

1.3 观察指标

(1)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 BS-200)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营养支持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前、后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

(2)根据《食管癌放疗患者肠内营养专家共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营养支持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缓解率。缓解为症状完全消失,营养状态稳定;基本缓解为营养状态基本稳定,正在恢复中。未缓解为营养状况未发生任何改变。缓解率=(缓解+基本缓解)/总例数×100%。

(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营养支持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胃肠道性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性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Fisher χ2检验,并以率(%)表示。当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支持后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缓解率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缓解率 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支持后缓解率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3讨论

吞咽困难是晚期食管癌的主要表现症状,因为食管壁具有弹性和扩张能力,当食管周径被癌肿浸润时,会出现吞咽困难,随病情增长,逐渐出现伴有食管壁炎症、水肿、痉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4-5]。食管癌放射治疗效果较理想,对于晚期食管癌患者来说,能够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但进行放射治疗后会出现疼痛、厌食、吞咽困难等不良情况,导致无法及时补给患者每日营养所需,加重营养不良[6-7]。肠内营养支持主要是经过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主要与患者精神状态、胃肠道功能以及实践长短密切相关[8-10]。肠内营养支持一般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等。肠内营养支持适用于吞咽、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短肠综合征,肠道炎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能够加快病情恢复。将肠内营养支持应用在晚期食管放射治疗患者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胃肠道性、感染性、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本文即分析常规营养支持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支持后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缓解率为95.00%,对照组缓解率为60.00%;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武洋等[11]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合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对10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单纯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则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合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发现,实验组营养学指标明显较高,且临床情况明显较优;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证术后恢复安全。

综上所述,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营养情况,缓解病情,临床效果较强,因此值得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席晓莉,何天娇,张春艳,等.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1):159-162.

[2]邱恩毅,赵喜越,金璋,等. 肠内营养治疗对改善中国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 Meta 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8,30(2):153-157.

[3]吕家华,谢丛华,申良方,等.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影响——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NCT02399306)[J].中华放射腫瘤学杂志,2018,27(1):44-48.

[4]田拂晓,闫鹏,朱智云,等.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9,9(25):60-61.

[5]温巍. 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12):1449-1450.

[6]陈媛绮. 经空肠造瘘管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恢复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21):2-4.

[7]徐惠君,杨杨,何义富. 肠内营养对胃食管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毒副反应的影响[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8,5(4):86-89.

[8]赵艳春,许文芳,蒋义冠. 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应用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9):2278-2281.

[9]高彤,王晓燕,赵丽霞,等. 营养干预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3):1944-1946.

[10]张海霖,张含凤,江格非,等. 全程营养管理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肠内营养干预的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9,48(9):160-162.

[11]武洋,王珺,刘薇,等.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1):82-85.

(收稿日期:2020-10-20)

猜你喜欢

营养支持食管癌临床效果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
恶性肿瘤死亡率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脓毒血症患者中营养支持治疗的有效性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