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言放弃,才是人生值得

2020-12-31梧桐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0年12期
关键词:毕业证书古代汉语汉语言

梧桐

这是一场一个人的战斗。因为,这一场“战斗”,她从18岁开始等待与蛰伏,在70岁开始整装待发、砥砺前行,在75岁终于赢得胜利。她,就是四川省绵阳市的“学霸奶奶”李启君。她穿越了时间的长河,足足为之努力了58年。

李启君于20世纪40年代出生在四川,天资聪颖。读小学五年级时,她的一篇作文被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从此她心中就有了一个文学梦。六年级时,她成为全校考上初中的兩个女生之一。从初中到高中,她的语文成绩,常排名第一。然而不幸的是,在高二下半学期,她被确诊患上了肺结核,身体每况愈下。不得已,她只好放弃学业回家养病,最终与高考失之交臂,大学梦止步于此,这让她心里充满了遗憾。

80年代初,已步入中年的她在报纸上看到了国家开始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消息,内心蛰伏已久的“蝴蝶”被唤醒了。她压制不住内心的梦想,去书店买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教材。然而,家庭沉重的负担,抚养孩子的艰辛,让她不得不把心中的梦想压了下来。这一压,就是三十多年。

2015年4月的一天,69岁的她出门去看病经过一所学校时,被校门口拉着的巨大红色横幅吸引:“人生有限,知识宝贵,祝自考学生考试成功!”标语简短有力,把她深藏于心底的梦想再一次唤醒。她顿觉心潮澎湃,下定决心自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的课程。

她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她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后便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养足精神后,她继续投身书海。晚饭后,她看会新闻,转身又把自己置身于“题海”战中。

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良好的文学素养和一定量的知识积累,而她只有初中学历,想学好并非易事。加上年龄大了,她的精力、记忆力、理解力明显衰退,往往是刚学的知识转眼就忘,这让她倍感吃力。面对重重困难,她并不退缩,而是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打气。

学习现代汉语需要掌握汉语拼音,她就跟女儿学,大量地练习,一次就通过了考试。学习古典文学时,她从市图书馆借来《古代汉语词典》和《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对照注释一首一首背诵、理解。学习古代汉语特别难,她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学习方案。她认真学习教材,用彩笔勾画出重点部分,把知识点吃透;遇到实在不懂的难点就查阅辅导资料,做好笔记;对重点部分反复练习,加强巩固。

可是,之后更不幸的事发生了。她的类风湿越来越严重了,关节僵硬,疼得厉害,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笔,膝盖异常难受,坐下站起都需要人搀扶。家人劝她放弃自考,以身体为重,但她坚定地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坚决不做考场上的逃兵。”

她在住院期间依然咬紧牙关不放松学习:上午输液治疗,下午到医生办公室看书。身体情况稍稍好转后,她就立即出院,全心投入到了备考中。学习之路是崎岖的,但她不抛弃不放弃,一次次努力,坚持不懈,终于在5年内攻下了所有课程。2020年11月6日,她终于收获了四川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证书。

有人问她:“为了这一纸毕业证书,您付出了看似并不对等的时间和精力,值得吗?”她淡然地说:“做人,要向一颗微不足道的小星星学习,可以微弱,但要有光。人生就这一次,我不能留下遗憾。”

是啊,人生若不言弃,唯有努力。努力的过程会有狂风暴雨,会有坎坷泥泞,会有十字路口艰难选择……种种考验,不一而足。然而,确定方向和目标,全身心投入进去,奋力奔跑不放弃,才是 “人生值得”。

猜你喜欢

毕业证书古代汉语汉语言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档案馆里形态各异的毕业证书
我收藏中小学毕业证书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