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引领优化体育课堂
2020-12-31王英武
王英武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推进的核心,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和运用。教师应精心设计并组织问题优化体育课堂,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并围绕学生的问题探索和激发能力培养组织教学活动,并在已有的知识架构内,寻找适当的行动,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涉及课的目标、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时,应思考在哪些问题会使学生产生疑问,这些问题中哪些可以转化为课堂讨论的问题,哪些又可作为学生延伸学习的素材等问题。问题设计得体,教学过程既要展现体育运动的魅力,又能激发学生探索体育世界奥妙的兴趣,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体育课堂问题设计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弯道跑是中长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平四阶段的学生学习和应用技能中要求掌握的主要田径运动技能之一,其动作原理较为抽象。基于此,文章以中长跑中弯道跑为课例,谈问题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分别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及反思和启示3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提高课堂效果。
一、设计思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应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能力,使用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完成创造性教学活动。现行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和教学环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在教学情境中设计有效问题,以问题引领,循序渐进,层层引导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弯道跑”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对弯道跑动作有准确的认知和学练的兴趣,从而掌握弯道跑技术。为实现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动力。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特征和动作规格的合理性,并能分析动作正误,提高体育学习素养,再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评价、指导帮助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弯道跑技术的掌握程度,促进心肺功能水平提高。
二、设计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从教的角度考虑问题,还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为问题导向设计教学。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神经兴奋性较高,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动且神经容易疲劳。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在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时,应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需求、认识规律和学习兴趣,以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把握问题设计的维度,有效设问。教学设计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设计的问题碎而多、频而浅,也要避免问题大而泛、深而难,合理设定问题范围,问题设计的目的应明确,体现出精度、信度、广度、深度,为启发思考、唤起兴趣、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实现“促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课程理念。在设计问题时,也应注意前后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逻辑,设计的问题应与教学内容相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递进,最后探究出真理,达成目标,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培养其体育学习的素养,贯彻现行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三、基于问题设计的中长跑
1.弯道跑教学步骤
课前布置任务时,应让学生理解中长跑的锻炼价值和学习弯道跑的动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分析,并拟出问题,开始练习前先让学生根据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并引发思考。
课中从增加肺活量、提高血液的含氧量、有效保护心脏与更好地供血循环及磨炼意志的角度提出为什么要学习中长跑的问题。转弯时,为了改变运动方向,需要借用向心力的作用,道路的弯度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大,转弯时,运动方向的改变就要越快,也就需要有更大的向心力,身体向内倾斜的角度就应更大,基于此提出问题:弯道跑应该怎么跑?练习新动作肌肉紧张僵硬、手脚配合不协调导致动作僵硬,提出协调性不好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学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动作正误并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在反复练习中体会并熟练掌握弯道跑的重点:身体的合理倾斜、正确的摆臂动作和脚着地方法。为保持运动中的位置感和稳定性,避免姿势过度和肌肉僵硬,动作练习由慢到快逐渐强化肌肉记忆,达到手脚与肢体和谐配合。
2.导入和开始部分的设计
根据现行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导入部分的教学策略上要增强教学主体的体验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体育课堂过程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活跃身心。问题设计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与实践欲,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本课的内容为弯道跑技术,该技术为克服圆周运动中离心力而改变身体运动姿态,所以先导入离心力和向心力2个概念。再以“画圆”为主题线索,带领学生以身体各关节为圆心,自上而下尝试做画圆操。一方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答画圆大小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身体各部位关节肌肉得到充分活动。通过问题的设计—提问方式导入新课,启发学生的问题兴趣思考,同时也为接下来的体育内容学习做好身心准备。
3.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的设计
该部分的教学设计遵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重点,并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入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感知领悟动作,问题的设计要重视教学实践,通过分析、研究、讨论、评价,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弯道跑技术的重点是合理的倾斜角度、正确的摆臂动作、双脚落地的方法。如何控制身体重心、克服离心力、保持身体的协调性是难点。通过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技术的重、难点,通过常识经验和实践观察,提问直道跑和弯道跑的难易和动作区别,学生边思考边体会,并总结经验答案。通过提问“如何克服向外侧的离心力”,必然要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向着圆心的内倾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会弯道跑的身体的内倾动作。为顺利完成内倾动作快速跑,依次设计“内倾跑双脚着地部位不同处”和“内倾跑手臂如何摆动”2个问题,通过学生体会探究,教师顺势总结出“左脚外、右脚内、左摆小、右摆大”的弯道跑口诀。通过设计中长跑与肺活量关系的问题,增强学生跑的主动性,并在实践练习中积极尝试和巩固。结束部分通过腹式呼吸与胸呼吸区别探究不同呼吸方式,并通过瑜伽腹式呼吸动作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通过问题设计贯穿整个弯道跑的学习过程,师生互动积极,不仅启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乐于活动,体现了能吃苦耐劳的品质,学习达成的效果明显。
4.课例
以弯道跑为例设计课堂案例(表1)。
上好一堂课,课前“生成”问题较为重要,在实施预设问题设计的同时,及时把握学生学练过程中的自发生成问题,并以此为素材,引导学生展开分析与讨论,形成积极互动。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课下相关体育知识学习与练习。在启发学生的思维、自主思考问题的同时,拓展相关知识,关注问题的延续性和发展性,深化学生的体育认知,为学生体育兴趣及终身体育思想养成奠定基础。
基于体育课堂问题设计的优点不言而喻,在实际教學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在对教学设计时需要从问题入手,多研究现行课程标准,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一些开放性甚至挑战性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中长跑和弯道跑知识基本技术理解掌握程度对设计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模拟体育教学效果,切实达到自己预设问题设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盼.基于课堂观察法的初中体育教学师生互动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11):65-67.
[2]屈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19(10):17-18.
[3]张劲松.从阅审的角度谈体育教学设计的优化[J].体育师友,2017(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