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规范大学校名
2020-12-31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以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命名工作。按照《暂行办法》,高校名称中使用的地域、学科或行业、人名等均受到严格限制。在此之前,《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仅规定,校名不冠以“中国”“中华”“国家”等字样,不以个人姓名命名,不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近年来,一些高校追求“形象工程”,希望借升格、合并、转设等机会更改校名,更名时“贪大求全”,导致出现了校名重复或接近,容易混淆,地域范围容易误导公众等问题。对此,该《暂行办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比如,避免与其他学校名称相近,导致混淆;保持名称稳定,原则上同层次更名间隔期至少10年等规定。
多维解读
角度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才是高校发展的硬道理
某些高校改名,虚张声势,拉大旗作虎皮,这无疑会为招生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在于其教育教学质量。不在教育教学上下功夫,只想挖空心思去改名,最终将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角度二:高校热衷改名的背后是浮躁心态在作祟
高校热衷于改名,其原因还在于社会上存在一定的浮躁心态。一些学生和家长在评判一所高校时,过于关注其名称是否大气,是否能满足其虚荣心,而不去关注学校的师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等。这使得一些高校为了迎合这些人的虚荣心而采取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角度三:制止高校改名乱象需要规则、制度来约束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高校改名的乱象,与我国长期以来在高校改名问题上缺乏严格的监管不无关系。随着《暂行办法》的出台,相信这一乱象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也能促使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办学水平上。
适用话题
教育质量、务虚与务实、浮躁、功利心
精彩时评
教育部发文规范大学校名,“改名热”是该煞一煞了
王紫暄
不知从何时起,我国高校掀起了一股起名、改名风,除了在地域上往更大的范围上靠以外,还有要“大学”不要“学院”,要财经、科技、电子等热门专业不要冷門专业等。总之就是,高校起名怎么高端怎么起,怎么上档次怎么来。
高校为什么会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招生和就业。由于信息不对称,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考生和用人单位不免被所谓的高端校名迷惑,名字起得好,考生和用人单位便自然而然认为是好学校,从而青睐有加。事实上,高校起个或改个好名字的效果也确实立竿见影。据媒体报道,2006年重庆邮电学院、重庆交通学院把学院改成“大学”后,次年招生就“全线飘红”。再如,2010年,河南财经学院与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升格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分数线也是大幅攀升,甚至有些专业录取分数直追郑州大学。可以说,改名就是招生和提高就业率的一件利器,自然会被各大高校追捧、反复使用。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高校起个或改个好名字,在短时间内确实可能会提高生源质量,但如果高校不在教学、师资、科研成果上多下功夫,只顾着改名的话,早晚会被打回原形。此外,高校改名本质上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办学现象。如果我们任由这种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态在校园里蔓延,那么不仅会影响学校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氛围,还会带坏社会风气。
何谓大学?不在大楼,更不在大名,而在大师,在学问。只要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产出高,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否则,即使名字再“高大上”,名不副实也难以被人们认可。(选自红网,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