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疆某铜银多金属硫化矿选矿试验探讨

2020-12-31邹艳平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脉石黄铜矿黄铁矿

邹艳平

(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某铜银多金属硫化矿是新疆地区一重要的多金属矿床,含银与含铜率分别为0.13%~0.24%、1200g/t~2000g/t,具有非常好的开发价值,含银黝铜矿、黄铜矿、辉银矿、自然银以及银黝铜是矿石当中铜、银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还有孔雀石、铜蓝、斑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赤铁矿、毒砂等金属矿物。方解石、石榴石、角闪石、绿泥石、长石等是主要的非金属矿物。矿物组成非常复杂,具有种类繁多的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石,目的矿呈现不均匀的矿物嵌布粒度,铜矿物以细粒为主的细中粒嵌布,在嵌布粒度上银矿物微细,资源的回收利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将铜银综合选矿指标有效提高,增强矿产资源利用率,结合铜银硫化矿开展工艺矿物学以及选矿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分析和研究,对于科学的工艺流程进行确定,请确定添加药剂制度,将铜银中和选矿指标有效提升,为相关技术提供有效的支持。

1 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在新疆某矿区选择试验矿样,矿区矿物具有复杂的层特点,辉银矿以及自然银和闪锌矿、孔雀石、黄铜矿、褐铁矿、磁铁矿、赤铁矿、斑铜矿是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长石、角闪石以及方解石、金云母、石榴子石是矿物当中的。主要非金属矿物。铜、银是矿石中的重要组成。SiO2与CaO以及Al2O3和MgO等是矿石当中的重要脉石矿物。

1.1 矿石结构及构造

毒砂、磁铁矿以及黄铁矿在矿石当中晶形非常的完好,自形晶结构是其主要结构特点。闪锌矿以及黄铜矿对其进行交代溶蚀,将一些晶面全行保存下来,促进办智行经结构形成。方铅矿以及斑铜矿和黄铜矿,产出特点为不规则形,晶面不完好,结构为他形晶。黄铁矿(细粒自形)被含银黝铜矿进行包裹,在外力因素影响下的黄铜矿,具有破碎的颗粒,随石榴石粒间裂充填闪锌矿和黄铁矿,促进填隙结构的形成。

矿物主要以结合体的形式组成矿体,如磁黄铁矿余闪锌矿以及黄铜矿和黄铁矿等,金属含量较高的为集合体, 具有较粗的粒径特征,促进块状结构的形成,还有致密的金属集合体,脉石矿物在其中含量较少,促进致密块状构造形成。山铜矿以及磁铁矿和黄铜矿,在脉石矿物当中主要呈集合体以及他形晶粒状嵌布。

1.2 主要矿物嵌布特征

(1)自然银嵌布特征。自然银在矿石当中具有非常大的含量,浑圆粒状是其主要特点,有的为长条状,有的为麦粒状,在脉石矿物当中,随着石英粒间进行充填,闪锌矿以及方铅矿和黄铜矿等,都包裹于自然银中。

(2)辉银矿嵌布特征。银矿物主要为辉银矿,主要表现为带绿色的灰白色,主要表现为菱形以及三角形,呈现角砾状和不规则状的形态特征,与脉石以及黄铜矿和自然银等表现为不规则连生特点,还有一些方铅矿连生辉银矿,在脉石矿物与方铅矿之间分布,陕西框中有一些辉银矿包裹其中。

(3)黄铜矿嵌布特征。黄铜矿在矿石当中主要表现为团粒状于星点状,充填在石榴石粒间,还有的表现为网状充填在黄铁矿的裂纹中,还有一些包裹赤铁矿以及磁铁矿,并对磁铁矿进行交代,充填在磁铁矿粒间。

(4)含银黝铜矿嵌布特征。不规则状以及粒状是含银黝铜矿的主要特征,在自形黄铁矿内以及方铅矿内进行包裹,部分和黄铜矿,磁黄铁矿,方解石,绿泥石等进行交代。

1.3 矿石的嵌布粒度

选择原矿2mm~0mm综合样,利用过筛进行相应的分级,并在打磨程序下形成砂光片,通过显微镜来对矿物粒度分布情况进行显示,在嵌布粒度上银矿物呈现微细的特点。银矿物没有产出在+0.32mm 粒级,在微细粒级内-0.16mm存在较多。在嵌布粒度中铜矿物呈现广泛的特点,分布于不同粒级当中,尤其-1.28mm 粒级最为普遍,细中粒级是其主要的嵌布特点。

2 选矿试验研究

2.1 研究方案

根据矿石性质研究发现,铜矿物与银矿物是主要的回收金矿物,矿物在矿石当中呈现复杂的嵌布特性,具有复杂的交代包裹特征,呈现细粒度嵌布,单体解离铜银矿物较差,矿石属于难选类。浮选法近年来成为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分离的主要手段,铜银混合浮选工艺是浮选铜银矿的主要方法。充分分析原矿特点,依照前期研究发现,文中主要通过 “铜银混合浮选”工艺对矿石内的铜银矿物进行回收,这种回收工艺,在目的矿物单体解离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硫化铜矿误捕收剂进行浮选,同时服出矿石中的银矿物,获得能够计价的铜银混合金矿,同时辅选混浮尾矿中的银矿物,有效提高银矿回收效率。

2.2 开路流程试验

主要试验包括如何对捕收剂种类进行选择以及其用量判断,同时分析磨矿细度,并研究浮选指标影响因素,通过综合的研究试验,对选矿工艺进行确定,并确定药剂制度,同时开展开路流程试验,具体的试验步骤与药剂制度图见图1。

图1 开路试验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图

通过试验发现,铜矿和银矿物浮选捕获剂,利用丁基黄药与丁胺黑药,在-200目磨矿细度92%的条件下,开展混合浮选,通过“一次预选一粗二扫三精” 试验步骤,将铜银混合精矿获取,铜银混合精矿在含铜与含银分别为0.14%、1702g/t 条件下,通过开路试验,获取含铜以及铜回收率分别为2.52%,含银以及银回收率分别为25300g/t、 72.18%,含铜以铜回收率分别为0.43%、10.44%,含银与银回收率分别为6078g/t、12.14%。

2.3 工业生产试验

受试验设备条件因素影响,难以开展闭路试验,由于生产具体实际要求与研究过程当中,浮选受到矿返回造成的影响,在进行开路试验前提下,通过小型工业试生产15天。

通过试验发现,铜银矿物浮选过程当中,利用丁基黄药 和丁胺黑药为捕收剂,起泡剂选择二号油。在-0.074mm磨矿细度以及92%含量条件下,对铜银矿物进行混合浮选,将混合的铜银精矿获取出来。含铜0.18%与含银1911.44g/t条件下的原矿,直接进行小型工业试生产10天,铜银混合精矿含铜以及铜辉收率分别为1.22%、93.32%,含银以及银回收率分别为12997.67g/t、95.29%。

3 结论

新疆某铜银多金属硫化矿,在含铜与含银上分别为0.14%、1702g/t,辉银矿以及自然银、含银黝铜矿、黄铜矿等是矿石当中同银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具有非常复杂的。矿物组合特点,具有种类繁多的脉石矿物与金属矿物,并存在不均匀的矿物嵌布粒度。通过“铜银混合浮选”工艺方法,浮选铜银矿物过程当中利用丁基黄药与丁胺黑药捕收剂,起泡剂选择二号油。-0.074mm的磨矿细度92% 含量条件下,进行同银矿物混合浮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选矿试验发现,通过“ 铜银混合浮选”方法的应用,对铜金矿的获取指标相对较好,还能有效地回收银矿物。所以,应当在铜银矿物浮选过程中应用“ 铜银混合浮选”能够大大的增强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脉石黄铜矿黄铁矿
细泥罩盖对煤炭可浮性的影响规律
3⁃戊基⁃4⁃氨基⁃1,2,4⁃三唑⁃5⁃硫酮浮选分离黄铜矿与闪锌矿及其机理①
氧化预处理对铜钼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①
黄铜矿吸附O-异丙基-N,N-二乙基硫氨酯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含镁脉石矿物的选矿降镁研究现状及进展
天然、改性和合成黄铁矿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强化预处理工艺的某锂矿浮选试验研究①
知足常乐
黄铁矿的吸附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天然磁黄铁矿机械活化强化除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