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中韵律活动策略的研究

2020-12-3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韵律节奏动作

(兰州大学附属学校 甘肃 兰州 730030)

学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根据人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特点,对课堂内容及准备活动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准备活动和基础部分及放松活动中选用一些学生比较喜爱的项目,例如,由原来的跑步、做操,变为在音乐伴奏下的韵律活动。所以韵律活动已成为学校体育、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学校在体育课堂、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越来越重视韵律课堂,这不仅丰富了体育课堂手段,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身心、调节情感、陶冶情操,促进个性的发展。又有利于创设既能接受知识又使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氛围。

1、小学体育课课堂现状分析

1.1、从小学体育课程设置分析

当前,教育部规定我国小学生一、二年级阶段体育课安排每周应达到4节,其中一节应为足球课;小学三、四、五、六年级,体育课安排应达到3节。由此可见国家对体育课程安排已逐步经达到与语数外持平的状态。

1.2、从小学体育课程常规教案分析

目前大多数体育课教案分为三大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三大部分都是可以介入韵律活动来提高学生兴趣。如:开始部分教师在内容安排上可以增加节奏明显的音乐以本节课所学基本内容为依据,合理安排具有导入性和针对性的练习内容。

1.3、从小学生年龄阶段特征分析

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传统体育课堂枯燥、单一,教师循规蹈矩不敢进行常识与创新,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怕担责任,宁可没有成绩也不能发生安全问题这是这是绝大多数领导与教师心中对课堂的定义。所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课堂创新是大多数教师所期待的,韵律活动动作、种类具有多样化、创新性,同一个动作可以依据音乐变化,方向和空间等等进行不同编排。

1.4、从教师课程内容设置的多样性分析

足篮排等传统项目一直在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中占据主要位置,但由于其动作技术练习难度大、项目枯燥,种类少而且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韵律活动结合音乐、武术及各类流行舞蹈等元素深受学生喜欢,甚至有些学生在初学是就能够独立进行创编。

作为体育教育者我们要更多的培养和期待孩子们拥有更多创新型人才特质。斯滕伯格整理的创造力人格具有的特质:“开放、冒险、胆识、自我肯定、支配、独立、坚持不懈、尝新求变、兴趣广泛等”。这些都是在体育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特质。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课堂观念,从传统课堂模式中解脱出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促进课堂目标的实现。

2、小学体育课中韵律活动课堂研究策略

韵律活动课堂策略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要素来进行研究创新:

(1)教师应用专业的视角备课,对韵律活动的课堂任务进行分析对课堂内容分解,再按照难易层次进行排序,最后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确定其接受能力。将内容任务分解为简单元素及不同层次的难度(节奏变化、动作变化、方向及空间变化)在备课时分开来循序渐进,上课时再进行综合。韵律活动中,辅助动作越简单越好,音乐与动作要协调准确。在韵律课堂活动中,要让学生能听音乐,能根据音乐节奏创编动作、按节奏做动作,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这是韵律活动的主要目标。在创编动作中,当你在进行比较难的动作时或者学习新内容时,记得经常回到简单的阶段,复习并递增,注意给学生一定的反应时间。例如,在啦啦操、健身操的基础柔韧训练中,分组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不同强度和不同动作的练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相互促进;

(2)激发参与韵律活动的兴趣为先决条件,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韵律活动课堂应该先培养学生对形体和节奏配合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对韵律活动潜在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符合年龄特点的材料,提供活动兴趣形成的物质条件、还用多样化的形式、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创设良好的韵律活动环境,提供良好的活动表现机会。例如,在技巧《前滚翻》课程中,准备活动使用了垫上街舞,在韵律节奏配合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小肌肉群的分段准备活动,让学生在乐此不疲中达到了良好的专项活动目的;其次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同时教授学生一些相对简单和必须的身体技能。鼓励学生自由创造,提供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空间,积极发挥学生创造的潜能;

(3)选择遵循学生年龄特点的素材,注重学生年龄需求选择不同的韵律活动,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体力,动作发展及生理发展水平都不相同。所以,我们应该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既能保持学生主动参与的热度,激发学生身体基础素质,不会因太简单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会以太复杂而感到缩手缩脚。例如,本人在全国体育现场课程展示中获“一等奖”的韵律活动 《韵律武术搏击操》就是应用了一些节奏变化很明显的曲目,重拍与提示音次数的变化在整个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活动中先让学生根据节奏明确的提示音模仿分解最简单的动作,之后引导发现动作之间的串联,发现动作不同节奏不同的有趣搏击动作,教师再适当夸大和鼓励学生的创编动作对学生做出回应,最后高潮部分利用不同水平段的年龄特点加入游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用更多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乐意参与乐意创造想象,会兴高采烈地参与到游戏中来,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质;

(4)观察身体形态和动作事物的外形特征,注重学生自身身体的自主感知想象与感受艺术欣赏不同于其他学科活动中的感知,而审美感知是对事物的各个外在的形式特征,如节奏、旋律等要素及其完整的形态感、空间感、距离感的把握,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感知的,能够揭示身体形态与其他事物审美属性的特殊的感知。因此在引导学生对身体形态与节奏和动作变化进行观察时,要关注身体的形态、距离、空间、节奏等形式因素及其所表现的对称均匀、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形式美。例如,搏击操动作发力力度和动作速度的感知、啦啦操队形变化、距离和相互配合的空间感知、健美操体态控制与动作停顿的感知、武术张弛有度与辗转腾挪的方向感知等,有了这些观察认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自身身体状态的认知,还能更好的促进身体素质整合及想象力、模仿力、创新力的提高与发展。

(5)采用良好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练热情与兴趣。

“美之健”课程理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应该做到①“先做最好的自己,再教最棒的孩子;”②“引领家长、吸引孩子,倡导个性,包容共性;”③用“美”的方式去培养“美”的人,做到真正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素质教育。

根据兰州大学附属学校“美之健”体育系列课程理念设定的评价体系:

第一,表现性评价即体验:通过“美之健”系列课程的学习,为了使学生的练习体验得到及时反馈,进行表现性评价。实行表现性评价,就是关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极大地发挥自身的优点,体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主题。可以让学生不断更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从而为自己“反复成功”提供更为丰富的机会;

第二,诊断性评价即预测: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单元课堂开始时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的评价。如:在进行“美之力”课堂之前进行诊断性评价,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预测结果,根据不同特征的学生设计出可以满足不同起点水平和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所需的课堂方案,并分别将学生置于最有益的课堂程序中;

第三,形成性评价即调整:形成性评价是在体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为使体育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如,在“美之技”的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调整,及时改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技术,以固定正确的技术动作。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明确体育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第四,过程性评价即过程: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如,在“美之形”课程中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更要注重操类课堂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五,终结性评价即判断: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体育课堂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通过“美之健”系列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了体质测试的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及脑力与体力相互配合完成动作的能力。响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主题,挖掘学生的潜能,发现自身的优势,共同进步。

“美之健”课程是以体育实践活动类拓展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体艺特长,实现使学生具有合格的文化基础加一项艺术爱好,两项运动技能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韵律节奏动作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书的国度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轻快漫舞
动作描写要具体
偶感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