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研究
2020-12-31
(东北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1、相关概念的鉴定
1.1、青少年
在本文中,我们所指的青少年是年龄在15-30岁之间,并且身体健康,无残疾无既往病史的学龄少年。
1.2、投掷运动员
本文中所指的投掷运动员为从事铁饼、铅球、标枪这三项运动员的人员,不包括其他延申项目。
(1)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研究学者对于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体能素质训练为主,研究方向分为力量、速度、技术、协调、灵敏、平衡等几个方面。在刘明等人编写的《少年投掷运动员训练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里提到,把青少年的投掷训练部分整体分为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他强调,力量素质训练是基础,是青少年投掷运动员中身体训练部分的最重要内容。我国在研究投掷项目里对于力量素质研究的文献颇多。付晓荣在《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要点》中强调,教练员应当处理好力量训练的关系,在训练时各种类型力量训练需要合理安排,协调发展。
在核心力量训练方面,国内相关文献也提及核心力量对于投掷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发展的重要程度。在杜新兵的《核心力量训练: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新突破》中提及到提高功率输出率、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预防运动损伤,核心力量的重要性是显著的。
在运动员心理素质建设和培养方面,是运动训练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刘连山、陈剑昌在《投掷运动员竞赛心理训练浅谈》中提到投掷运动项目与径赛项目不同,两种心理状态表现也是不同的。往往因为心理原因导致比赛结果不理想,没有达到自己预想和预期的水平。
总结国内的相关专家所发表的相关文献来看,已经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田径运动训练体系,但是研究的角度单一,其中投掷项目与国内较火热的足球、篮球、排球、冰雪项目等相比,不属于热门。关注度较少,相关文献较少。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青少年投掷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训练的发展
(1)力量素质的发展。
首先我们在训练时要弄清楚投掷项目的发力特点,在目前较多初学者或者基层比赛中运动员教练员容易犯得一个错误就是发力顺序不对。投掷过程的爆发力是在短距离和时间内爆发出力的过程,这个发力过程是渐进的、连贯的、有节奏的发力过程。只要是明确了发力顺序以后,才能更好的将自身锻炼到的力量素质发挥出来,最终很好的将力作用到器械上,取得好的成绩。
另外,在投掷项目里,对于力量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短时间内集中的将力量表达出来,这样的能力取决于自身的肌肉类型、力量、募集肌纤维收缩的快慢、以及动作是否合理等。因此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要明确速度力量训练意味着什么。初速度来源于是运动员身体力量素质和爆发力的结合。一般力量是运动的基础,没有一般力量作为运动基础,专项力量也将不会得到好的发展;一般力量大,专项力量才能大。另外还要看看一般力量与转向力量之间相互转化的效果,这才是力量训练的关键。
(2)协调素质的发展。
运动协调能力是现在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另一项较为重要的专项能力,其表现形式有很多,在我们日常的训练中可以着重训练到运动协调能力由反应能力,旋转类投掷项目会涉及到空间感定向的能力、身体平衡能力等。
良好发展的协调能力有助于运动员迅速地建立起大脑皮层中相关中枢之间的暂时联系,更快地形成动力定型,高质量地掌握运动技巧;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适应运动时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
在投掷运动员的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协调能力的体现主要在反应能力、平衡能力、节奏能力、空间感知以及专门的感觉能力。反应能力在投掷运动过程中体现在当运动员在旋转、转身或者预摆过程中,能否对外界环境或者自身身体状况做出及时的调整。若在投掷过程中,当发现投掷臂角度过于低时,在最后出手的一瞬间能够及时的感知并进行调整。节奏能力更是如此,一个好的投掷节奏是一个好成绩的基础。只有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投掷节奏熟记于心,无论周边的环境是否改变,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发力节奏来进行。这对于一名运动员的自身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在我们日常的实际训练中,会增加很多协调性的素质练习。例如,用方格跳、绳梯结合各种脚步、行进间摸脚跟等,都是对运动员的实际协调性练习有一定的提升。武旭在《软梯训练对田径专项大学生身体协调性影响实验的研究》中讲到无论是传统协调性训练方法还是软梯训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田径专项大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进一步加强对软梯训练推广可行性的探讨把软梯训练法纳入日常训练内容结合田径不同项目的特点设计合理的软梯训练方案以改善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
空间感知能力较强的运动员对于在旋转过程中自身体位的变化,处于投掷圈内位置的定位,以及最后出手角度等,都是有很大的帮助。若空间感知能力不足的运动员往往在训练中,容易出出现旋转落地位置不正确导致出界、出手时器械打网等一些列违规操作。
(3)心理素质的发展。
心理紧张感是一种用动员常见的情绪状态的表现,是在外界压力作用下运动员所表现的一种适应性心理与行为反应,它既有积极性作用也有极性作用。
在高水平的体育运动竞技比赛中,运动员运动技术、技能大都相差无几,但最后往往较亮的就是心理素质的过硬程度。因此,要想运动员能正常或超水平发挥取得好的成绩,教练员须在训练中着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投掷项目虽然是田径中的一个小项目,但是其特点与其他项目完全不同,运动员的水平的发挥与自身各方面素质的表现是密不可分的。
投掷运动员有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积极的心态:例如,活泼型(多血质)的运动员在平时、比赛开始前或比赛进行时兴奋点高,能主动调集自己兴奋点,把注意力放在比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头脑清晰。对自己的技术动作的整齐好坏做出快速分析并调整。在比赛中可以看到铅球运动员采用背向滑步的技术动作,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在背向推铅球的背滑步过程中技术动作连贯用力感好;在标枪项目中,技术动作使用流畅的运动员对标枪投掷的感觉相应也好,成绩也会比较优异;对掷铁饼的挥饼称心如意,整个动作过程能够随心所欲,能自如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取得优异成绩。
消极的主要体现为三点。第一点,比赛前情不自禁的兴奋。往往这样的运动员缺乏比赛经验,在比赛之前自身的兴奋点已经达到了峰值,等到比赛中兴奋度过去,在比赛中会出现乏力,用力错误、动作变形等失误,影响成绩;第二点,比赛中遇到失误,与自己预期的成绩不符合,往往会因为成绩原因焦虑不安,误以为是自己动作哪里出问题,或者盲目的追求最后发力。将所有的专注度放在了远度,而不是技术动作。最终结果往往是动作变形,出界,违规。或者因为自己的排名与预想的排名相差很大,比赛之前误认为自己必拿冠军,结果在比赛中出现一匹黑马,心理素质不好的运动员没有了越挫越勇的勇气,败下阵来;第三点,在比赛中情绪低落,往往跟背负较大压力,过分想要出成绩,日常心态没有调整好有关。在赛场上提不起斗志和兴趣,或者自身没有自信,觉得自己比不过对手,被对手表现所吓倒。
3、结论
虽然投掷项目在田径项目中是冷门项目,受众面不广,趣味性较比其他项目低。但是,投掷项目作为奥运会的五大传统项目之一,早在古代奥运会时期就有出现。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继续发扬光大。是因为投掷项目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要求太高。从事投掷运动的运动员,其不仅对本身身体力量、速度、协调、等素质要求十分苛刻,对于运动员心理层面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常见到的优秀的有投掷运动员,往往心理都属于沉稳稳重,能冷静思考。
投掷能力是一种相当难的运动能力。这是当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力量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经过磨合慢慢发展起来的一种全身性运动能力。正确的动作对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避免受伤十分重要,需要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否则错误的技术动作会影响投掷能力还极易导致一些损伤。这些损伤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影响较大。因而对于青少年投掷能力的发展要全面衡量协调发展,并且指导要科学,且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