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

2020-12-31

兽医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母源免疫抑制周龄

沈元春 缪祥虎/云南省曲靖市畜禽改良工作站 655000

1 免疫抑制性疾病

猪只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后,体内的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造成很大损伤,大大降低猪只的抗病能力和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最终导致机体免疫抑制,也就是引起免疫失败[1]。例如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圆环病毒病等都是猪群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如果猪群感染这些疾病时,再给猪群免疫接种其他疫苗都会降低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影响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

2 疫苗因素

疫苗的选择和稀释不当也会引起免疫接种的失败。如果选用的疫苗效价较低、病毒抗原含量不足、毒株与流行株不对型、疫苗失效、疫苗瓶破损等,或者在运输和保存疫苗过程中操作不当致使疫苗效价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还有的选用不合格产品、标识不明的疫苗等,以上因素都能影响疫苗效果,甚至造成免疫失败[2]。有的养猪场技术人员不能根据猪群流行性疾病来正确选择疫苗,这样选用的疫苗就不可能有效的防治疫病。同时在稀释疫苗时没有按照说明来操作或者未使用专用稀释剂,而是用自来水或井水稀释疫苗,这样因水性偏碱或消毒不严就会杀灭疫苗菌株,造成免疫失败[2]。

3 营养因素

在猪群饲养过程中,不仅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而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反应也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营养中的蛋白质、VA、VD、VE、VB和微量元素缺乏时,就会直接降低生成免疫物质的速度或减少生成免疫物质的数量,引起免疫反应滞后、抗体生成慢并且抗体水平低,造成免疫失败。另外,如果饲料或原料中霉菌毒素超标,引起猪群机体免疫抑制或霉菌毒素中毒,最终都会导致免疫失败[3]。

4 母源抗体干扰

仔猪刚生下来如果能够及时采食到母猪初乳,就会获取较高的母源抗体,这样应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来确定首次免疫接种的时间。如果首免时间过早,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就会中和掉疫苗中的抗原,这样接种疫苗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引起免疫失败。例如母猪在配种前接种过猪瘟疫苗,仔猪从初乳中获得了较高的母源抗体,正常情况下这样的仔猪在3周龄前体内猪瘟抗体水平较高,对猪瘟有强的免疫力,这时就不需要进行接种猪瘟疫苗,否则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会干扰后天的接种免疫,引起免疫失败。仔猪一般在4周龄后母源抗体开始急剧下降,6周龄后抗体几乎完全消失。因此需要根据母源抗体消减情况确定免疫猪瘟疫苗的时间,建议在4~5周龄免疫猪瘟疫苗效果较好,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3]。

5 药物的影响

在给猪群免疫前后,如果对饮水或环境进行消毒,这些消毒药物会对疫苗毒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活菌苗的影响更大,因为能够直接杀灭疫苗中的病菌,致使疫苗失去效力。同时在免疫期间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药物,均能够抑制机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引起免疫应答滞后和抗体水平下降,同时还可以消减弱毒活疫苗,致使效价降低,从而导致免疫失败[4]。

6 免疫程序或操作不当

如果猪场兽医人员没有考虑本地猪病流行情况和本场实际情况,只是盲目采取陈旧的免疫程序或随意增减免疫次数、疫苗种类及使用剂量,这样都会由于疫苗毒株不匹配、免疫麻痹等原因引起免疫失败。另外在免疫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例如注射部位不当,将疫苗注射在血管丰富的肌肉层、脂肪、肝脏或心脏等地方,不仅会引起局部炎症发应或发生死亡现象,还会导致疫苗免疫失效。如果在免疫前没有对所用器械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或者使用一个针头给多头猪只注射,就会引起病菌的相互传播,致使猪群感染疾病,从而达不到有效的免疫[4]。

7 应激影响

如果猪群生长环境恶劣,例如猪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污浊、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超标、湿度过高、过于拥挤等都会给猪群带来很大的应激,这样环境中病菌繁殖快、含量多,不仅降低猪只体质和抗病能力,还会损失机体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而降低猪的免疫能力。

猜你喜欢

母源免疫抑制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