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传染性脓疱的诊断及防控

2020-12-31李洪涛刘学勇田丽丽

兽医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脓疱羊群传染性

李洪涛 刘学勇 田丽丽

1.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局 253500

2.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257500

3.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检验检测中心 261500

羊传染性脓疱是羊感染传染性脓疱病毒后发生的一种急性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也被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性口炎、羊口腔溃疡、羊传染性脓疱性坏死性皮炎等。至今,羊传染性脓疱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流行,给世界范围内养羊业发达的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养羊业发达的地区(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均发生过羊传染性脓疱。

1 病原

传染性脓疱病毒是传染性脓疱的病原。传染性脓疱病毒隶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成员,为双股DNA病毒,传染性脓疱病毒的病毒粒子呈现长方形,表面具有囊膜。传染性脓疱病毒对温度、氯仿和苯酚敏感,但对乙醚和超声波具有抗性。

2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条件下,绵羊和山羊均对传染性脓疱病毒易感,不具有品种和年龄差异性,但3~6月龄的羔羊易感性最高,其他年龄的羊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传染性脓疱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但在夏季和青草干枯的季节流行广泛。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羊和带毒羊,其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可对健康羊进行感染。传染性脓疱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该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一旦在羊群中发生阳性病例,则传染性脓疱病毒可在该饲养场内存活很多年[1]。

3 临床症状

在临床病例中以3~6月龄的羔羊发病率最高,患病羊发病以后临床症状可分为3种类型(唇型、蹄型、外阴型),患病羊群均以出现单一型症状为主,出现混合症状的病例较为少见。

3.1 唇型该类型的病例在临床在最为多见,患病羊唇部和鼻镜周围出现散在的红色小结节,随后形成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结痂。病情较轻的病例结痂增大,使唇部增厚,随后恢复至正常。病情严重时,唇部的不断形成结痂,同时新出现红色结节,不断的循环,扩大发病范围,严重时可蔓延至整个面部。最终使患病羊不能采食,而发生死亡。

3.2 蹄型蹄型病例多发生于绵羊,一般情况下为单只蹄部出现病变,蹄部出现水疱,随后破溃形成结痂,此时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则会使病情加重,导致整个蹄部发生坏死。

3.3 外阴型患病羊的外阴皮肤出现溃疡灶[2]。

4 诊断

对于羊传染性脓疱的诊断,可以根据该病的流行性和临床中发现的特征性变化,结合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初步的诊断,如果要进行确诊,则要采集患病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或死亡动物的破溃汁液和结痂作为病料送往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检测(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实验、中和实验等)。同时,应与羊的坏死杆菌病、羊痘、羊的破溃性皮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3]。

5 防控措施

本病尚未有特效药物,一般多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对于羊传染性脓疱的防控应加强口岸的检疫工作,严禁从羊传染性脓疱流行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羊,引进羊时要严格进行检疫,隔离饲养至少半年以上,临床无症状,并且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羊才能与健康羊群进行混群饲养,带毒的羊坚决不允许进入饲养场。应该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羊群的生活环境,严格对饲养场中的蚊虫进行扑灭,防止中间宿主进行病毒的扩散。检测结果一旦出现阳性羊,坚决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彻底净化疾病的根本措施。

综上所述,羊传染性脓疱的预防主要在于不从该病的流行地区引进羊,同时切断中间宿主的传播和扩散,对于该病的防控也是很重要的。此外,对于检测结果阳性的羊,要坚决的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的净化感染是防控本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国内大部分养殖企业均是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而加大饲养密度,这给各种疾病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方便,很多养殖企业都会出现除非无病,有病时便是成群的发病,给养殖工作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大的。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同时需要加大羊的运动量,提高羊自身的抗病能力。总而言之,发病时尽早治疗都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羊养殖过程要积极预防此病,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脓疱羊群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不止一个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