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综合防控

2020-12-31

兽医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禽类疫区致病性

禽流感在禽类中比较流行,同时具有重复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一旦发病,死亡率能够达到100%,在世界各个范围内都有该疾病的出现。在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坚持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的原则。

1 流行特点

禽流感主要由禽流感病毒引起,存在于禽类动物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中,高温和紫外线能够将该病毒杀死。但是该病毒喜欢潮湿和凉爽的环境中,能够存活很长时间。健康禽类接触该病毒,抵抗力差同时出现应激反应,很容易感染该病毒。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快、死亡率高,在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是高发季节。

2 临床表现

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体温升高,病禽出现精神不振和食欲减退,同时一些家禽还会出现头颈后仰、抽搐、运动障碍的症状。患病家禽死亡率非常高,能够在数天内死亡,死亡率90%以上。该种病毒还会传染给人类,主要的症状为体温升高、咳嗽和流鼻涕,同时潜伏期能够达到7d,一些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和腹痛的情况。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出现肺部的感染,症状最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死亡。

3 临床诊断和病理表现

3.1 临床症状首先,最急性型。没有任何的症状就导致禽类突然死亡。其次,急性型。病畜会出现大腿肌肉出血、头部水肿、流泪等症状,同时病畜食欲不振,出现神经症状,不能站立和运动。此外,病毒的隐性带毒者表现症状不明显。

3.2 临床诊断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是血清学和病理剖检分析,经过剖检会发现患病部位有出血点,尤其是一些脏器出血,胰脏出现坏死症状。脾脏肿胀,甚至出血。

4 防控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为了更好的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应该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为禽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不断提高禽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选择养殖场之前,应该考察养殖场周围的情况,选择远离交通要道和居民区的地区,不能和其他的动物养殖场所靠近。另外,坚决禁止从疫区引进家禽,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清洁,还应该对饲养的工具和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和清洁。需要注意的是,应该轮换使用消毒剂,避免产生抗药性。采取全进全出的科学饲养模式,避免动物和其他野生的鸟类接触,禁止和其他动物混养。此外,还应该对养殖场进行全封闭式的管理,禁止外来人员和无关人员进入到禽类养殖场,对进入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安排专门的运输畜禽车辆,同时对进出养殖场的车辆进行清洁和消毒。

4.2 定期免疫接种为更好的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定期对禽类进行疫苗的接种,保证接种的程序符合国家的规定。1)对种鸡和蛋鸡的免疫接种。在雏鸡7~14日龄时,应该接种疫苗,25日龄再免疫一次。蛋鸡开产之前使用灭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此后需要每隔半年免疫一次。2)蛋鸭、种鸭、蛋鹅、种鹅的免疫接种。在雏鸭、雏鹅14日龄或者21日龄时,需要接种免疫疫苗,25d之后再免疫接种一次,此后需要每隔半年就免疫一次。3)其他禽类的免疫接种,应该结合饲养用途参考鸡的免疫程序。4)如果发生疫情的话,需要检查禽类免疫抗体的具体情况,对一些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家禽加强免疫一次,最近一个月内已经免疫过的家禽类可以不进行免疫。

4.3 及时地扑杀疫病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特点为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确定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话,应该采取科学的免疫措施,对重点的疫区进行调查,查看疫源,同时对疫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必须对病死动物进行深埋和无害化处理,避免疾病的传播与蔓延。此外,严格的封锁疫区,禁止产品的流通,防止疫病的蔓延。减少禽类和人类的接触。对养殖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处理,经过3个月的晾晒之后才可以再使用,晾晒之后,需要经过安全检测,合格之后才能继续使用。

4.4 严格监控检疫程序应该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定期对禽类进行常规的采血化验,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在引种之前需要对禽类的引种地进行检查,保证各项指标合格之后再引种。引种之后还需要观察30d以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才能进行养殖,可以很好的降低该病发生的概率。此外,还应该适当的降低禽类饲养的密度,避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促进我国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禽类疫区致病性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冬季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禽类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