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黛玉进贾府》为例谈生命体验式读写结合

2020-12-31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陆飞燕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0年7期
关键词:贾府林黛玉体验式

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 陆飞燕

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高中作文越来越强调个性与创新,生命体验式读写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挖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写出具有生活气息、生命体验的文章。

一、生命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意义

生命体验式阅读和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生活中一些平淡的小事升华为写作素材,是生命体验式阅读和写作研究的重要方向。

生命体验式写作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改善写作策略,让写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现在高中写作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作文内容“假大空”,很多作文都是事例的堆砌,整篇文章没有体现学生的想法,缺少自我存在和个性思考。作为高中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尽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生活思考和认识。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的课程,它重视学生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是以提升学生思想素养和精神品格为导向的学科。

二、生命体验式写作的阅读借鉴

《黛玉进贾府》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作者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锦衣玉食,到了晚年却穷困潦倒,家徒四壁。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使作者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黑暗现实产生了不满。《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贾府的一批主要人物,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

1.关注生活细节,让生命体验式文章真实可感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的提高,江苏省高考作文的指挥棒倾向于让考生关注个体生命价值,关注生活。这些年高考作文题目无论是“物各有性,水质淡,盐得味”,还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都具有浓浓的江苏卷色彩,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反思自己成长的困惑。

《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的第三回,那时她只是一个孩子,从苏州到贾府是她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文章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贾府是京城中的名门望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是对贾府繁荣昌盛极为贴切的描写,作者之所以能写出“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是因为作者早年生活十分富裕,他的曾祖父曾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曾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受到康熙帝的宠信。贾府兴盛之时的模样和曹雪芹年轻时的家庭背景相同,所以这一段描绘活灵活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描绘自己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受。作文贵“真”,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自己,才能够打动阅卷教师。

2.掌握写作技巧,提高生命体验式写作能力

黛玉进贾府这种事情在现代社会中不可能再发生,但是作者从一个少女的视角,运用很多写作技巧,生动刻画了贾府的特点和黛玉的舅妈、外婆以及众姐妹的性格,对于学习生命体验式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黛玉是在母亲去世之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对她十分疼爱,但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之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黛玉进贾府》在全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黛玉的眼睛描绘了宝玉、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几个主要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为后文埋下伏笔。

此外,文章中有许多细节描写,比如宝黛初见这一段是贾宝玉第一次全貌登场,他问林黛玉是否也有玉,黛玉说“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听到这句话后,宝玉顿时发作起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这段描写体现了贾宝玉的真性情,他和林黛玉互为知音,所有人都盼望他能够走上仕途,但是黛玉却从未劝过宝玉读书,只有她才真正懂得宝玉的内心。二人从初见开始,贾宝玉就对天上掉下的林妹妹颇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只是仅仅的几句描绘,为后文奠定了情感基础,寥寥几笔就让我们对宝黛二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很多学生描绘细节时抓不住重点,让人读来感觉就像平淡无奇的白开水一样,既没有鲜明的特点,也不能推动后文的发展。学习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多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在描绘人物形象和语言神态时,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多用铺垫、渲染的方式。

总之,《黛玉进贾府》是一篇很好的生命体验式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可以学到将作文内容写得更加充实丰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写出蕴含生活元素并接地气的个性化生命体验之作。

猜你喜欢

贾府林黛玉体验式
《红楼梦》中贾府的男子教育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姥姥的知恩与贾雨村的不义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贾府的“吹哨人”
浅析焦大之骂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论体验——体验式外语教学、体验式学习、体验哲学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