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作文的遣词造句
2020-12-31江苏省海安市立发中学程培蕾
江苏省海安市立发中学 程培蕾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考场作文中,文采出众的作文能体现写作者的文学修养获得高分。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培养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当然,关键还在于作文的遣词造句训练要得法。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选择立体化语言
清代诗人袁枚说:“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意思是作文遣词造句要有立体感,要尽可能选用那些能调动读者感官体验的词语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尤其要重视对一些动词、形容词的锤炼。对于中学生作文中的描写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有的同学写下雨:“雨下得真大”,或者写“天上飘着蒙蒙细雨”,而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的写雨文字则是: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
这段文字里,用了两个形容词构成的叠词,“远远近近”“细细密密”,把雨的空间感和密度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美感。
比较以上这两种文字,显然,后者有种立体的、直白的、可供展开的画面感。中学生作文中的描写性文字,最忌讳的是延展性和想象力的匮乏,过多的概括与判断性形容词往往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写作训练最好还是从富有耐心的细致描绘开始,让学生尽量用立体化的描写替代僵硬的描写。
二、采用灵活的语句
汉语的句式多样,其中口语泼辣,文言句式典雅;长句周详缜密,短句简洁明快……然而,再好的句式,也要错开了用。比如红烧肉固然美味,但满满一桌红烧肉,就不免让人感觉腻味。同样,一篇文章倘若句式单一,即使内容再好,也会呆板无味,如果综合运用多种句式,语言就会抑扬顿挫,摇曳多姿,富有文采。
以长短句的综合运用为例加以说明。长句往往表意严谨,精确细致,适合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内容。比如鲁迅曾用长句批评魏建功:“我敢将唾沫吐在生长在旧的道德和新的不道德里,借了新艺术的名而发挥其本来的旧的不道德的少年的脸上!”酣畅淋漓!这就是长句的妙处!在语言的表达上,长句所表达的情感相对而言更为强烈。
与长句不同,结构简单的短句表达上更加简洁、明快、灵活。汪曾祺先生的许多作品就经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语言灵动有味,让读者印象深刻。我们从他的《大淖记事》中随机摘一段:“卖紫萝卜的,卖风菱的,卖山里红的,卖熟藕的。还有一个宝应来的卖眼镜的,一个从杭州来的卖天竺筷的。他们像一些候鸟,来去都有定时。”前面四个分句,全部省略了“有”字,读起来简洁明了。在汪曾祺的小说里,随处可见这种短句。用极简的句子写极丰富的事,于是就有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是丰富的长句所难以表现出来的。但是,短句并非汪老写作的唯一句式。他曾多次说过,自己并不是只用短句。我们可以从他的《人间草木》中随便找一处句子:
“我本想把这棵山丹丹带回呼和浩特,想了想,找了把铁锹,把老堡垒户的开满了蓝色党参花的土台上刨了个坑,把这棵山丹丹种上了。”
我们看这句话每个分句的字数:15、3、5、22、9。这段文字长短句错落使用,语言气息上把控得很好,读起来有种节奏美。
所以汪曾祺先生说:“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我们在写作时也不妨借鉴这种写法,将长句、短句综合运用,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三、巧选恰当的修辞
如果说词和句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砖瓦,那么恰当的修辞,则是砖瓦上的花纹,会使文章多几分亮色。
比如人的大脑喜欢形象感强的东西,而比喻句则是生动描写人、物、景的常用手法,它既可以传情达意,又可以使语言具有形象感。比如扎西米亚的《我们》里有这样两句:
“他的脸像个瓷盘,上面描着甜蜜的蓝色和娇嫩的小粉花,但是今天这些小花仿佛褪色了,冲淡了。我刚走进一统号飞船站,迎面过来了第二设计师。他的脸总是圆圆的,像个白瓷盘,一说话,就像在瓷盘里给你端来了馋人的好吃东西。”
这样的比喻句给阅读者一种奇特的新鲜感。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运用许多别的修辞。运用修辞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动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因此,在作文中,学生有必要用心锤炼语言,选择灵活的句式,必要时运用恰当的修辞,尽可能深化句子的意蕴,追求语言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