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0-12-31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王桂兰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知识点意识核心

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 王桂兰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萌芽、思维逐渐成形的阶段,可以说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核心素养的黄金阶段。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发散性、灵活性的思维,具备观察、分析、发现、求证、推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敢问、好问、乐问、善问。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不仅会帮助学生更深刻、更清晰地理解数学知识,也能够作为一种综合素养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核心素养与问题意识

(一)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热词,大方向上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到数学学科上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应具备或者学习数学之后应获得的综合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维度。简单来看,核心素养是应试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深度转变的见证,是从单调的“知识”教学逐渐转变成“知识+思维+能力”的综合素质教学,无疑是拓宽了教学的深度,拓展了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问题意识

数学中的问题意识,简单来说是让学生能够发现数学教学各个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发现数学知识点中的问题、习题中的问题、解题步骤的问题以及解题思路问题等,使学生的思维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辩证性,具备观察、分析、发现、求证、推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告诉学生数学知识点,然后利用数学习题进行验证与理解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印象。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思维,但本质上还停留在“知识”教学的层面。在新时代教育变革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育教学需要从“知识”教学转变为综合素养教学,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从“题海战术”转变为理解性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分析发现问题,随后大胆地提出问题、提出质疑,再利用已掌握的方法去解决、求证问题。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本质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同时,作为一种素养,其能够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商场购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维灵敏、对数字敏感的学生会很快反应过来,提出质疑,维护自身的利益,具有积极意义。

二、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现状

当前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进度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认知偏差

一些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无法认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思想上也并未重视,教学方法不合理,导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活动效果不佳。

(二)教师引导形式化

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数学基础知识也不牢固,需要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某些时候,教师的引导形式化、表面化,未能深入触及知识点以及问题本身,因此对于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太好的效果。

三、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民主、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学生学习情感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学生的学习情感又会和思维活性挂钩,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思维更加积极、灵活;而学生在沉闷、枯燥的氛围中学习,思维也会变得沉闷迟缓,进而影响培养问题意识的进度。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与学生的相处,多与学生做朋友,避免太过苛刻和严格,注重建立轻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会更有效果。

(二)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首先需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当作大事要事去办,构建整体性、系统性的培养框架,而并非基于教师本能偶尔地提一两句。其次,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再加上教师的逐步引导解答,问题意识的养成会水到渠成。最后,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针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深度剖析,分析如何巧妙引入,结合怎样的案例,精准定教。

例如,在“四则运算”相关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常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对比“植树”以及“商场购物”,学生对于后者更加熟悉,思考也更有力度。因此,教师在举例的时候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不要举比如银行存款率、折旧率、坡度等难度较大且学生不熟悉的例子,这样会更有助于学生思考,进而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好备课。

(三)科学有效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首先,鉴于小学生思维不成熟且数学基础知识也较为薄弱,教师持续有效的引导必不可少。教师通过创设新颖、有趣的话题或问题,让学生围绕话题或问题展开思考,进而发现更多、更深入的问题,这也就是教学中常说的“问题导学法”。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时,体积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常用的课程引入方法都会显得制式化,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不妨给学生讲解“曹冲称象”的小故事,给学生脑海中植入“简单置换”的概念,随后再开展圆柱与圆锥的学习,很快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广度,教学更加有效。

其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问、善问的态度。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在脑海中对知识点或习题存在初步印象,对基础性的、表面的知识加深了理解,对有难度的、深入的问题产生了质疑。尽管学生有的问题是幼稚的、混乱的,但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提问,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严肃对待。

(四)巧妙利用错误资源

错误资源指的是学生错的知识点、错的解题方式、错的习题等,一些教师视之如虎,而一些教师却能巧妙利用,借助错误资源展开有效教学。从多层面、多维度带领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和正确资源的差异性促进学生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推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改变固有思维,不再被动接受,不再单调地认为教材就是正确的,由此产生自己的思考。

(五)加强互动,探讨发现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往往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互动中,学生感知他人的不同见解,与自己的见解相碰撞,随后思考自己与他人的见解,其中蕴含怎样的问题。可以说交流互动越热烈、越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有效。

数学教学中的交流互动,一方面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往往占据主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常见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之间展开思辨与探讨,加强思想的交融,擦出更多的思维火花,继而寻找隐藏在知识点中更多的问题。但是,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不足,交流互动效果往往不是特别理想,教师也需要时刻参与才能保证交流互动的效果。

(六)培养关键能力

问题意识和学生的一些关键能力密不可分,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关键能力入手,例如学生的洞察力、批判性思维等,这些都影响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办法;组织一些数学课堂小活动,让学生观察图片、题目等,培养学生的洞察力。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问题意识是学生诸多素养中的一方面。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展开有效的引导并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错误资源的利用,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求证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知识点意识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