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萌宝乐
——托班二宝交友记

2020-12-31刘春梅

好家长 2020年6期
关键词:郡主麦兜兜兜

文 刘春梅

2015 年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自二胎政策放开后,我们身边的二宝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去年九月,我接受安排来到了早教园,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引起了我的重视。为了帮助二宝更好地与同伴交往,我先对二宝的家长展开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含二宝的家庭成员结构、主要抚养人、家长学历及二宝在交往中的行为表现等内容,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及我的实际教学经验,希望可以更好地帮助二宝解决交往问题。

一、家庭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二宝父母因为年龄偏大,他们对二宝的爱更近似于祖辈的宠爱和溺爱,过度的关爱不利于二宝健全人格的形成,再加上部分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性别差异,也会让他们的爱失衡。而父母对二宝的高度关注也会让大宝的表现失常,无法有效地引导大宝发挥出示范引领的作用,这些因素容易导致二宝产生不良的交往行为。

二、调查结果

对调查结果统计后我们发现:父母作为二宝主要抚育人的占比较大,远远超过大宝。这说明家长对二宝早期教育的关注度提高了很多。但是,仍有部分二宝是由祖辈抚养,这就可能导致二宝在交往能力上存在更多的问题。另外,家长给予二宝的陪伴时间也影响着二宝良好性格的形成与交往能力的高低……那么,如何在早教园的托班生活中培养二宝良好的交往兴趣和交往技能呢?

三、解决策略

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与在实际教学中的所感所思,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二宝的交往能力。

(一)亲情感染

当二宝刚进入一个全新的集体中时,他们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又心怀忐忑。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教师,陌生的伙伴……为了宣泄自己的不安和焦虑,他们被家长送入园时就会开始哭闹;拼命抱着爸妈的腿不肯松开;大喊大叫“我要回家”;说自己“肚肚疼,要回家”……见到此类情况,我们要勤于思考,巧妙地利用亲情化解二宝的分离焦虑。

案例一:郡主在妈妈的陪伴下入园了。刚到活动室门口,她就开始哭闹:“我要妈妈,我要抱抱。”然后,她就像树袋熊一样“挂”在妈妈身上。妈妈既无奈,又舍不得将自己的宝贝放下,怎么办呢?思考良久,我决定尝试采用亲情关爱的方法,帮助郡主慢慢地融入集体生活。

第二天,妈妈送郡主来园时,我让小苹果、兜兜等几个伶牙俐齿的二宝走到郡主面前,拉拉她的手,并且跟她分享各种玩具。郡主看到有同伴来了,不再缠着妈妈,注意力转移到了玩具上。我顺势走过去,跟郡主说:“郡主宝贝,老师抱抱。我们一起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可以看到妈妈的大汽车,还能听到妈妈打电话给爸爸让他来接你,去不去?”在郡主有点迟疑的时候,我从妈妈手中接过郡主,带她来到早教园的大平台,让郡主大声地和妈妈说“再见”,郡主听到了妈妈打电话给爸爸,让他早点接郡主回家。郡主看着妈妈远去的身影,主动地说:“老师,我要玩玩具。”说完,她拉着同伴的手回到活动室又唱又跳,开心地玩耍起来。

从那以后,郡主来园不再哭闹,到了门口她就会跟妈妈说:“我去神秘的地方看妈妈。”然后主动拉着我和小苹果的手,一起去大平台跟妈妈道别。日子久了,她慢慢地习惯了入园生活。其他同伴来园闹情绪的时候,她还会主动走过去安慰:“不要哭,我们去神秘的地方看妈妈吧。”

(二)榜样示范

在对托班二宝的调查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有些二宝因为家庭教养方式或者性格等原因,他们特别喜欢跟人交往,而且有很好的沟通技能。于是,我们就充分发挥这类二宝的榜样示范作用,让他们带领其他二宝一起游戏。

案例二:在建构区里,麦兜在搭房子,有的二宝在帮忙,有的二宝在旁观。教师一直在旁边做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用视频记录下二宝的言行。麦兜:“这个是‘城堡’,我妈妈说‘城堡’里面很漂亮。可可,你要进来吗?”可可迟疑着。“可可,你是‘公主’,你进来吧。”说着,麦兜就去拉可可的手,可可便进入了“城堡”。于是,在麦兜的带领下,可可在“城堡”里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玩得不亦乐乎。

回到活动室后,我们将录制的视频投影到电视屏幕上,让所有宝宝一起欣赏,并讨论:麦兜的“城堡”好看吗?这么大的“城堡”,如果只有麦兜一个人在里面,好玩吗?如果可可不跟麦兜到“城堡”里,可可是不是就不能像公主一样快乐?通过交流与讨论,二宝们知道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通过榜样的引领,二宝们的交往意识逐渐增强了,他们不再拒绝与人交往,学会享受交往的快乐。

(三)同伴感染

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幼儿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能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提升他们的社交技能。同伴的感染能很好地带动二宝进入游戏,提高其交往能力。

案例三:在“娃娃家”里,二宝们个个忙得不可开交:烧饭的,锅铲飞舞,煤气灶开开关关不停歇;扮演漂亮妈妈的,纱巾披在头上,左顾右盼,只等有人来夸奖;购物的,推着手推车跑来跑去,一趟趟不停地搬运物品……

扮演“妈妈”的馨馨正在忙着打扮自己,兜兜走到她面前,对她说:“我们去逛‘超市’,好不好?”馨馨说:“我要打扮呢!”兜兜说:“你已经打扮得很漂亮了,跟我一起去‘超市’吧,‘宝宝们’还饿着肚子呢!”馨馨看着他,想了想说:“好的。”于是,两个人推着手推车出发了。突然,兜兜说:“不行,‘宝宝’还在家里,我们要把她带到‘超市’去。”说完就回头一手抱起娃娃,一手推着车继续走。馨馨说:“是的,我的‘宝宝’也要去‘超市’呢。”她也回头抱起了一个小娃娃。兜兜说:“你让娃娃睡在我们的车里。”馨馨将娃娃放在手推车里。到了超市,兜兜又要推车又要抱娃娃,很不方便。他就顺手将娃娃放在馨馨的‘宝宝’身上,还说:“一起睡觉。”馨馨大叫:“不行,我的‘宝宝’要被压死了!”兜兜听了,停下车子,将两个娃娃脸对脸靠在一起睡,说:“这样可以了吧。”兜兜和馨馨就这样一趟又一趟地穿梭于“家”和“超市”之间,忙得不亦乐乎。

从案例三来看,原本馨馨是想独自游戏的,但是在兜兜的感染下很快就进入了游戏情境。活动中,他们有语言的交流,有愉快的合作,也有发生冲突的时候,但是他们能够自主解决问题,交往能力也随之而提升。

(四)游戏引导

在托班阶段,我们根据二宝的特点设计并实施了一些体育游戏活动。如“小兔抱抱”和“小乌龟”这两种活动都是根据小动物的自身特点而设计的竞赛游戏。在“小兔抱抱”活动中,“小兔子”在外出玩耍时遇到了可怕的“大灰狼”,她们立即想办法逃跑。第一次,“兔宝宝们”都是各自找地方躲起来的,可是不幸的是,仍然有“小兔子”没有逃脱“大灰狼”的魔爪。于是,教师就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二宝思考如何躲避“大灰狼”的魔爪,二宝们想到可以采用集体躲藏的方法,这样即使遇到“大灰狼”也能一起想办法战胜它。在“小乌龟”活动中,“乌龟们”虽然没有遇到危险,但是他们在爬山坡(用轮胎搭成的小坡)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怎么办呢?有个二宝很果断地提出“我推着他爬”的方法。于是,“小乌龟们”就这么你推我,我推你,一个个顺利地爬上了小山坡。

在这些带有竞赛性质和挑战性质的体育活动的引导下,二宝们的求胜欲望被成功激发了,他们在游戏中能积极动脑、愉快交往,慢慢地改变了孤僻的性格,能够交往到更多朋友了。

(五)教师鼓励

到托班下学期,二宝们已经基本适应了集体生活,不再拒绝与人交往了。我们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习新的交往方式。每天宝宝来园时,我们主动跟他们打招呼,抱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用肢体语言表达对他们的喜爱,并告诉他们:“老师非常喜欢你,你喜欢老师吗?如果喜欢,你就叫一声老师。”如果有其他同伴来了,我们会对二宝说:“××宝宝来了,我们请他来跟我们一起玩。”我们会牵着二宝的手,引导他们主动邀请其他同伴。

游戏时,我们也会不停地用眼神、动作等鼓励二宝,让二宝知道在教师心中他们是最棒的,是最出色的。例如,在美术游戏中,一直不想动手的萌萌拿起笔画了一些圈圈,当询问她画的是什么后,她说:“是圆圆的棒棒糖。”于是,我们就伸出舌头,做出舔一舔的动作,还很陶醉地说:“好甜啊!”萌萌很开心。后来,只要是她画的得意的作品都会拿到我们面前,让我们评价,萌萌也逐渐愿意和其他同伴分享。在我们的鼓励下,萌萌从一个内向的小姑娘逐渐变成了一个爱说爱笑爱交朋友的开朗女孩了。

二宝的交往是其社会性的体现,良好的交往能力需要家庭、幼儿园一起去为二宝创造交往的环境,帮助他们学习交往的语言,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愿意交往、乐于交往、正确交往、文明交往,从而为成为会交往的社会人而打下基础。

托班二宝的交友之旅才刚刚起步,期待他们以后可以学会更多的交往技能,收获更多的好朋友!

猜你喜欢

郡主麦兜兜兜
兜兜
兜兜
麦兜这泰迪
一只白狐
凤时春染三生鬓
一只白狐
路边的教主不能采
花祭
单纯快乐的麦兜妈妈
难忘的记忆——我演柴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