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讀上博簡瑣記*

2020-12-31侯瑞華

简帛 2020年2期

侯瑞華

關鍵詞: 上博簡 《昭王毁室》 《凡物流形》 字詞釋讀

一、 上博簡《昭王毁室》“喪備(服)曼廷”

對於其中的“曼”字,整理者讀爲“蹣”,指“踰廷而入”。(1)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3頁。陳偉先生讀爲“冒”,解爲“干犯義”。(2)陳偉先生之説轉引自曹方向: 《上博簡所見楚國故事類文獻校釋與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武漢大學2013年,第196頁。張崇禮先生讀如字,認爲“曼”有“突”義,不必改讀。(3)張崇禮: 《讀上博四〈昭王毁室〉札記》,簡帛網2007年4月21日,http: //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51。劉洪濤先生讀爲“”,意思是擅闖。(4)劉洪濤: 《讀上博竹書〈昭王毁室〉札記一則》,簡帛網2007年6月10日,http: //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78。史傑鵬先生用通行字釋寫簡文作“冕”。(5)史傑鵬: 《昭王毁室》,《中華文化畫報》2006年第3期,第70頁。黄人二先生讀爲“漫”,即漫步。(6)黄人二: 《上博藏簡〈昭王毁室〉試釋》,《考古學報》2008年第4期,第464頁。單育辰先生將“曼”讀爲“絻”,指喪冠;將“廷”讀爲“徑”,引鄭注“步邪趨疾也”作解。(7)單育辰: 《佔畢隨録之五》,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1月17日,http: //www.gwz.fudan.edu.cn/Web/Show/316。曹方向先生讀“曼”爲“曳(拽、抴)”,將“廷”讀爲“梃”,理解爲武器。推測“穿喪服的‘君子’語帶威脅,‘人’和‘命尹’都不敢阻攔,似乎來勢洶洶”,(8)曹方向: 《上博簡所見楚國故事類文獻校釋與研究》第196頁。認爲“簡文中穿喪服的‘君子’拽着木棒闖進來,和他遭到拒絶時揚言要‘召寇’的情態似較一致”。(9)曹方向: 《上博簡所見楚國故事類文獻校釋與研究》第197頁。

在以上諸説之中,比較有啓發性的觀點是將“曼”讀爲“冕”或“絻”。趙平安先生指出:“曼”是“冕”的異體字。(10)趙平安: 《“曼”的形、音、義》,《出土文獻》第13輯,中西書局2018年,第159頁。根據這一點,將簡文中的“曼”讀爲“冕”或“絻”在方向上都是正確的。郭店簡《成之聞之》簡7“君袞(冕)而立於阼”,上博簡《武王踐阼》簡2“武王齋三日,端服(冕)”,上博簡《吴命》簡5“有軒(冕)之賞”,清華簡《虞夏殷周之制》簡2“首服作曼(冕)”。皆可證“曼”之與“冕”的關係。但是“喪服冕”這樣的説法古書中未見。更加關鍵的是,冕所使用的背景是吉禮,在諸如祭祀等莊重場合使用。喪禮中是不會出現冕這樣的吉服的。因此,讀爲“冕”在簡文中並不合適。而單育辰先生讀爲“絻”的意見應該是正確的。按照傳世禮書中的用字習慣,可以直接寫作“免”。“曼”字爲“冕”之異體,在簡文中自可讀爲“免”。 郭店簡《老子乙》簡12“大器曼成”,今本作“大器晚成”,同樣是“曼”讀爲“免”的佳證。

單育辰先生在文中引證了《左傳》中的“使太子絻”,但並未引及禮書中的記載,這裏則補充相關材料以爲進一步的論證。《儀禮·士喪禮》“衆主人免于房”,鄭注云:“衆主人免者,齊衰將袒,以免代冠。冠,服之尤尊,不以袒也。免之制未聞,舊説以爲如冠狀,廣一寸。《喪服小記》曰‘斬衰髻髮以麻,免而以布’,此用麻布爲之,狀如今之著幓頭矣。自項中而前,交於額上,卻繞紒也。”(11)阮元校刻: 《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中華書局2009年,第2461頁。鄭玄的解釋基本勾勒出了“免”的形制,與“冠”還是有很大差異的,是以麻布交項纏在額頭上的一種喪具。另外《禮記·喪服小記》云:“斬衰,括髮以麻;爲母,括髮以麻,免而以布。”鄭注云:“母服輕,至免可以布代麻也。爲母又哭而免。”(12)阮元校刻: 《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第3237頁。父卒而爲母服喪,按禮制即爲齊衰三年,頭上所着的免可以用布代替麻。簡文中的“君子”正是母喪而欲將父母合葬,即屬於這種情況。故君子除了喪服之外,還在頭上加戴“免”。所以簡文的“喪服曼廷”都是在講“君子”身上的穿戴。《周禮·天官·冢宰》:“閽人: 掌守王宫之中門之禁。喪服、凶器不入宫。”因而面對這樣一位“披麻戴孝”的人,簡文中守在閨門的“人”當然會將其攔下不予放行。

根據這樣的思路,曹方向先生對“廷”字的解釋其實非常具有啓發性。簡文中的“廷”字當如曹先生所説讀爲“梃”,但這裏的“梃”不應理解爲一種武器,而應該是處在喪期中的孝子用以扶持身體的喪棒——即禮書中常見的“杖”。《禮記·問喪》:“或問曰:‘杖者以何爲也?’曰: 孝子喪親,哭泣無數,服勤三年,身病體羸,以杖扶病也。”因爲喪主猝臨親喪,精神上受到巨大打擊,難免身體羸弱。所以處在喪期中的喪主可以執“杖”,用來扶助因悲痛而病弱的身體。簡文中的“梃”其實就是這種“杖”。

《廣雅·釋器》:“梃,杖也。”,《小爾雅·廣服》:“杖謂之梃。”《孟子·梁惠王上》:“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趙岐注:“梃,杖也。”同篇又有“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注云:“可使國人作杖以捶敵堅甲利兵。”孟子的軍事思想接近一種“唯組織論”,因而用人們生活中常見的木杖、手杖等的“杖”與堅甲利兵進行對比,從而極言“仁政”之威力。王力先生則在其《同源字典》中認爲“梃”與“杖”爲耕陽旁轉,音近義通,故爲同源關係。(13)王力: 《同源字典》,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328頁。總之,將簡文中的“廷”讀爲“梃”,理解爲喪禮中的喪棒“杖”是没有問題的。

《禮記·檀弓上》:“故君子之執親之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三日,杖而後能起。”簡文中的“君子”蒙母喪,急欲將父母合葬。所以對其“喪服免梃”的描寫,非常生動地告訴讀者這位“君子”是處在喪期中的孝子,從而爲下文守衛阻攔以及他求爲父母合葬等作出鋪墊。因此簡文的“喪服免梃”其實就相當於“喪服免杖”,指這位“君子”身着喪服,首着喪免,手執喪棒的樣子。只是簡文中使用了“廷(梃)”來指“杖”,或許是因爲“君子”所持只是一枝簡陋的枝條或者木棍,故有此稱。

二、 上博簡《昭王毁室》“厶(私)自”

首先第一句話就是“僕之毋辱君王”,解釋自己身着喪服闖入宫門並不是有意侮辱君王,而是因爲自己父親埋骨於此室之階下。然後這位君子説明了自己的來意,是“將掩亡老……”(雖然後面略有殘缺,但是這句話的意思仍然非常清楚,應該是説自己想要合葬父母)。緊接着又説“以僕之不得并僕之父母之骨,私自”,這很顯然是進一步的解釋。“以”表示原因,而“私自”應該指的是這位君子之前的行爲。整句話是在解釋自己因爲不能够合葬父母之骨,所以纔會有之前的某種行爲。

《莊子·徐無鬼》:“所謂暖姝者,學一先生之言,則暖暖姝姝而私自説也,自以爲足矣。”

《楚辭·九辯》:“惆悵兮,而私自憐。”

《淮南子·道應訓》:“尹需學御,三年而無得焉。私自苦痛。”

從“私自”一語的表達來看,後面所跟的往往是自身的一種情感狀態。如果從這個角度考慮,簡文的“私自”也應該是指一種情感狀態。這樣一來,問題的關鍵就落在“”字的破讀上。

我們知道,“迫”在古書中除了有逼迫、狹窄的意思,還有引申而來的急迫之意。《廣雅·釋詁一》:“迫,急也。”《説文》:“窘,迫也。”《楚辭·離騷》“夫唯捷徑以窘步”,王逸注云:“窘,急也。”《孟子·滕文公下》:“迫,斯可以見矣。”朱熹注云:“迫,謂求見之切也。”《史記·項羽本紀》:“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

三、 上博簡《凡物流形(甲)》“毄天之明”

上博簡《凡物流形(甲本)》簡8有字作:

該字所處的段落如下,其字用~表示:

我們認爲此字應當釋爲“毄”。楚簡中從“毄”的字如下:

裘錫圭先生認爲該字“可以分析爲从‘土’从‘毄’省,即‘墼’字,在簡文中讀爲與之同从‘毄’聲的‘擊’”。(21)裘錫圭: 《讀上博簡容成氏札記二則》,《裘錫圭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447—449頁。與此相關的還有如下幾個字形:

另外還有從系、墼聲的“繫”,見於上博簡《周易》以及清華簡《繫年》,皆可與傳世文獻對應:

楚簡中的“墼”與“繫”字既經辨識,其他古文字中的“毄”也被學者釋出。以下是“毄”的幾種形體:

而上博簡《凡物流形(甲)》簡8存在争議的字或與上引上博簡《弟子問》簡1的“墼”字、清華簡《周公之琴舞》簡16的“毄”字相近。試將三字比較如下:

《》1《》16《》8

討論之字左邊的中間部分爲“日”形可以確認,其左下部的墨跡可能是“日”形中間横筆的延伸下垂(如《弟子問》之字),也可能是“八”形的殘留。如果左邊最下方的確是一横筆的話,那麽就可與《周公之琴舞》的“毄”字相對應。

如果釋“毄”之説可以成立的話,那麽該字在簡文中可以讀爲“繫”。簡文則爲“繫天之明,奚得?”所謂“天之明”當指日月星辰。《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杜預注云:“日、月、星辰,天地之明也。”“繫天之明”正與“則天之明”同一句式。而古人認爲日月星辰以及天都是有所懸繫的,如《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繫焉。”在《楚辭·天問》中屈原也曾有過類似的問題:“幹維焉繫,天極焉加?”王逸注云:“幹,轉也。維,綱也。言天晝夜轉旋,寧有維綱繫綴,其際極安所加乎?”王充《論衡·説日》云:“使日月自行,不繫於天,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當日月出時,當進而東旋,何還始西轉?繫於天,隨天四時轉行也。”因此,簡文“繫天之明,奚得?”的字面意思就是説懸繫日月星辰如何做到。而能够懸繫日月星辰的,自然是指天的規律、法則等。所以簡文的“繫天之明,奚得?”是在追問日月星辰的運行之道,正與《天問》的“幹維焉繫”相類。《大戴禮記·虞戴德》云:“明法于天明,開施教于民。行此以上明于天化也,物必起,是故民命而弗改也。”追問“繫天之明”“鬼之神”“先王之智”,目的就在於治民。而這正回應了簡文前述的“吾欲得百姓之和,吾奚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