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优化
2020-12-30孟小莉
孟小莉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启蒙阶段,也是发展数学兴趣、夯实数学基础的重要时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于窠臼,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甚至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创新和优化教学策略,争取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创新;优化
引言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得以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教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改进方法、创新形式,才能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而数学具有较强的枯燥性和复杂性,一成不变的教学策略只会凸显数学课程的沉闷无趣,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喜好,据此改进和创新教学形式。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小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较弱。
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式比较单一、模式比较老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更好进行思维转换。同时存在教学与家长方面思想过于传统,往往只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在思维上不能有效进行转换,老是运用一种思维方式是很难实现有效的学习。例如,在4.22*8=?这道题中,学生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难度,不能以最快的方法进行运算,同时也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前后进行拆分,先用4*8=32再加上0.22*8=1.76,再将二者的和进行相加得出答案33.7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较弱,同時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没有以最快速度对问题作出解析。
(二)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和全面。
在小学的数学中学生往往不能有效掌握相应的公式和方法,使得在解题时出现各种差错。只有能牢固的记住基础运算公式才能将题目进行解析。目前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公式的掌握情况并不重视,没有重视这一方面,导致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总是出现各种问题,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在教学中只有牢固的记住相应的公式和方法,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理解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到工程建设、图纸设计,小到收支、超市购物,都会用到数学知识。并且,相比于沉闷枯燥的数学课堂,学生的兴趣自然更倾向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也更愿意投入到对生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之中。所以,在小学数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生活情境教学法。即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多媒体展示等途径展现某一生活现象或生活场景,借此营造一种生活氛围,并在其中合理融入知识内容。这一方面可以建立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亲切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常见物的图片,比如,房顶结构、晾衣架、车位锁等等。然后我向学生提问:“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的形状?”学生陷入思考时,我为学生描述如下情境:“小明有一个长方形的相框,因为长时间不用发生变形。于是小明在相框背面斜着钉了一根木条,相框就变得牢固了。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场景吗?”描述的同时我为学生展示相框的样子,这时学生便回忆生活经历,判断出三角形比其他形状更加稳固、牢靠。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是激发学生思考动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的可行之法。
(二)加强动画演示,抽象化为直观
“形”与“数”是数学的两个主要研究对象,这两者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抽象能力较差,因此,在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时难免有些吃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工具已经趋向现代化,很多教学难题都已经得到解决。所以,考虑到小学生对动画情有独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动画演示法,即将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或问题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直观感受,同时也能让课堂趣味横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一课时,我便利用信息技术,以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轴对称图形沿轴折叠的过程,让学生清楚直观地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而除了几何相关的知识外,在解决一些复杂的“数”的问题时也同样可以借助动画演示法。比如,在学习“鸡兔同笼”时,为了给学生介绍“抬腿法”,我便在屏幕上展示若干鸡和兔的形象,然后操控鼠标“命令”兔子和鸡抬起两只腿,这时学生便很轻松地根据动画列出相应的式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并且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习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而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和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它不仅是数学的精髓,也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工具。
例如,在学习《运算定律》时,我便渗透类比思想。首先,我为学生介绍加法交换律,并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进行和验证。然后我向学生提问:“乘法运算是否也拥有这种规律呢?”这时学生便列举出一些乘法算式,比如:3×20,20×3等等,然后通过发现了乘法交换律。之后我引领学生认识加法结合律,并向学生提问:“加法和乘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根据这种相似性,你能推理出乘法的其他规律吗?”这时学生便根据加法结合律的证明过程推理出乘法也具有同样的特点,最后,我再详细地为学生介绍类比思想的内涵,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渗透新鲜元素,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构建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春芳.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甘肃教育,2018.
[2]张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