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策略

2020-12-30田儒清

下一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田儒清

摘 要: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所重点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成绩,一方面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下面,本文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绩这一问题作以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深化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成绩;教学策略

在应试教育理念统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即只是一味机械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课本内容及相关解题技巧,这便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进而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不断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成绩。

一、更新理念,培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小学生而言,兴趣更是驱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起点和原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积极借助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以使学生能够始终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前提和基础。

在教学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引用生活中的实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出示实物课件,出示例题。“各种水果共500千克,按苹果、梨、橘子顺序2:3:5分配,问各种水果各得多少千克?老师引导学生可将这些水果一共分成多少份?(2+3+5=10份),把500千克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500/10=50千克)。即苹果、梨、橘子分别为50*2=100千克、50*3=150千克、50*5=250千克。"学生通过教师的导学会方法,于是教师又出示生活实例:"做一个操场计划要600方混泥土,沙子、水泥、石头按2:1:3的比例,种各需要多少方?回想刚才学过的方法自己完成练习题。教师提示求比的和、每份是多少、各需多少?"a这样一来,既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加强学法指导,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中不断学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新的知识点,还要对之前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如此才能更好的巩固自身的数学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有详尽的学习计划、课前自行学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有效解决难点重点问题、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小结以及课外学习等多方面。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合理的安排好時间,如此才可以让学生克服一切困难进行自主性学习,但对学习计划的是定也要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计划可以有长期的也可以有短期的,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进而更好的锻炼自己。基于此,教师一定要对自身的教学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只注重对学生表面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根据数学题目引导学生去发现解题的思路,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对解答题目有自己的技能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意识。比如,在小学数学中学习“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时,不能只让学生去记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公式,而是要将公式的来由分析讲解给学生,同时结合实践教学课程,让学生充分理解公式的来由,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重视教师人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对课堂效果有着正向作用,学校应该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首先,教师在开展新课前应该树立正确的数学体系认知,对教学进度进行灵活调整,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应该准确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重难点划分,对数学知识做出分界,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把握学习重点,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最后,应该加强教师与学生沟通能力,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加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正向互动,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思考与逻辑推断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学习阶段,学生是教师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利用教学活动和有趣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数学保持好奇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能顾动脑解决数学问题,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满足感。这样能够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启发学生学习数学,更牢固的消化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为学生打开进入数学世界的大门,更好的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不可否认,对年龄较小、学习能力薄弱的小学生而言,数学这一门高度强调逻辑性的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教师也要尽量挖掘课程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感、畏惧感,还能帮助其收获学习中的深刻价值。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和优化,帮助学生以循序渐进的态势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心,并且培养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建设一个更开放、活泼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始终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姿态完成数学的学习工作。

参考文献

[1]徐长梅.探索低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J].名师在线,2018(31):33-34.

[2]冯文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97-98.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