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鱼吃蚕豆
2020-12-30邱敏
邱敏
【案例背景】
最近,教室里来了几位新朋友——可爱的小金鱼,它们住在一个大大的玻璃缸,所以,小朋友们从玻璃缸的外面就能看到小金鱼们在水里的动向。为了不过分打扰小金鱼又便于小朋友们近距离的观察,老师把它们放在了相对安静的图书角的桌子上,孩子们开心极了,他们总会利用闲暇时光与他们的金鱼朋友“开怀畅聊”。
【案例描述】
【片段一】:小金鱼饿了
区域活动时光,点点和桃子正坐在图书角看书,毛豆走了过来。
“你们看,小金鱼在吐泡泡呢。”毛豆边看着鱼缸里的金鱼说。
“它们吐出了好多泡泡呢。”点点回应着毛豆。
“它们边吐泡泡边围着鱼缸转来转去。”桃子也参与了进来。
“它们是想喝水了吗?”桃子接着说道。
“不是不是,它们就在水里呢。”点点带着点儿小着急说到。
“我知道,它们是在学我们说话,哈哈哈。”毛豆笑着说。
“金鱼才不会说话呢,它们是饿了吧,张开嘴巴要吃东西呢。”桃子想了一会儿回应道。
“小金鱼喜欢吃什么呢,我家里有糖,还有面包,明天让我妈妈带来给它们吃。”点点说。
“它们现在就饿了,现在就要吃。”桃子边想着什么边说道。“我们一起给它们找点吃的吧。”
三位小朋友各自走向了班级的不同区域去为小金鱼找食物。
【片段二】:小金鱼吃蚕豆
“这下小金鱼不会再饿了。”点点在生活区找来了两颗蚕豆,把它们放进了鱼缸。
这么大,小金鱼肯定能吃饱。”桃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可是,蚕豆这么大,小金鱼怎么吃进嘴巴里去呢?我们再去找个小一点的吧。”说完,毛豆走到放蚕豆的篓子旁边,翻了半天,找到了一颗块头小小的蚕豆。
“你们看,你们看,这个小,快给小金鱼吃吧。”毛豆把蚕豆放进了鱼缸里。
就这样,三个小伙伴围着鱼缸,静静的看着鱼缸里的小鱼。
“小金鱼怎么不吃。”桃子问道。
“它们是不是不饿啊。”点点刚说完,游戏结束的琴声响了起来,小朋友们各自忙着收拾好自己的玩具,然后坐了下来。
【片段三】:小金鱼吃什么
“宝贝们,你们看,鱼缸里的小金鱼在干什么?”在一旁观察着整个过程的老师把鱼缸端到了小朋友的面前,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观察。
“小金鱼一直张着嘴巴。”乐乐说。
“媽妈说我小时候想喝奶了就会张着嘴巴大哭,小金鱼也想喝奶了。”斌斌指着鱼缸说,小伙伴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小金鱼是真的饿了,那你们再看看,鱼缸下面有两颗黑黑的什么呀?”老师指着鱼缸下面的额蚕豆说。
“老师,我看到了,是蚕豆。”
“对,是蚕豆,是蚕豆。“
“谁把蚕豆放进鱼缸里啦。“大家七嘴八舌的开始质疑了起来。
“那你们觉得小金鱼喜欢吃蚕豆吗?”老师趁机发问。
“不能不能,蚕豆太大了。”
“金鱼只能吃很小很小的圆圆的鱼食。”
“我公公家有金鱼,我公公都是喂小鱼吃鱼食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教室顿时又沸腾了起来。
“小金鱼到底能不能吃蚕豆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小金鱼。
“小金鱼,你爱吃蚕豆吗?”大家一起问道。
“我的身体小小的,嘴巴也是小小的,蚕豆比我的嘴巴还大又硬硬的,我吃不下,吃不下,我最爱吃的是鱼食,因为鱼食小小的,不容易卡到我的喉咙,软软的馒头或者面包我也很爱吃。“老师模仿着小金鱼的样子回应道。
“小金鱼不能吃的东西我们还能不能放进鱼缸里呀?”
“不能不能不能……”小朋友们异口同声道。
【片段四】:喂喂小金鱼
“小金鱼饿了,你们要不要来喂喂小金鱼?”
“我来喂,我也要喂,我也想喂……”
“大家都想喂,可是小金鱼一次不能吃太多,我们来商量一下轮流喂,怎么样?”新的话题就这么随机产生了。
“金鱼的身体小小的,所以它吃的东西也很少,我们一天喂一次就可以了,那谁先喂,谁后喂呢?”
“老师,按照小朋友的坐的位置,谁坐第一个谁先喂。”
“不行,明天我就不坐这个位置了。”
“老师,女生先喂,男生后喂。”
“男生,你们同意让女生先喂吗?”老师对着男生问道。
“我们也想先喂。”小宝说道。
“我们来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先喂。”
“可是,石头剪刀布好多人都能赢啊。”老师提示道。
“我们用学号来排队,1号排第一个。”
有想法的宝贝都陆续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可以从最后一个学号开始吗?”
“小朋友们都想从第一个开始,对吗。这样,老师来写数字,小朋友们自己抽签,抽到几号就第几天喂,这样比较公平。”
“好的。”大家异口同声。
在大家的讨论声中,喂小金鱼的顺序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案例反思】
陶行知先生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上述叙事中,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活动者、引导者,应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一、关注幼儿的兴趣,顺应幼儿的发展。孩子们从发现“小金鱼饿了”到“喂小金鱼吃蚕豆”都是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进行的,它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小金鱼吃饱,然后在水里开心的游动;二、捕捉教育契机,让幼儿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关于如何按顺序喂喂小金鱼的问题,教师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创设宽松的探索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
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探索的兴趣,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支持幼儿的发展。当诱饵遇到问题时适时介入,并以鼓励和欣赏的方式帮助幼儿,使活动继续下去,并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