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编:音乐课上一处亮丽的风景

2020-12-30俞银丽

下一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注意力合作舞蹈

俞银丽

摘 要:新课标解读中明确指出: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因此,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也为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新课标赋予了我们的音乐教学新的活力。它要求我们的教学是创新的教学、灵性的教学,它鼓励音乐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于是,创作、创编便成了当下课堂中的时尚用语。大家纷纷跃跃欲试,创编歌词、即兴舞蹈、编排情景短剧等等环节,似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儿,把我们的课堂点缀得绚丽多姿。

关键词:舞蹈;肢体动作;注意力;合作

那么创编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什么作用呢?

在早期的音乐课中,没有多媒体,没有钢琴,老师和学生只有简单的歌谱,教师的范唱和学生的独唱、齐唱,整节课就算“生动”了;随着教学的蓬勃发展,音乐课的教学形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课堂中不再是单纯的师生轮唱,取而代之的是优美的钢琴伴奏,引人入胜的多媒体教学,耐人寻味的打击乐......除此之外,学生的演唱中还出现了拍手,跺脚,摇头等舞蹈形式。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大部分同学都能活跃起来,就连平时闷声不响的孩子也能主动地参与进来。

一、借助创编,学唱歌曲

音乐创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主动参与、体验、探索、创作音乐的一个过程。它抓住了低段孩子爱动,爱模仿的天性,将演与创有效地结合,激发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低段孩子更快地融入音乐中。

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在音乐课上表现得很被动。采用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孩子单纯地学会这首歌,而没有主动学唱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粉刷匠》这首歌时,歌曲比较欢快,歌词有点拗口,于是采用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很多学生在初听歌曲时,就能跟着节奏,有规律地做一些小律动。而我根据歌词的内容,如“粉刷本领强”这句,我做了两个动作,左手拍着自己,右手竖起大拇指;如“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采用用手刷上面,刷前面,转圈画等等,使学生理解并记住了歌词。

学生在学唱时兴趣很浓,而且课堂效果也不错。

二、借助创编,进行欣赏

音乐是一种听觉形式的艺术,是以审美为目的和核心的。而舞蹈则是把对音乐的感受、体会,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听到欣赏,我们能想到的就是反复地聆听,体验音乐,但这样做的效果不见得有多好。低段的孩子,只会单纯地听,乐曲一长,连听的兴趣都没有了。而且对于那些音乐形象不怎么鲜明的音乐,别说学生,老师也不一定能听得出来。试着在教学中编入一些舞蹈动作,带领学生随着旋律的变化,做热烈欢快,或优美抒情的舞蹈动作,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能更快地理解音乐形象。

如在欣赏《草原上》时,先让学生听,然后用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来表现乐曲,这样既了解了蒙古族舞蹈动作的特点,又体会了乐曲带来的意境。欣赏《玩具兵进行曲》可以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内容后,跟随音乐用神气的表情,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及表演来表现玩具兵的可爱、顽皮形象。通过肢体语言,让孩子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借助创编,唤醒注意力

低段孩子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有些人的注意力只有15-20分钟。一节课进行得差不多时,孩子们基本都昏昏欲睡。反复地歌唱、分组地歌唱、小组比赛,各种的教学形式都已经让孩子们疲惫不堪。在教授完歌曲后,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重新唤起对歌曲的兴趣。也能使一部分在歌唱部分表现不是很好的孩子,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四、借助创编,培养合作精神

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是他们的通病。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创编活动,如:握握手,跳跳圆圈舞等,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促进与他人协商、合作能力的发展。

在音乐艺术的殿堂里,"创造"是艺术学科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在实行素质教育的音乐课堂中,音乐课不僅要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创造思维。

要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创编是一种办法。在音乐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好创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完善、钻研,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最大限度地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猜你喜欢

注意力合作舞蹈
让注意力“飞”回来
舞蹈课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