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患者进食障碍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20-12-30杨云娟高燕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1期
关键词:抑郁症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杨云娟 高燕

【摘要】 目的:探讨对患有进食障碍的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70例患有进食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清指标,体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在护理干预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64. 32±5.13)显著高于对照组(58. 95±5.01),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指标水平干预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K十、Na+及C02 - CP值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进食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以及体质量,还可以减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促进营养摄入。

【关键词】 迸食障碍;抑郁症;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中固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 (2020) 21-001-01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主要臨床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悲观厌世、自杀行为[1]。部分患者还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如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以及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等。机体症状群以饮食习惯的改变,作息功能的紊乱以及性功能下降等许多变化为主导[2]。由于抑郁症患者的食欲不振,患者通常没有食欲,出现饮食失调的症状,如暴饮暴食,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尤为重要[3]。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70例患有进食障碍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进食障碍的改善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70例患有进食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 55±4.12)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34. 28±4.16)。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所选患者经诊断都确诊为抑郁症且伴有进食障碍;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或者严重精神障碍者。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患者生活护理,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等,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4]。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加强病房检查,观察病情发展,积极与患者沟通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若出现食欲下降,说服其反复进食[5]。拒食或进食困难者,在说服进食的同时可以辅助他们进食,必要时可以鼻饲半流食。②加强行为治疗和心理治疗,如果进食情况得到改善,应给予积极的鼓励,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饮食护理方案,并帮助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③获取患者的饮食情况,为其制定食谱,促进患者更好的进食。④指导患者就餐前充分休息,来保持足够的精力和能量。⑤严格限制患者进食前的水分摄人,避免食欲不振。⑥推荐家属为患者带来喜爱的食物。⑦指导患者饭后活动,刺激肠胃蠕动,增进食欲。便秘者坚持少食多餐,也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体质量和血清指标(K+、Na+及CO2- CP值)。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的体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在护理干预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64. 32±5.13)显著高于对照组(58. 95±5.01),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干预前后的血清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干预前未见显著差异(P>0. 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K+、Na+及c0,CP值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2。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加,世界范围内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8%,女性略高于男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并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6]。抑郁症患者每次发作至少持续2周以上,长者可能是数年或数十年,这种情况经常复发,而且大多数人在每次发作后都能获得明显的缓解,一些病人会有后遗症或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症患者通常由于疾病因素而有饮食失调的症状,如果不及时干预,将对患者的营养状况产生巨大影响,甚至诱发其他疾病[7-8]。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针对患有有饮食障碍的抑郁症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相关的研究显示,在抑郁症住院期间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帮助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可以有效减少饮食失调症状,增进食欲,改善身体营养。综合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在整体护理指导下,提供给患者日常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咨询等。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上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人保持积极,良好的沟通,并熟悉每位患者的性格特点和病情进展,为后续护理工作打下基础,努力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对于提升护理效果尤为重要。同时,护理人员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在对食物摄入量减少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以安慰,鼓励患者以确保其日常营养摄取;如果情况允许,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体育或娱乐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增强愉悦感,例如竞技比赛,音乐疗法,调动情绪来增加食物摄人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指标水平干预后,两组患者的K+、Na+及CO2 - CP值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伴有进食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以及体质量,还可以减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促进营养摄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金珠,抑郁症住院患者进食障碍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 (35):235-236.

[2] 周玲.住院抑郁症患者进食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2. 24 (6):741-742.

[3] 朱红,抑郁症住院患者进食障碍的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4):121-122.

[4] 刘贻德.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探讨[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 11):1-2.

[5] 古练,陈珏,黄悦,等.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6.O中文版在女性进食障碍患者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 (5):350- 355.

[6] 包小英,王红霞,杜小正.角调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5 (6):870-872.

[7] 赵燕.住院抑郁症患者进食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体会[J/CD],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6,1 (1):95,97.

[8] 叶冬,抑郁症住院患者进食障碍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 19 (zl):229-230.

猜你喜欢

抑郁症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