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020-12-30杨靖业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杨靖业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技能,是小学的基础语言类学科,对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更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小学生的朗读训练,可以快速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本文将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为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以供教育学者进行研究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和提升。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提升小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小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先进和科学。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时期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小学生知识文化的学习以及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中主要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朗读训练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营造朗读氛围,激发小学生朗读兴趣

开展小学生的朗读训练,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对一件事最原始的动力,只有发自内心地对一件事感兴趣,才能激发对这件事的动力和热情,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和探究的心理,才能不畏惧困难和艰辛,从而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同理,学习兴趣才是教师最应该进行研究的问题,只有让小学生对朗读感兴趣,对阅读感兴趣,才能给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打好基础。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小学生的朗读兴趣的培养,一味强制地让小学生进行阅读的学习和训练,使得小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感到厌烦,丧失了学习朗读的兴趣,使语文阅读教学适得其反,影响了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没有形成,学习的自制力和自控力还不足,对一切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如果教师不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和系统的训练,很容易使小学生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教师应该从培养小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入手,加强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和朗读的认识和了解,利用朗读的特点和优势,让小学生了解朗读的魅力,激发小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让小学生爱上朗读、爱上阅读、爱上语文,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平,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挑选相应的阅读内容,进行示范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朗读的兴趣,提升小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鼓励小学生进行朗读的尝试,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提升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意识。

二、加强朗读训练,提升小学生朗读技巧

開展小学生的朗读训练,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不断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朗读训练,提升小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能力。朗读不仅仅是一个将文章读出来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朗读充分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过程,通过朗读可以更好地让小学生学习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和感受作者的情感,并通过不同语气的表达更好地诠释文章想要表述的情感和思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不同于默读,是有一定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了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让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前,先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教学,让小学生学习如何朗读,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表情达意的朗读效果。首先,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朗读之前掌握文章的主题,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中心思想,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朗读做好基本的准备。其次,教师要教会小学生朗读的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停连,即指朗读中声音的停顿和连续,通过对停连的位置根据不同的语句和意境的处理,提升整体朗读的效果和质量。重音,即在朗读中需要重点强调突出的词语或音节,从而突出该词语或者音节的重要性,提升该句子的重点。语气,即一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通过不同的语气和声音,表达不同的场景模式及情境和情感。节奏是文章轻重缓急的最好体现,通过对节奏的把握,能更好地体现和表达文章波澜起伏。教师必须先从以上几个方面让小学生对朗读技巧有一个正确的、系统的学习和了解,才能让小学生快速掌握朗读的方法,提升小学生的朗读技巧,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三、创设朗读意境,培养小学生朗读情感

开展小学生的朗读训练,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创设朗读的意境,培养小学生的朗读情感。要想朗读出声情并茂、生动感人的文章,必须要对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进行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只有充分理解和体验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才能准确表达文章的精髓和作者的情感,朗读才能更加感人、更加精彩。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朗读意境,训练小学生的朗读情感。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朗读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先给小学生创设出一个漫天大雪、寒风冰冷刺骨、小女孩无依无靠的朗读意境,让小学生用想象力描绘出一个冰天雪地的画面,体会小女孩的伤心和绝望,从而奠定朗读的基调和情感,再让小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使朗读的效果更加感人、更加真切。

四、丰富朗读活动,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

开展小学生的朗读训练,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要开展丰富的朗读活动,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朗读能力和水平。实践才是检验能力的最好途径,只有让小学生多进行实践的考验和历练,才能真正锻炼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多组织小学生进行朗读比赛,给小学生设定一个主题和范围,让小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去确定朗读的内容,让小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确定朗读的基调,并合理运用朗读的技巧,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充满情感的表达和朗读,并进行评选,对获胜的小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来鼓舞和激励小学生不断进行朗读学习和训练,通过朗读比赛充分锻炼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小学生对朗读的理解和运用,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朗读训练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对小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小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技巧,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利用朗读的优势和特点,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加强小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的训练,创设朗读的意境,培养小学生朗读的情感,开展丰富的朗读活动,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平,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小学生对朗读的学习和理解,让小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43.

[2]孟海云.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名师在线,2019(23):35-36.

[3]尤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技能训练[J].当代教研论丛,2019(02):66.

[4]张宜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109.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重视高中语文中的读与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