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12-30刘同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刘同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进入知识学习、身心成长最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强,教师可以根据正确指导帮助他们养成各种各样的好习惯。本文首先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试图寻找合适的途径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自我,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78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与思维相互整合的学科,初中生的好奇心较强,潜能有待开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需要教师更新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更加自由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快速进步,并且让学生通过思考获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思维能力。

一、制定培养计划落实思维培养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来进行课程的开展。初中语文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积极地领会教材中的重点信息内容,从而制定相应的学生培养计划,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能够自主感受到学习内容并领悟教材中的作者情感表达,教师也能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反应,逐渐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能力水平,切实调整学生培养计划,从而借助因材施教在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课文阅读后的阶段,引领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构建课文中的情境内容,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可以使学生将在课堂中对课文的感受和经验彼此分享,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水平。在课后作业方面也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练习作业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借助教师的思维训练计划,更好地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运用媒体技术促进思维转变

语文教材中所安排的内容大多以抽象的文本为主,这对于思维发育程度较弱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但是,对于直观的内容,学生则抱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原本抽象的文本,以图画、视频等形式进行呈现,从而让学生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关联,促进思维的转化,在提高理解效果的同时实现思维的转变。

例如,在《三峡》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媒体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变。从教材中的文本来看,《三峡》这篇文章中主要描写了三峡秀美壮丽的景色,但是,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单纯地按照抽象文本对学生进行教学,则会限制学生进行三峡优美风景想象的空间,不利于学生理解文本。而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抽象的文本内容与具体的视频相联系,能够提高学生从抽象思维转变为具象、直观思维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对《三峡》中景色的欣赏效果,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显而易见,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中,教师能够利用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转变,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思维形成

语文教师要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指出思维的方向和答案途径,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积极主动思考,通过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来理解、回答。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把“东京也无非这样”中的“也”字作为问题,“也是关联词,前面没句子,与谁关联?”第一句为什么这样写?一开始,教师就抛出如此深刻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后,出现一系列答案。“这句话前面有潜台词,作者作了省略”“大清帝国腐败日益严重,山河破碎,作者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看到中国留学生依然醉生梦死,作者激情于胸,不得不发,‘也字包含了作者无限的悲愤之情”。通过学生的答案,教师给予合理科学的评价,或赞许表扬,或鼓励支持,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良好的学习动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自己的想法,才能带着问题去思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四、重视总结反思强化思维巩固

知识分为两种,可迁移的知识和不可迁移的知识。语文课堂上教师所要求学生掌握的思维能力就是一种可以进行迁移且能够进行远迁移的知识。反过来看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是认知的认知,而元认知反映在课堂上,是站在一个上帝的视角纵观自己整个的学习过程。这就是元认知其中的一项能力,即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控是一种自我监督管理的机制。人们将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并积极地计划、检查、评估、反馈、控制和调整它的能力。元认知知识与批判性思维密切相关。要培养学生抛开自己而站在自己之上检阅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总结和反思。在课程开始前,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并且根据预习的深度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堂上学生着重听自己所提出来的问题,课后注意总结问题,反思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的时间。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加强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也更能培养自己的创新型思维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综合水平,还能为学生后续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但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设计出科学有效且具有执行力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展开阶段性练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授予学生思维方法,进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牛福.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7(24):168-168.

[2]佚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8(4):65-65.

[3]杜生,巴图其米格.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7(7):28-29.

(作者单位:湖北省洪湖市龙口镇和里初级中学433222)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